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
摘要:舞臺空間進行設計,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造型、豐富多彩的藝術方式對某個特定的長、寬、高等有限的空間進行裝扮,讓戲劇內容在戲劇舞臺上與觀眾感受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
也有學者認為,戲劇舞臺美術的空間設計本質上是對戲劇舞臺空間實施造型設計,可以說,如何讓戲劇舞臺空間更加具有表現力、沖擊力,則需要設計師對把握舞臺空間的設計藝術,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及傳統的造型藝術,不斷增強舞臺設計的應用性、功能性,從而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
關鍵詞:舞臺美術;空間造型;設計
許多舞臺設計師在對不同的戲劇舞臺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都會按照戲劇內容,通過寫實與抽象的藝術給予設計出不同的空間造型。有的設計成層層疊疊的戲劇舞臺,有的設計成臺階式的立體舞臺等。這是因為,戲劇劇情的變化可以通過不同的造型來烘托出不同的意境及戲劇氣勢而產生的效果,因此舞臺美術造型對戲劇表演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注意景物造型之能動性,優化舞臺空間的構成
舞臺美術設計是視覺與空間設計即藝術設計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類現代設計體系的組成部分。在19世紀,各個戲劇的演出很注意戲劇場地的真實性。這是因為人們對戲劇舞臺的布景大多數停留在靜態方面。20世紀,隨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的不斷變化及生活節奏的深刻改變,人們更加注重戲劇布景的能動性。當時,在西方有些戲劇的演出,就是采用平臺、幕布和臺階來構成舞臺空間,同時依據演員的各種角色表演,讓舞臺在時空上進行自由變換。也有的戲劇特意簡化舞臺布景,讓布景更加抽象化,從而達到舞臺空間能動的目的。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里,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先進的科技手段打破各種設計問的界限,更要求我們從現代設計的規律性高度去看待與審視舞臺美術設計,避免封閉與割裂現象的發生。此外,應該具有造型語言的高度把握能力和視覺審美能力。在后現代主義的藝術設計領域中,最突出的貢獻,就在于拓展了藝術設計的語匯。并向多元發展。當今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團,就打破了現代主義“優良設計”的框框。他們認為當今的設計沒有確定性,只有可能性;沒有永恒,只有瞬間。這種開放性的無拘無束的設計思想,使意大利的新潮設計格外豐富多彩,成為后現代主義的經典。舞臺設計正是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逐步成長起來。隨著工業化社會的日益成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舞臺設計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各領域研究成果的配合中不斷擴展其研究的領域和范圍。
二、注重舞臺設計的本質,發揮舞臺空間的能動性
舞臺設計和戲劇空間是多層次的結構,它是由動作空間、審美空間、知覺空間和交往空間構成的“場”。舞臺設計和戲劇空間是同構的,因此,我們從戲劇空間的結構中可以確立舞臺設計的本質??梢詫⑽枧_設計理解為:在戲劇演出活動中,空間、時間、意義和交往的組織。當我們進入風格學和形態學的范圍時,我們就會發現戲劇空間的層次結構的組合是動態的。四個空間層次可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其中某個層次,甚至某個層次的某個因素有可能突出在前景。這樣,舞臺設計可以成為“動作機器”、“眼睛的藝術”或‘視覺的隱喻”,可以“布景在演員身上”。如此,舞臺設計必須是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設計純粹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設計構成了我們生活環境的第二自然”?,F代舞臺美術設計的創造性與限制是辯證的關系,限制對任何藝術都是存在的,正是這種限制才形成了不同的藝術品種。但當這種限制越過一定程度,也會產生質變,嚴重束縛創造性的發揮。例如:劇本膚淺,二度創作就無力回天;導演觀念陳舊,也必然與設計形成二層皮;舞美設計師固然有奇思妙想,但資金不足、劇場條件簡陋、技術力量達不到。這種現象在我們多年的工作中經常碰到,實在是件很無奈的事情。但只要這種限制不超過一定的程度,舞美設計師就應該全力以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藝術創造中。每一次創作都是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的考驗,一個有理想、有藝術功力的舞美設計師一定能夠創造出好作品來。而深厚的戲劇基本功,則是這種成功的保證。
