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 劉艷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健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關注環境問題的同時也開始關注食品安全,其中自然包括用水安全。本文通過了解現代水處理工藝及城市自來水到達居民家中的安全隱患,并對比桶裝水和礦泉水談了自來水凈化器的優勢及其功能原理。
關鍵詞:水處理;安全隱患;自來水凈化器;飲用標準
一、現代水處理
1.城市污水回用。城市污水回用基本處理單元有:(1)沉淀過濾:沉淀過濾是最原始的水處理方式,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最先是用沉淀水庫后開始逐步使用混凝劑,一步步完善。用明礬作為混凝劑處理水技術起源于中國,現在技術已經在用旋轉水流加速混凝劑發揮作用。混凝沉淀后續要求過濾技術,過濾便是把混凝出來的大顆粒從水中分離出來以改善水質。(2)消毒:消毒是在混凝沉淀之后進行,為了去除水中混凝沉淀沒有去除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一種方法。液氯消毒由于價格便宜,效果相對顯著,因此目前應用最廣泛。但仍然存在后續安全隱患,例如會產生具有“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變)的消毒副產物。
2.回用水水質深度處理。對回用水水質更深度處理技術有:活性炭吸附、微濾、超濾、反滲透等。簡單介紹兩種:(1)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排列結構特殊,表面有許多孔隙,比表面積大,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還有一定的解吸能力,因此常常用于對有害物質的吸收。(2)反滲透:通過施加壓力使水進行運動通過反滲透膜,使重金屬、無機離子等大分子物質、病原體等無法通過膜從而取得凈制的水,反滲透過的水燒開不會產生水垢,處理水口感好。其能耗低、運行成本低、凈化效率高。
二、自來水飲用的隱患
近些年來,隨著各種報道的出現,自來水安全隱患問題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使人們更加警惕,自來水污染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1)自來水廠處理水量大,監管不嚴等,不能保證處理水出水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蓄水池、運輸管道長期使用,受水溫、管材、水中離子組成、溶解氧、水里條件等條件影響,又不能及時清理,導致其破裂生銹,膜脫落形成懸浮菌滋生大量微生物。(3)氯液因為具有消毒殺菌的功效被用于自來水凈化工藝,但其產生的具有“三致”效應的副產物,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
三、桶裝水、泉水
正規桶裝水應該是對自來水進行深度加工處理進而分裝成桶,桶裝水成本高且同樣有安全隱患,有的廠家消毒并不嚴密周詳,與自來水并無二致,更有甚者把滯銷許久的桶裝水帶進居民家,嚴重威脅居民安全,當然現在許多小區安裝有自來水凈化器,居民可以自行去打水,但是其成本也不容樂觀,況且桶裝水笨重并不如自來水來的方便。礦泉水是地下礦水,一定是沒有受過污染的才可以被飲用,有一定硬度,并且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礦物鹽,可以起到補鈣的作用。但因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不能及時吸收其成分。同時礦泉水不宜煮沸飲用,因礦泉水一般含鈣、鎂較多,煮沸時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口感不適,同時丟掉了其功效。而且礦泉水一般成本很高,故價格較高,不適合大部分家庭日常用水。
四、自來水凈化器
自來水凈化器最先在國外興起,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逐漸傳入中國,屬于水處理工藝的深度凈化處理工藝。直接過濾自來水使其達到廚房做飯以及及家庭飲用標準,不僅方便快捷,而且相比直接飲用自來水或者訂購集中處理的桶裝水來說更加安全。其工作原理分為三道工序:(1)超濾。有效攔截泥沙、雜質,形體大的微生物等。(2)活性炭過濾。通過吸附作用去除農殘有機物、氯,有效改善口感。(3)反滲透。去除小分子有害物質,像細菌、重金屬離子,使水質達到可直接飲用標準。以上為幾道基本工序,通過以上步驟可使得自來水達到直接飲用標準有的商家為進一步提高水的質量會加負離子過濾,后置活性炭過濾等工序。通過以上基本工序,不僅可以去除可見污染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農藥重金屬殘留等潛在危害,還能改善口感,降低氯副產物含量,使得人們飲用水更加安全舒適。
自來水凈化器主要依靠反滲透來發揮作用,而反滲透膜市場良莠不齊,對于反滲透膜的選購依舊是一大問題,如若反滲透膜沒達到標準或者說反滲透膜穿孔等問題發生,那凈化出來的水相當于沒有凈化,便會失去其功效。
但總的來說,自來水凈化器目前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了,足夠滿足大多家庭日常安全用水問題,況且兩種水自由轉換也是讓人體會到充足人性化。再者解決了桶裝水笨重成本高以及礦泉水不能煮沸且寶寶不宜飲用的問題,使生活更加安全方便。但自來水凈化技術目前為止在居民家中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僅有部分家庭有所接觸,因此普及自來水凈化技術及原理,讓人們可以選購安全可靠的自來水凈化器將成為飲用水安全的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