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影
摘要:在新形勢政策的扶持與推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新月異,在大力提倡基礎民生建設的號召下,人們對于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綜合文化站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綜合文化站的具體發展方向和價值體現,旨在進一步提高城鎮文化服務質量水平,維護社會的健康良性發展。
關鍵詞:文化站;服務;水平
切實保障綜合文化站服務質量水平,不僅能夠為公眾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滿足其基本需求,同時對促進城鎮的快速穩定發展也具有積極的影響,基于此,完善鎮區綜合文化站服務體系至關重要。
一、堅定不移的履行綜合文化站的基本職責
在新形勢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變革日益深入人心,社會格局也隨之變化,這也為鎮區綜合文化站的工作形式創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服務方向逐步拓展,工作內容呈現多樣化,群眾的工作環境也越來越復雜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鎮區綜合文化站開展群眾工作提高了要求。
在此背景下,“親情化”服務理念應運而生,其要求綜合文化站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群眾路線戰略部署和發展方針,時刻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理念,拉近與基層群眾的情感距離,及時高效的為群眾排憂解難,一切以群眾的基本利益為著力點。完善“親情化”服務體系能夠繼承綜合文化站的優良傳統,并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彰顯本站的積極風貌和文化特色。
二、工作過程的公正、公開、公平
開展“陽光化”服務的基本意義在于促進組織形態的轉變,由傳統的管理型組織向服務型組織過度,保證管理工作過程的公開透明化,對于群眾所關注的焦點問題要加大處理力度,秉承公正客觀、公開透明、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則,虛心聽取職工的反饋意見和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及時高效的解決職工處理問題時遇到的困境,且保持熱情的精神面貌。
與此同時,強化服務基礎隊伍建設,樹立黨員的正確價值觀,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拉近與群眾的情感距離,深入群眾了解其生活狀態,為其排憂解難。借助“陽光化”服務體系的順利開展,把黨員隊伍的溫暖傳遞給職工和群眾,維護外部關系的和諧穩定,穩定內部人員的基本架構,進而營造樂觀向上的積極氛圍,提升團隊凝聚力,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促進綜合文化站內部的良性發展,完善工作制度體系
首先,積極開展“常態化服務”,具體的流程在于以服務職工及居民為基準,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制定嚴明的工作標準,完善工作制度等,全面貫徹落實服務的基本要求,將責任落實到人。深化提供優質服務的思想理念,促進職工的工作熱情,強化基礎工作質量,為鎮區綜合文化站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其次,在完善工作制度條例的環節中,積極融合先進事跡和工作經驗,確保“常態化”服務的開展能夠切實維護職工的基本利益。
四、充分發揮綜合文化站職能優勢,提供專業化服務
“專業化”服務的簡單理解就是,在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凸顯綜合文化站的工作特色,積極落實職責權限。維護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強化文化培訓力度,以培養文化活動骨干為目標,為鎮區人民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實現實踐與培訓的雙向發展,穩定內部人員結構,打造有時代發展特色的基礎隊伍,豐富群眾的日常生活。
嚴格執行鎮區黨委的戰略發展部署,明確任務目標,加大生產力度,為群眾提供高品質服務,強化基礎隊伍建設,維護鎮區關系穩定,以持續增強服務保障能力為主線,旨在創新鎮區居民文化形式,提高身體綜合素質,滿足基層群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開展形式新穎,內容獨特的文體活動。
其一,積極組織文藝匯演活動,在春節期間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在三八婦女節,調動廣發婦女同志參與秧歌舞表演。
其二,加大對鎮區居民文體活動的培訓力度。聘請專業舞蹈教師傳授基礎功底和文化常識,在公共休閑場所或多功能廳進行舞蹈排練。
其三,組辦鎮區居民業余舞蹈團隊。從強化基本功訓練開始,讓群眾掌握相關動作的要領和標準要求,綜合訓練多種民族舞蹈,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其四,要對休閑娛樂場所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為鎮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五、結語
綜上所述,鎮區綜合文化站活動的有序開展,能夠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娛樂形式,拉近鎮區黨委與群眾的情感距離,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通過開展“親情化”服務,踐行鎮區綜合文化站工作宗旨;開展“陽光化”服務,為群眾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加強內部管理工作,保證公開透明化;開展“常態化”服務,切實維護職工的基本利益,促進鎮區綜合文化站的良性發展;開展“專業化”服務,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創新群眾文化的娛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