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頎
摘要:舞臺藝術藝術的一種類別,指利用舞臺這一三維空間由演員進行二次創造為中心的綜合表演藝術,民間舞、民族舞與芭蕾舞,中國的各類戲曲在舞臺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舞臺藝術也屬于四維藝術。舞臺設計在舞臺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稱“劇場藝術”。戲劇藝術的通稱,通常指戲劇的舞臺演出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舞臺音樂和舞臺美術等,以別于戲劇的文學部分——劇本。
關鍵詞:舞臺藝術;創新;發展
一、前言
以舞臺演出形式出現的藝術樣式,廣義的舞臺藝術泛指一切在舞臺的空間里展示的技藝,而狹義的舞臺藝術則專指戲劇表演藝術。舞臺藝術是直觀的藝術,它總通過一系列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給人以直覺的美感享受。在劇場中,戲劇所表現的事件總是以現在進行時的時態發展著,這就使演員的表演與觀眾的審美心態處于共時性、依存性的關系中,并通過相互間的情感反饋和直接的審美交流取得對藝術美的通感。舞臺藝術所表現的對象是一個變化發展著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實現,既依賴于舞臺藝術自身所具有的動態特征,也依賴于舞臺上表演區位的轉換和情節運行機制的調節等,因此舞臺藝術是一個富有表現性而又自成體系的動態系統。舞臺藝術是整體的藝術,它調動一切舞臺構成因素,合成一個完美的有意味的形式,并通過這個藝術整體向人們展示其內在魅力。
二、舞臺藝術的內涵
舞臺藝術具有兩層含義:
第一,舞臺藝術指的就是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戲劇、曲藝、舞蹈、雜技以及武術等;
第二,舞臺藝術說得全面一些就是指由舞臺、布景、道具以及燈光等,和由空間、形狀、光色、質感以及活動等因素,共同構成的時間與空間的綜合體。
簡單來說就是為演員表演服務的各種媒介。舞臺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早期的舞臺藝術只是單純的為演員表演服務,包括化妝、服裝表現以及服裝借用等,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又出現了用舞臺布景來烘托表演氣氛的模式。室外舞臺轉向室內舞臺后,舞臺藝術又衍生出了舞臺燈光、音響設備以及舞臺機械等塑造的立體舞臺空間,使演員的表演更加為人們所接受。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與舞臺藝術相關的技術以及設備也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舞臺藝術的設計手法也層出不窮,一方面為演員提供了一個各項條件都比較完備的表演空間,另一方面還讓觀眾獲得了更完美的視覺感受。比如最近幾年的央視春晚,它就借助了許多先進技術,如數字投影、LED顯示屏等,使晚會的舞臺效果震撼了億萬觀眾的心。
三、舞臺藝術的創新途徑
將兩種或以上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融合在一起,已成為舞臺藝術創新的重要手段。我國已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十年前在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上演的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它巧妙地將中國的傳統雜技與西方經典的芭蕾舞相結合,創造出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天鵝湖》,讓這一經典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不僅是舞臺藝術的一次創新,同時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舞臺藝術都可以通過融合而形成新的藝術,關鍵在于藝術家能否發現這兩種或以上的舞臺藝術之間存在的共同點,并找出融合后新的生長點。就像雜技芭蕾《天鵝湖》,藝術家在融合芭蕾以及雜技時,不僅要處理好芭蕾與雜技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對“融合物”與柴可夫斯基音樂之間的關系加以重視,后者的處理難度相對較大,但是在中國藝術家的通力協作下,改編后的《天鵝湖》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可。因此,在融合舞臺藝術之前,要正確處理好以上問題,從而在創新舞臺藝術的同時,推動它的健康發展。
在我國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新媒體藝術也對傳統舞臺藝術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然而傳統舞臺藝術并沒有因此而消散,在藝術家們的共同努力下,正確處理好新媒體藝術以及傳統舞臺藝術之間的關系,在傳統舞臺藝術中適當的加入新媒體技術,已成為舞臺藝術創新以及發展的必然趨勢,并在這一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新生行業,即新媒體舞臺藝術設計,也可稱作數字舞美影像設計以及舞臺視頻設計等。
從上世紀末開始,各種新媒體技術如雨后春筍般的不斷涌現,而傳統舞臺藝術則由于其自身對“鏡框式舞臺”的依賴性而逐漸走向下坡路,與此同時,它在反應生活、傳達美感以及觀眾感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在數字影像技術迅速蔓延的背景下,流失了大量的觀眾。為了解決這一現象,藝術家們在傳統舞臺藝術中加入了新媒體技術,并通過不斷的嘗試、摸索,實現了新媒體藝術以及傳統舞臺藝術的巧妙融合,并為傳統舞臺藝術的發展創新提供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舞臺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創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還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前提下,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在科技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藝術家們通過融合傳統舞臺藝術、顛覆經典劇目以及巧妙運用新媒體技術等方式,實現了對舞臺藝術的創新,并促進了舞臺藝術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