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
摘要: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不追求營利的、具有開放性的機構,博物館中的文物是國家文化傳承發展過程的見證者,是寶貴的財富。博物館的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展示的文物內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了讓人們更好的感受藝術帶來的震撼,從文物鑒賞中獲取審美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做好文物博物館的文物陳列。隨著科技的發展,博物館的陳列面臨著技術創新,如何創新對優秀文物的陳列方式,充分體現文物自身的文化價值,讓游客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需要相關工作者的努力。本文對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進行了闡述,深刻的思考了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不斷創新的設計思路,探討了創新的必要性,希望為人們展示出更優秀的文物魅力。
關鍵詞: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創新;文化傳承
一、前言
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之一,生活在這里的先民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為我們留下了豐厚多彩的文化遺產,萬年仙人洞的“天下第一罐”、裴李崗石磨、大地灣彩陶、紅山“中華第一龍”、古蜀國青銅文明、秦始皇兵馬俑等每一個都讓世人為之驚嘆,為其精湛的技藝所折服。這些寶貴的、具有極高價值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古國歷史發展各階段優秀的文化見證。而今,文物博物館已成為人們走進歷史、近距離接觸、感受歷史的重要渠道。為了讓廣大群眾能夠更好的了解歷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物陳列的方法成為文物博物館工作開展的主要內容之一,陳列的優劣直接影響博物館服務社會的宗旨體現。
所謂博物館陳列,是指通過對現有文物背景的研究,結合當代具有藝術價值的附屬展品,在一定空間與時間內,按照獨特的藝術形式來進行組合,目的是能夠在展覽的過程中更好的在游客面前展現出文物獨有的文化價值,并在此過程中加深游客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應不斷創新,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要,完美體現博物館對文物的保存、保護研究和服務社會等寓教于樂功能。
二、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創新的必要性
1.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建設,人們對不同的生活內容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各個領域內得到了應用,其也讓博物館傳統的陳列設計方式不能滿足人們的欣賞需要,需要結合高科技和場地的具體情況對陳列方式進行創新。新型的以科學技術作為輔助的文物陳列方式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受到了觀賞者的廣泛歡迎。博物館陳列方式的創新,讓文物能夠更好的展現出自身獨有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性,能夠從根本上滿足人們的鑒賞需要,通過燈光、虛擬場景等藝術表現形式的運用和沖擊,促進了人們視覺藝術的提高,豐富人們的感官體驗,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藝術享受。審美能力的提升和對藝術要求的提高改變了傳統的文物博物館的陳列設計,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創新了文物陳列的方式,博物館文物陳列開始逐漸向著多元化發展,以此作為滿足各階層人們的文化審美需要,體現博物館的寓教于樂功能。
2.提高文物自身的敘事性。在博物館文物的陳列過程中,文物自身需要承擔起人們的敘事需求。博物館所陳列的每一件文物,早到史前人們為采集、狩獵所磨制的石器、骨針到造型與審美越發完美結合的繪畫、雕塑、書法篆刻等,再到今天的現代設計以及其他豐富多樣的藝術品,都飽含著不同時期藝術家的思想感情,都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理解、認識、凝練,反映著藝術家的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參觀者可以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通過文物自身的敘事性特點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心靈得到凈化。
為了更好的呈現文物的敘事性特點,博物館陳列方式的設計尤為重要。今天,有些博物館在文物陳列過程中,對現代科技的運用度的把握不夠,無限制的加入聲光科技,弄得整個展廳花里胡哨,讓參觀者眼花繚亂,使得文物的重要性難以突出,文物自身所具備的莊重性和博物館寧靜的參觀氛圍被嚴重破壞,參觀者難以在繁瑣的科技下用心的感受文物的藝術價值,導致本末倒置。因此,在進行文物陳列方式的設計中,創新性的陳列設計方法,必須結合文物的基本形式來進行選擇,不同的文物類型應該有不同的陳列方式,但一定要突出文物的主體作用,充分的表現出陳列的內涵和主題,提高文物的敘事能力,更好地體現博物館文物的審美認知功能。
3.優化博物館文化服務。博物館文物陳列形式的科技化、多元化發展,使得博物館文化服務工作也必須完善和優化。很多博物館開始在創新陳列設計中對其定位更加明確,切實體現博物館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服務目標,滿足人民群眾對文物博物館文化服務的根本需要,實現博物館管理形式和文化服務的協調發展。對現有的陳列設計方法進行創新性的改變,可以吸引更多觀眾,讓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活動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是,很多中小型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方法依然處在落后的發展階段,陳列形式缺乏多樣性,對文物的陳列缺乏美感、只一味地追求平鋪展示,無視文物的研究,缺失相應的保護措施,對博物館服務大眾只局限于開門后能看到文物,使得寓教于樂成為空談。創新現有的陳列設計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到文物的內在個性和外在的藝術形式,盡可能提高參觀者的感官享受,滿足參觀者對知識的渴求,這是博物館服務社會的體現所在。文物展覽過程中人們是通過第一感官對博物館進行基本判斷的,所以加強創新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對博物館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創新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的方法
