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遠莉
摘要:近年來,中原油田第九社區管理中心以“構建養老文化、共享發展成果”為目標,創新文化建設,豐富文化內容,延伸文化內涵,經過幾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一圈一網一精品”的文化發展模式。其中“一圈”指的是“十五分鐘文化圈”;“一網”指的是“老年文化娛樂網”;“一精品”指的是區域內的特色文化、精品文化。通過“一圈一網一精品”,進一步提升了社區養老文化品位。
關鍵詞:養老文化;一圈一網一精品
一、“十五分鐘文化圈”,鄰里融洽意盎然
(一)文化圈里多色彩
建立了以黨建活動為主的紅色文化圈,以志愿服務為主的橙色文化圈,以鄰里共享為主的綠色文化圈,以健身娛樂為主的藍色文化圈。綠景小區的“家庭黨校”經常組織附近的老黨員上“五分鐘微黨課”,及時解讀上級政策和精神;超越小區的白鴿志愿服務隊定期為有困難的老同志提供幫扶;科技新村的老同志趙永安在自家小院創辦的“愛心小書屋”,為周圍鄰居的孩子們健康成長提供了溫馨的學習環境;年逾八旬的張世英老人成立“心靈驛站”,每周二組織小區里的孤寡老人彈琴、唱歌、聊天、解悶,緩釋寂寞孤獨的心情。
(二)規范管理氛圍濃
社區統一為各個文化圈制定管理規定、活動制度、養老文化標語牌共396套件,《養老文化理念》全部上墻。為了確保大家在活動中不干擾他人,開展了以“文明禁煙,文明活動”為主要內容自勺‘‘雙文明”活動。工作人員定期巡查活動室衛生,發現吸煙現象及時進行勸導;對晨晚練點各協會的活動次序和時間進行統一安排,對參與活動人員的數量、時間、場地進行統一管理,限制活動規模,做到“健身休閑兩不擾”。充分利用小區圍墻,設置了“道德模范”墻、“新老24孝文化墻”等10個各具特色的“文化長廊”。
(三)維護好設施場地
為了滿足轄區內離退休職工對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我們以創建“五好活動室”為契機,積極開展創建工作,為離退休職工營造溫馨的娛樂環境。近年來,社區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自籌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大對場館設施和文體用品的投入,先后對6個文體活動場所,83間活動室、32個晨晚練點、17個大型居民文化廣場、數百個居家活動點進行了場地翻新,新增圖書2300余冊、新增各類健身器材52套,更換桌、椅、板、凳500余套。
二、文化娛樂活動網,老有所樂心怡然
(一)文體協會聯成網
建立以社區為主導,文體協會為主體,小區文化圈為基礎的三位一體老年文化娛樂網,讓文化活動全面覆蓋轄區范圍。逐步形成了“日常活動小區自娛自樂,重大活動社區統一組織”的松散式、網絡式文化活動模式。目前,在社區登記注冊的各類文體協會共有17個,各類文化圈300多個,固定會員3000余名,覆蓋了轄區內所有的小區。
(二)骨干力量多培育
注重充實老年文體協會骨干成員的選拔和培養,推薦有特長、組織能力強、樂于奉獻的老同志擔任協會會長,每個協會掛靠一名在職職工參與管理,協助協會開展活動。對協會開展活動出色,社會活動能力強的會長進行重點培養,組織他們參加國家一級、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取證培訓;通過舉辦書畫展、攝影班、演唱會等藝術類展示、培訓班和研討會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
(三)正向激勵展風采
每年社區都會在春節、七一、重陽節等重大節慶日,為文體協會展示風采搭建平臺。大力支持文體協會走出去,參與國內外各項展示和賽事活動。秋韻合唱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暨走進最美草原,全國老年合唱交流活動中獲“金老梅”金獎。太極協會代表濮陽市、中原油田參加國際、國內太極拳比賽,獲得金獎、銀獎近百項。
三、特色文化出精品,身心健康自悠然
(一)敬老文化,愛出者愛返
扎實宣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推行“敬老文化”,向居民灌輸尊老敬老傳統美德。以“誦經典,敬老人”活動為主題,從傳統經典著作中精選哲理格言,開展《每周一語》教育。通過開展敬老月系列活動,舉辦精品主題活動,教育大家尊老愛老敬老。2012年舉辦的為百名高齡老人集體祝壽,2014年舉辦的金婚慶典,2015年舉辦的“我為父母洗洗腳”等大型敬老孝親活動,感染了眾多老同志及其子女。
(二)公益文化,福往者福來
發揮“銀發宣講團”的作用,在小區內巡回舉辦形勢任務教育報告會、“解讀系列講話”專題講座、“陽光心態”等公益講座,為老同志們解讀黨的十八大、集團公司及油田、社區當前的形勢。從2012年開始,每月的第一個周六舉辦“愛·周六”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持續開展了5年,2013年獲得“河南省優秀志愿服務活動品牌”,2016年獲得全國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三)家園文化,敬人者人敬之
著力建設具有社區特色的家園文化,形成了“打造中石化一流社區”“九社區,咱的家”等七個方面的“家”文化理念,在社區上下進行宣貫,從干部到員工,從離退休職工到小區居民,逐步建立起“同屬一家人,敬人者人敬之”的家園意識。制作的《社區之歌》MTV、情景詩《我是一顆星》、情景劇《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詩歌《為美好生活加油》等,進一步抒發了離退休老同志們樂于奉獻、把社區當成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