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邦華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廣大農民群眾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他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漲。為此,各地近幾年來不斷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興建完善農民文化樂園為切入點,在豐富農村精神文化家園的內容、形式和內涵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取得顯著成效。就此筆者深入鄉村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對當前農民文化樂園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原因以及解決相關問題的途徑作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農民文化樂園;農村精神文化家園;建設
一、當前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及農村群眾文化現狀。
據調查:在部分經濟落后地區,農民文化樂園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如:筆者所在的定遠縣有近百萬人口,全縣253個行政村僅建成農民文化樂園9個,占行政村總數不到百分之3.6,致使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相對匱乏,一些偏遠地區農民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主要是與電視為伴,文化生活枯燥。一些農民沉迷于斗地主、損蛋、打麻將,甚至參與賭博、酗酒、參加耶穌教、搞封建迷信等,從而嚴重沖擊了農村鄉風文明,農民群眾政策水平低下,思想道德缺失,法律意識淡薄,生產技能缺乏,家風村風不純。
二、農民文化樂園建設乏力的癥結
筆者調查發現,部分鄉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枯燥,基層文化建設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領導重視不夠。沒有把村級文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以落實,少數領導甚至錯誤認為,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是軟任務,農民文化樂園建設不是上級硬性考核指標,對政績影響甚微。因此,對這項工作只是寫在紙上,講在嘴上,而沒有落實在行動上。二是重建輕管。一些地方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雖然興建了一批農民文化樂園,但場所建成后,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管理,致使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內涵空乏。一些村主要負責人整天忙于中心工作,對文化樂園活動開展很少過問。三是組織不力。部分村農民文化樂園沒有配備專門管理人員,有的雖然配備了兼職管理人員,但由于報酬得不到落實,工作被動應付,缺乏主動性、創造性,還有的村在選配管理人員時沒有嚴格把關,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差,難以勝任工作。四是內涵空乏。有些鎮村干部認為,農民文化樂園只是讓人們有健身看書休閑的場所,而忽視了農民文化樂園承載的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領思想道德建設,開展意識形態教育,普及法律法規,提升生產技能,純潔家風民風等職能作用。五是缺少活動骨干力量。由于農村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而留守農村群眾大部分是年老體弱人群和少年兒童,這部分留守家鄉人群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缺乏組織各類文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缺乏主動參與文化樂園活動的積極性。六是活動經費難以保證,管理缺失。近年來,一批農民文化樂園建成后,雖然設置了一場二堂二室四墻功能,但由于后續資金保障不力,致使管理松散,制度落實不到位,活動隊伍不健全,造成文化樂園活動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三、破解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管理難題的途徑
農民文化樂園建設是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均等化標準化,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必須做到功能設施標準化,服務內容多樣化,文化活動常態化、保障措施制度化,努力夯實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對此,應著力從以下幾方面抓好落實:
(一)強化領導,夯實責任
農民文化樂園建設是當前一項重要文化民生工程,關乎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和農村鄉風文明建設水平,必須引起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當前,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相互交織,可謂上頭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許多工作壓在鄉村兩級肩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的主體責任是行政村(社區)“兩委”,而繁重的工作任務分散了村(社區)主要負責人的精力。加之此項工作沒有列入中心工作考核,所以難以引起行政村(社區)一把手高度重視。為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農民文化樂園列入鄉鎮、村(社區)績效考核,層層壓實責任,明確獎懲措施,真正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
(二)建管并重,常抓不懈
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村(社區)兩級要克服重建輕管和一陣風行為,要下決心跟蹤管理,建章立制,落實舉措,嚴格監管,嚴明責任。確保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活動常開展,內容常創新,真正做到管理規范化,活動常態化,工作制度化。
(三)做好六個結合,豐富活動內涵
文化樂園建設既是農民群眾學習娛樂健身的場所,也是他們展現自我,豐富自我的精神家園。因此,必須克服狹隘思想,不斷拓展農民文化樂園外延,豐富內涵,要重點要把握好六個結合:一是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日常宣傳文化工作開展有機結合起來。要以文化樂園為載體,定期開展學習宣傳十九大精神,爭當先鋒模范活動,組織和鼓勵文藝創作骨干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進生活創作諸如快板、數來寶、三句半、相聲,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身邊的模范人物和先進事跡,謳歌時代精神,展現藝術魅力,給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享受。二是把農民文化樂園與鄉風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農民文化樂園不僅是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陣地,同時,也是陶冶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樹立現代文明新風,培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有”新人的載體。為此,要把鄉風文明建設與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融為一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農民文化樂園各項活動內容中去,在文化樂園活動中結合開展以“國是家、善作魂、誠立身、勤為本、儉養德、孝當先”為主題,以“仁德、誠德、愛德、孝德”為核心,以“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結合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好夫妻、好兒女”和“十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倡導人人孝老愛親,個個崇德向善,戶戶和睦相處,家家和諧幸福。三是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相結合。充分利用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室,講堂禮堂等陣地,由鎮綜合文化站牽頭,組織青年、婦聯、農技,農機、畜牧、電商等有關部門為廣大農民群眾宣傳、傳授、輔導各類科普知識,灌輸現代農業生產理念,引導廣大農民科學致富,勤勞致富,努力提高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培養和造就新時代的人新型農民。四是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開展讀書活動相結合。大力組織開展“書屋書香、閱讀閱享”等系列讀書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主動走進農家書屋求知求樂,不斷為他們致富發家充電加油。五是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全民健身活動相結合。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加“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等系列體育健身活動,努力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六是把農民文化樂園建設與“非遺,保護傳承、農耕民俗文化保護傳承以及文物保護等結合起來。在農民文化樂園開辟陣地宣傳“非遺”、文物保護等法律法規,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民文化樂園能親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記住鄉愁。
(四)培育骨干力量,增強造血功能
下大力氣挖掘培養鄉土文化藝術人才隊伍,要依托農民文化樂園,把民間的各類藝術骨干凝聚起來,按照特長、愛好進行分類,組建各類文藝隊伍,組織引導文藝骨干,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他們多參與、多創作、多演出,從而帶動廣大群眾廣泛參與文化活動。
(五)建立保障機制
目前,廣大農村大部地區“送戲進萬村”、“送電影”下鄉等文化民生工程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相關經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農民文化樂園落實財政專項保障經費不到位,為此各級黨委政府應將農民文化樂園活動經費列入財政補助的總盤子,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確保農民文化樂園各項活動常態化、經常化、制度化。
(六)配好管理人員
農民文化樂園是一個行政村文化主陣地,幅射數以千計人口,管理任務繁重,因此,必須配備責任心強,熱愛群眾文化工作的專職管理員,并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賦予其相應職責,對管理人員建立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把其工作實績與工作補助掛鉤,以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黨的十九大把繁榮和發展農村群眾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提升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戰略高度,而農民文化樂園是最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農村文化陣地,是唱響農村主旋律,培育社會主義新風尚,提高農民群眾綜合素質的載體,是助力農民群眾科學致富,勤勞致富的加油站,必須引起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確保把好事辦好,實事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