(一)創新陳列設計理念
博物館文物在展覽中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陳列效果,這一要求的實現必須通過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理念的創新來實現。改變傳統單一的陳列方式,充分表現文物的內在個性和外在形式,通過對陳舊、過時的展出方式進一步改進,創新性的設計出能夠滿足參觀者審美要求的陳列形式,發揮文物陳列應有的效果,提高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是文物陳列設計理念合理的思路。
首先,博物館文物的陳列設計根據場館種類的不同,方式也存在著多樣化。但無論是以文物展現為主的博物館展覽活動,還是以科學技術應用為主的博物館活動,都應在設計創新階段以拉近參觀者與文物的距離為主線,在良好的參觀與展示氛圍中讓觀賞者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美,達到藝術與心靈的交流。
其次,博物館展出的任何一件文物,無論大小都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強烈的藝術氣息,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參觀者的心理活動。因此,整簡局繁,減輕審美疲勞,是創新陳列設計理念的重要之處。
另外,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不同于實用藝術建筑的室內裝修設計,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主要以收藏、保護文物,文物陳列形式的感官享受和科學化研究進展等多方面功能體現。時代發展的根本要求為博物館功能的強化和文物展示任務的變化賦予了現實依據。傳統的歷史博物館仍然應用老舊的陳列設計方式,會讓陳列內容變得單一,難以讓觀眾產生參觀的熱情,嚴重影響博物館自身能力的發揮,因此,歷史博物館文物陳列內容的設計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之,文物博物館的陳列內容制定不僅需要設計者的努力,還需要工作人員結合場館的實際情況來配合設計者,需要博物館工作人員將自身對文物獨有的理解形式應用到陳列工作中去,從而實現文物價值和藝術性質的升華,實現文物審美和場館環境的和諧統一。
(二)創新陳列設計內容
文物博物館創新陳列設計中,需要以文物展覽的形式、內容和諧統一作為主要的設計標準。博物館文物展覽的目的是能夠為不同層次的所有觀眾進行服務,面向的是不同文化層次的全體社會大眾,不存在階層劃分。因此,在文物博物館創新陳列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到所有參觀者的感官享受,真正的做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滿足人們對社會化發展建設的文化需求。
博物館展覽活動的舉辦要以全體群眾作為賞析主體,需要相關設計人員明確文物陳列活動開展的主要內容和整個展覽的主題,充分的發揮出博物館文物展覽應具有的文化服務功能,提高博物館的有效性,吸引更多的社會群眾進行參觀。然而,博物館文物陳列設計也應該考慮到專業研究人員的需求,重視專業人士的評價。因此可以在有些文物展示中,例如書畫的展示,可以轉變設計思路,以展帶臨,提供專業人員以及大眾臨摹場所,創造古今交流的途徑,達到文化藝術傳播、創新、傳承的真正意義,將博物館的功能做活。因此,文物博物館創新陳列設計應該盡可能的將文物信息傳遞給參觀者,體現博物館文物展覽原有的現實意義,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科技依然成為文物博物館創新陳列設計的基礎,實現新媒體多元化形式的完美運用。
博物館文物陳列的主要內容是展覽主題的確定。在特定的時間內對博物館所擁有的一些優質展品進行展出,通過對各方面各領域的宣傳來吸引觀眾的目光,提高博物館的影響力,獲得良好的展覽效果,達到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教育目的。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陳列形式的選擇,實現陳列的多用途和靈活性的特點。另外,打破以往文物固定的陳列模式,固定式展示與活動式展示相結合,根據場館的實際情況來定期更換陳列內容,縮短陳列日期,做好現場設計,定期更換展示內容以及展示形式。通過展區形式的多樣化來拉近觀眾與文物之間的距離,給人耳目一新,時刻得到新的美感享受。
(三)創新陳列展現形式
博物館所展出的文物大多數都屬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工藝品,想要吸引觀眾的目光,得到觀眾的真實反饋,需要優化現有的展覽方式。例如:陶瓷展覽館中建立陶瓷制作場地,將陶瓷制作的流程和工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觀眾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我國的陶瓷文化。石器文物展覽館中創新陳列設計可以將考古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引到陳列展覽的設計過程中,讓觀眾參與到實際操作中,嘗試進行石器的打造,體驗遠古時期人類的智慧,以及生活方式。以上這種生動的陳列形式設計,對社會各個階層都有著一定的吸引力。通過直觀的演示,將文物所經歷的自然特征和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種功能進行展示,讓觀眾直接進行體驗,實現觀賞形式多樣化的發展要求。動態化的文物陳列設計能夠有效提高觀眾們對文物的熱情,讓整個展覽過程變得更加具有參與性,體現出了博物館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文物博物館創新陳列設計要堅持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做到陳列者和觀眾之間能夠平等對話,以文物作為彼此交流的核心,通過陳列方法的設計來提高觀眾的欣賞能力,傳統的展覽活動開展觀眾通常是被動的接受講解說,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因此,想要充分發揮出陳列的設計理念,需要充分調動觀眾們的審美熱情。
四、結語
博物館所展示出的不只是文物,還有我國社會發展乃至人類文化建設的展覽。博物館文物陳列是當前宣揚社會文化的一種獨有的形式,博物館在當前社會文化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其陳列的文物助于幫助人們認識歷史,具有極高的鑒賞意義。在進行博物館文物陳列形式的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社會不同發展階層人們的文化需求,文物展覽會要盡可能貼近社會。從目前來看,大眾化的文物展覽形式也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廣泛歡迎。因此,加強對文物博物館陳列設計方法的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和優化,拉近博物館和觀眾之間的文化距離,提高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讓更多觀眾參與到文物展覽活動中,是博物館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