三、多元化布景在舞臺設計造型中的體現
環境戲劇、實驗戲劇的布景,這是近代出現的一種具有探索性的演出形式,是一種更加明顯的切片生活的舞臺設計方式,使用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環境。舞臺設計利用一些物質框架或者抽象范圍劃分出一塊現實世界,利用景物本身的獨一無二的符合劇情的特點來組織戲劇的表演,表演區域可以是大街、市場、倉庫等等任何符合劇情的地點。使現實環境變為虛擬環境,利用虛擬環境與現實環境的置換關系產生斷點效果,是十分有意思的。不過這類景在挑選上難度很大,使用現實環境營造演出場地的困難多,精確度要求很高,所以如果不是一定的或者說具有唯一性的原因,是很難使用這樣的布景的。
以上的種種形式都是戲劇的物質框架,舞臺上這些物質框架就是“有”,也就是說在舞臺上: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戲原本就是“無中生有”的,舞臺布景本身具有以實在的形式,“無”的觀念,來呈現實;也就是說以“有”的觀念,“無”的形式,來呈現虛構功能的布景的實用功效;在這里虛和實是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一體。可見虛實的高速循環是舞臺存在的方式,只有以舞臺裝置的準確度為前提,戲劇情節為條件,使虛實高速循環,方可達到物我兩忘的藝術效果。這樣的舞臺才是具有可信性與時空穿透力的。
作為現代舞臺設計者,是可以從虛實相生的辨證思維方式里汲取工作方法、藝術理念和不同視角的,這對于充實設計者的設計構思、完善設計者的設計觀念也是亟具現實意義的。應當說明確地利用計白當黑的觀念于舞臺美術設計工作中,完成無限空間的斷點效果是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與設計理念。
戲劇舞臺美術的設計就是以布景為主體,運用實的布景為虛擬的戲劇服務。具體的講,舞臺設計的布景是戲劇的物質框架——通過實的舞臺裝置制造多層次的平行空間,給觀眾完整的心理視覺感受,從而達到輔助虛擬的戲劇情節發展的目的。戲劇作為藝術的一個種類,它通過演員直接面對觀眾表演故事情節,在舞臺上創造藝術形象。在國外,“戲劇”的英文詞組是希臘文字轉換而來,其原意為“動作”,說明戲劇藝術也就是行動的藝術,戲劇是由演員在一定的場所,扮成劇中人物,通過形體動作、語言和表情來當眾表演一段虛構而逼真的故事沖突。這就基本上明確地闡述了戲劇從材料工具到表現形式、表現手段等諸方面的因素,并簡要地概括出“戲劇四要素”:及劇本、演員、場地(舞臺)、觀眾。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的總稱,也常專指話劇。而在西方,戲劇專指話劇。戲劇按作品類型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按劇本篇幅可分為獨幕劇和多幕劇,按題材可分為歷史劇、神活劇、現代劇和兒童劇,按表演形式則可分為戲曲、話劇、歌劇、舞劇、木偶劇、滑稽戲等。
四、結語
總之,與戲劇表演共生的舞臺美術,是近年來隨著舞臺,影視藝術的不斷發展而日顯重要的一項從形象思維到立體展示實施的綜合體,是將各姊妹藝術綜合為為舞臺表演藝術服務的一種藝術造型手段,是舞臺藝術中除開演員再造因素之外的所有視覺空間藝術的統稱,它是匯集多種視覺藝術形式于一身的綜合性藝術,是將各種美術中的藝術造型手法,結合工業技術為舞臺表演服務的綜合性載體藝術,作為舞臺美術,其中包括燈光、裝置(布景)、繪景、化妝、服裝、道具、音響效果等舞臺職能部門,它工作的目的是創造劇中環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臺氣氛,放置需要出現的布景元素,利用平面景片或半立體、立體景片、各類臺階和平臺,組成富有節奏的舞臺空間。它是戲劇藝術(包括其它舞臺演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不是獨立的,它需要多部門,多藝術學科的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今的舞臺美術設計風格是將工業技術功能、空間組織結構及形式創新融為一體,追求良好的戲劇服務和使用功能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