毛博
摘要:隨著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雕塑藝術創作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雕塑藝術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獨特的形式美感,更在于雕塑藝術細節中所呈現出來的藝術價值。這些獨特的創作細節或精巧、或粗狂、或規范、或靈活,都賦予了雕塑藝術獨特的文化魅力。本文圍繞雕塑藝術創作中的價值意義及具體細節進行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雕塑藝術;創作;細節;美感
雕塑藝術創作中的細節和材質、構圖、層次等元素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雕塑細節發展和變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雕塑藝術的創新。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使雕塑藝術細節中的思想和感情更加深厚。
一、雕塑藝術創作中的細節價值
雕塑藝術來源于素描、色彩、速寫三大藝術課程之中,它不同于素描作品“掌握整體效果”的繪畫思維,相反更加注重雕塑細節的“精妙化”和“生動化”。這主要是因為雕塑作為一種立體、半立體的多層次藝術,它的物質形態充滿了文化性。材質、工具、制作方式、造型處理、安放地點等不同的文化元素,借助于雕塑藝術家的精心選擇,形成了更加獨特的材料、工具、造型和環境。這些每設計元素中,每一處都可能是精彩的細節表現,也都有可能是粗略的模糊雕刻。放眼世界著名的雕塑作品和空間,巴黎博爾德爾的雕塑博物館、羅馬尼亞籍雕刻家布布朗庫西,在雕塑領域中,都形成了以細節見長的雕塑藝術整體。雕塑的細節文化在具體的材質和加工處理上,包含了物質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在雕塑者的細節加工和處理上,反映出了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能力,直接影響到了作品的感染力。
二、雕塑藝術創作中的主要細節分布
(一)意象化的造型細節
在雕塑藝術中,造型是一項意象化的裝飾元素,主要表現為雕塑者對于造型的概括化處理。通過雕塑藝術者的大膽取舍、著重取舍,突出造型對象中最為關鍵和典型的部分,繼而實現高度的提煉和概括。以十分充分的形態化語言表達,提煉出雕塑藝術的細節造型。通過運用不同的線條組成圖案和紋樣,使整個造型語言中的線條細節更加生動飽滿、造型細節更加圓潤緊實、裝飾紋樣更加巧妙獨特。尤其是通過意象化造型的線條表達上,運用疏密有致、錯落有序的細節變化,形成了更加獨特的雕塑藝術風格。在對造型細節的考量上,通過加強藝術處理,在尊重創作者主觀情感和豐富想象的基礎山個,使雕塑造型的細節更加富有情趣。
(二)多元化的材質細節
從雕塑藝術創作的材質表達上,石材、木材、竹材、銅、鐵、陶瓷、橡膠、不銹鋼等雕塑材質十分豐富,在具體的細節特色上,多元化的材質風格迥異,在具體的細節上也有所凸顯。例如,石雕在表現人物雕像時,面目細節剛毅有力、衣物褶皺簡單粗糙;木質雕塑在細節之處風格拙樸,具有深厚文化積淀;陶瓷雕塑細節之處精致華麗、冰冷光滑,能夠帶給人獨特的材質感受。除了這些常見的雕塑材料,還包含著塑料、纖維、橡膠等不同的材質藝術。除了整體的材質特色,在材質的顏色細節上,也存在著一些獨特的差別。例如,根據石材種類的不同,可以分為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在細節的石材顏色上,也帶來了不同的質感和色澤,給人們以獨特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在西安《絲綢之路》的雕塑案例上,設計師為了體現出紀念絲綢之路開創2100周年的文化價值,通過采用陜西關山的花崗巖石料的方式,在渾然天成的質感特色上,進行駱駝、馬、波斯人等雕塑形象的設計。展示出了雕塑藝術家獨特的創造靈感,也展示出了無限的生命力。
(三)生動化的構圖細節
在雕塑藝術中,構圖細節的設計借助于符號、形象等有序的組合,構成了和諧的形態藝術,打造出了富有節奏和韻律的造型及構圖規律,用獨特的構圖細節,滿足人們的情感或心理審美需求。在具體的構圖細節上,三角形構圖表達著畫面的沉穩、倒三角形則展示出壓抑、圓球形構圖體現出圓滿、而曲線形構圖則表現出優雅和溫柔。這些在構圖上展示出來的細節思考,使浮雕作品既能夠保持多樣的立體化繪畫遠古三,也能夠增進散點透視和西方現代視覺藝術的發展成果,在雕塑藝術的細節之處,展出了更加充分的文化含義和審美價值。體現出了獨特的形式之美,從細節之處做起,強化了主體,更好的服務大眾。
(四)契合化的顏色細節
在雕塑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色彩的運用不應該拘泥于對自然界真實色彩的臨摹,還要通過重新的設計和歸納,將理性的顏色形式變為抽象的文化現象,在豐富人們視覺美感的同時,在細節之處加入自然物色彩、人工著色色彩、環境與光學的利用色彩,豐富了人們的視覺美感,提高雕塑藝術作品的整體結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雕塑藝術的研究必然要實現作品之中對細節、大局的把握和考量。一切雕塑作品都作為現實的存在藝術實體,決定了它必須要展現出獨特的細節藝術。通過耳目一新的感受,使觀賞者能夠更加充分的領略到雕塑藝術家的藝術精神,熟知各種細節的體現,以此使雕塑創造變得更加具有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