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 張帆
摘要:傳統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相結合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本文通過對蔚縣剪紙歷史背景、造型圖案以及雕刻技術的研究,歸納出蔚縣剪紙藝術在現代包裝設計創新應用的理論依據,不僅為現代包裝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寬了發展方向,也使蔚縣剪紙藝術得到繼承與發展。
關鍵詞:蔚縣剪紙;現代包裝;傳承與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中共蔚縣縣委、縣政府將剪紙作為一項富民強縣的文化產業加以重點發展。它不僅是地方精神和情感的物質體現,也是一種傳播的載體,將蔚縣剪紙技術運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進行改良和創新,使包裝既有傳統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蘊,又富有鮮活的時代特征。
二、蔚縣剪紙的藝術特色及文化內涵
蔚縣剪紙從明代開始發展起來,距今已有很深遠的影響,人們通常叫它“蔚縣窗花”,在早些年用來做裝飾或者過年、過節凸顯喜慶貼在窗戶上的一種剪紙藝術品。
如今蔚縣剪紙被越來越多的人當做藝術品欣賞或者收藏。作為一件藝術品,蔚縣剪紙不僅象征的是一種地域文化符號,更是一種傳統民間文化在現代的表達與存在。
(一)蔚縣剪紙的題材來源廣泛
蔚縣剪紙都是由當地的農民藝術家創作而成,題材所涉及的范圍也十分寬泛,主要有戲曲人物、臉譜、植物花卉等,其中也有對當地真實生活場景的描述,正因如此使剪紙寓意深刻,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花卉是蔚縣剪紙中表現較多的一個題材,傳統的花卉圖案被賦予浪漫的文藝色彩,與其他動物圖案相結合,使之具有吉祥、喜慶的祝福之意。
而戲曲人物、臉譜的造型取材大多來源于各種京劇、梆子中人們較為熟悉和喜愛的角色,蔚縣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濃厚的人文歷史為其剪紙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來源,也正因如此使蔚縣剪紙具有其他剪紙藝術所沒有的獨特的藝術風格。
(二)蔚縣剪紙獨特的技術手法
蔚縣剪紙藝術的一大特色也是區別于其他剪紙藝術的是“刻”而不是“剪”,這種“刻”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蔚縣剪紙以宣紙為原料,用刀雕刻制作,使用點染的方式進行著色,構圖安排井然有序,造型生動、優美,色彩對比強烈,有較大的反差,這種藝術本身還帶有獨特的地域文化氣息,素有“三分刀工七分點染”之說。
蔚縣剪紙以陰刻為主即以塊面造型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線條為輔助造型,在雕刻時分層面進行顏色的點染,用刀來進行雕刻,是因為刀在使用時更容易對剪紙造型進行深入細致的刻畫,在粗狂中體現著細膩,也便于使用者使用;相比于剪刀,用刀刻還可以提高制作效率,也可以讓雕刻者隨心所欲的雕刻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樣式,展現藝術家自己的創作思想。
三、蔚縣剪紙藝術的繼承和發展
據相關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蔚縣剪紙藝術產值達到了全縣GDP的4%,成為地方經濟重要支柱。新思維、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發展,為現代剪紙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正因如此,蔚縣剪紙藝術的發展開始面臨瓶頸期:
一是傳統的蔚縣剪紙在題材、表現內容上大多沿襲傳統寓意民俗,有一定的限制性,與時代結合性不強;
二是蔚縣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手工藝品,存在制作時間長、數量少的問題,在構圖方式上千篇一律,較為單一。要想將蔚縣剪紙繼承和發展下去,就必須將這種藝術與現代社會發展相結合,賦予蔚縣剪紙全新的生命力。
傳統蔚縣剪紙藝術融入到現代設計中需要有新的創新與發展,不能是簡單的對“形”的挪用和照搬。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設計師應結合特定的設計主題,對剪紙圖案的象征意義進行提煉、加工和創造,以突出設計主題,從而使商品包裝的外觀設計獨具特色。蔚縣剪紙的題材大多取自于民俗禮儀和民間質樸美好的生活,而剪紙中的圖案就是用來表達一定的寓意內涵,只有“形神兼備”才能將這種內涵更好的表達出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通過記憶和循環的方式得意延續。
在當代,可以結合一些政治實事、代表性的事件、題材,將其運用到蔚縣剪紙中去,使其具有較強的時代現實感,讓人們在欣賞的同時也可以了解、關注到國家的大事,也能讓蔚縣剪紙在精神和文化上與時代同步。其次可以選取一些電影、書畫題材運用到蔚縣剪紙藝術中。以書法字畫和電視、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為題材,為蔚縣剪紙藝術注入新的鮮活的活力;剪紙藝術與一些自然景觀、名勝古跡的結合,也不失為一種絕佳的創作形式。抽象的圖形表達方式是剪紙藝術展現畫面內容的精髓所在,抽象的圖形表現了一種寓意的情感,具象的圖形使事物的表達更加形象、具體。只有當二者運用得當,合理搭配,才能將傳統蔚縣剪紙藝術發揚廣大。
