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原 周欣
毛澤東黨建思想具有豐厚的哲學意蘊,它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是實踐唯物主義在黨的建設過程中的應用。當前,從嚴治黨需要汲取毛澤東黨建思想的營養成分,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內政治生態良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毛澤東黨建思想的哲學意蘊
毛澤東黨建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列主義黨建學說的成果,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不斷錘煉黨性,以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主線,圍繞黨的建設將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回顧毛澤東黨建思想光輝的歷史,總結和吸取毛澤東黨建思想的精華,對深刻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領會從嚴治黨戰略內涵,推進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新境地,保持黨的優良作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毛澤東黨建思想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在毛澤東看來,黨的建設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建設。這五大建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思想建設是黨建的前提,制度建設是黨建的保障,組織建設是黨建的戰斗堡壘,作風建設是黨建的保障。五大建設之間具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其中思想建設處于統領地位,圍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展開五大建設,體現了毛澤東黨建思想深厚的哲學意蘊。
二、唯物辯證法是毛澤東黨建思想的根基
毛澤東黨建思想可以用圍繞一條主線、五大建設來概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黨建思想體系。在革命和建設中,毛澤東同志把馬列主義黨建學說與中國黨建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到了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相結合,具體就是實現了中國化的馬列主義黨建理論。毛澤東同志正確分析了黨內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采用矛盾分析法來解決黨內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凈化黨內風氣,優化黨內活動方式,科學應對黨內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非無產階級思想,使得黨內風清氣正,干部清廉。在廣大農村開展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堅定了基層黨組織黨員的共產主義理想,提高了黨員的理論水平。毛澤東黨建思想自始至終都堅持了唯物辯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革命和建設中形成了思想豐富、意蘊深遠、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的黨建思想,解決了不同時期黨內矛盾,把中國革命和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毛澤東黨建思想從萌芽到成熟以及完善的過程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之上的。《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幾篇著作全面論述了主觀主義在黨風、文風、學風中的表現及其危害,并且給出了克服主觀主義的做法,即用馬列主義教育來消除黨內主觀主義形成的黨風在文風和學風上的表現。毛澤東同志根據黨內存在的問題開出“藥方”,秉承“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讓人民群眾來監督政府,跳出“歷史周期律”,以法治的方式確保黨的政策的連續性。因此,歷史唯物主義是毛澤東黨建思想的靈魂。
三、毛澤東黨建思想的核心和當代啟示
毛澤東黨建思想立足于中國實際,通過宣傳黨的政策、思想路線、研究馬列主義吸收了大量人民群眾加入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黨建思想是黨的建設的思想指南,靠的是實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責任、敢擔當、會執政、能親民、善打仗、得民心的政黨。毛澤東根據馬列主義黨建學說,結合中國黨建實際,認真分析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的問題,科學應對,崇尚實干精神,以身作則,不怕犧牲,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以實干家、革命家、建設者的姿態出現在人民群眾面前。
毛澤東同志認為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他開創了黨的建設“系統論、工程論”思想之先河。在革命時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指導革命活動,保持了黨的先進性。當前中國共產黨要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必須建設學習型政黨,大膽探索,形成一整套新的更加完善的體系。第一,在全黨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揚棄西方資本主義的利己邏輯、主體虛無邏輯以及排他邏輯,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大眾。各級黨委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克服急躁、冒進心理,正確認識實現共產主義的長期性、艱難性和復雜性。第二,加強服務型政黨建設。改進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樹立人民公仆意識,提升服務質量,讓人民群眾有充分表達意見的權利和渠道。第三,著力建設一支創新型政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創新工作機制。
毛澤東黨建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晶,深入學習毛澤東黨建思想能夠啟發我們當前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建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推進馬列主義黨建學說的新境界。只有這樣,我們共產黨人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
劉坤原: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周 欣:河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