蔚縣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手工制品,雖然制作精美,但存在制作時間長、制作工藝復雜的問題。為了將這種傳統工藝傳承與發展下去,必然要將這種文化與現在技術相結合,將這種傳統工藝運用到現代設計的方方面面。設計師要深入了解蔚縣剪紙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并對其注入新的鮮活的血液,將剪紙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中,不僅能豐富現代設計的表達形式,也能保護、繼承和發展蔚縣剪紙藝術。剪紙藝術很早就開始被用作其他載體來傳播和發展,如剪紙藝術在衣服刺繡上的紋樣、剪紙窗花、酒瓶包裝盒上的剪紙結構運用等。
四、蔚縣剪紙藝術在現代包裝上的具體應用
深入挖掘和學習蔚縣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以及高超的制作工藝,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實踐,選取適合的包裝材料、商品,融入蔚縣剪紙藝術的文化,將其合二為一,使蔚縣剪紙藝術在當代社會得到更好的創新與發展。
(一)蔚縣剪紙造型的應用
一個完整的包裝設計不僅需要結實的結構設計,更需要外部圖案的包裝與裝飾。給包裝設計增添地方所特有的文化屬性,不僅符合現代人們對于商品精神價值的追求,更是體現設計師所帶給包裝的生命力。
一般來說,民間剪紙的題材多以表現生活中具體的事物和生動形象為主,而蔚縣剪紙同樣如此。蔚縣剪紙造型的題材主要是描繪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展現人們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也是蔚縣人民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與表達。如象征美滿的“龍鳳呈祥”;象征吉祥富貴的“福壽雙全”;期盼多子多福的“榴開百子”;象征糧食豐收的“五谷豐登”等。在保持形式和內容結合統一的前提下,也要展示出包裝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的時代美的獨特性,在情感上與大眾產生交流、共鳴,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蔚縣剪紙色彩的應用
蔚縣剪紙不同于其他剪紙藝術的地方在于它通過塊與面的表現形式來進行構圖,所以圖案多線條少,而這樣也方便了圖案色彩的大面積呼應,提供了圖案色彩的多樣性,不單單依靠線條來進行造型。蔚縣剪紙吸取了武強年畫中點染的藝術手法,也因此形成“三分工七分染”的獨特藝術風格。色彩鮮艷、濃郁,用色大膽,形成強烈的對比和視覺沖擊力。色彩的存在依賴于包裝造型,裝飾色彩是經過主觀思想提煉出來的,其宗旨是根據整體和審美的需要,合乎主觀情感。蔚縣剪紙色彩雖然鮮艷、濃郁,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但運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要切記一點:柔和。強烈的色彩雖然能夠刺激消費者的眼球,但卻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從而不利于商品的銷售。借鑒、吸收當代社會中的一些印染技術,將其與蔚縣剪紙的印染色彩相結合,采用2-3種顏色的疊加,降低顏色的對比度。同時根據商品的特性選取相對應的顏色,在表現商品屬性的同時將傳統蔚縣剪紙顏色充分的利用。
(三)蔚縣剪紙技法的應用
蔚縣剪紙與其他地方剪紙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用“刀刻”采用以塊面構圖的陰刻為主,線條造型陽刻為輔的藝術手法,線線相連,線線相斷,在粗獷中體現著細膩。整體造型排列不僅整齊而且有變化,線條粗細、長短變化,塊面的疏密、大小對比等流暢,雕刻出來的形象也十分逼真,無不體現著蔚縣雕刻藝人的高超技藝與藝術手法。其中鏤空這種技術在剪紙藝術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獨特手法。在包裝設計應用中,就是依據包裝商品的特性、功能、特征,選用適當的包裝材料進行合理的鏤空。
運用過程中,一是可以方便消費者在購買時透過外包裝即可看到里面的商品包裝物;
二是鏤空的技術手法可以展示商品在同一方位的不同展示角度,增強了商品包裝的展示功能。陽刻與陰刻相結合的技術手法也可以使商品包裝在鏤空設計時相互交叉結合,增強包裝設計畫面的節奏感和視覺層次上的豐富感,在空間上形成一種互動的關系表達,讓包裝與消費者之間產生互動。
五、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媒體、電視、網絡等高科技信息渠道已經相當成熟,與之相反,許多優秀傳統的文化卻逐漸走向衰落,有的甚至已經黯然退出歷史舞臺。通過對蔚縣剪紙藝術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并把這門技術與包裝相融合,不僅使其富有時代氣息,也賦予了傳統剪紙藝術新的時代生命力。對蔚縣剪紙文化的創新與發展,需要我們立足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讓傳統蔚縣剪紙藝術文化綻放新的生機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