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下,對衛生系統的財務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對新時期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工作進行了研究,簡要概述了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內涵,深入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就新時期如何完善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提出相應的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動衛生系統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完善
隨著會計集中核算在衛生系統中的廣泛推廣與應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衛生系統的各單位的財務管理,提高了財務收支的透明性和財務信息的質量,但現階段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在新時期下進一步完善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成為了相關工作者共同思考的新課題[1]。
一、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概述
所謂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是指在保證單位的資金所有權、資金使用權以及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由各單位報賬,統一由核算中心進行審核監督并核算。可以說,會計集中核算是一種集會計核算、管理、監督與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財務管理形式,衛生系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資金實現了統一管理,有效地杜絕了原先各單位、部門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資金流向不明、浪費等現象;并且由于會計核算中心的獨立性,會計核算人員能夠充分行使其職能,統一進行衛生系統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能夠使會計核算業務更加規范、專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會計核算所提供財務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另外,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衛生系統各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受到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管,提高了衛生系統各單位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加強了國家對衛生系統各單位的財務監管力度[2]。
二、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職能趨于弱化
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實施后,財務核算職能轉為會計核算中心承擔,部分單位誤認為核算中心的統一監督管理可以完全規避問題發生,導致自身財務管理職能弱化,具體表現在:(1)財務管理工作力度減弱。部分衛生系統的單位因誤認為財務管理職能轉由會計核算中心負責,本單位只負責報賬與簽字即可,導致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通常過于注重財務支出與資金收入,而沒有注重財務支出后果與預算工作,對所購置物品也沒有嚴加保管,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2)由于會計集中核算后,將衛生系統的各單位會計核算職能轉為會計核算中心負責,部分單位沒能及時與會計核算中心進行有效的溝通,導致部分衛生系統的單位抵觸會計核算中心對其財務支出的監督,制約了會計核算中心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監管缺少力度
盡管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會計核算中心可以實現全面監督衛生系統各單位的財務支出的功能,然而最有效直接的辦法,依然是衛生系統各單位的內部財務監管,由于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的會計人員與會計核算中心人員相比,對單位的經濟業務與資金流動更為清楚了解,能夠發揮出更有效的監管作用,而衛生系統在實施了會計集中核算后,因財務管理職能弱化,從而導致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的監管力度大大降低,單位財務狀況中出現的問題無法被及時地發現并解決,一定程度上加大的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影響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責任劃分不明確
衛生系統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后統一了核算標準和開支標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財務信息的質量,但因會計集中核算與衛生系統單位相分離,在實際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時,只能將衛生系統單位所提供的原始單據作為核算依據,而無法根據票據判斷衛生系統單位財務活動等會計事項的真實性,且對于會計雙方的責任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與劃分,一旦出現會計信息遺漏或作假等會計核算問題,衛生系統單位通常會因認為會計核算職能已經由單位內部轉為會計核算中心,而將責任推卸到會計核算中心上,導致會計核算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三、新時期下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完善策略
通過上述可知,現階段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工作中仍存在諸多不足,如果不盡快對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進行改進與完善,將對衛生系統的財務管理造成嚴重影響。現就新時期下如何完善衛生系統會計核算,提出相應的建議策略。
(一)積極優化會計核算中心職能
雖然衛生系統現行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在實際運行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其相較原先的財務核算機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進性。所以衛生系統會計核算中心需要對現行的職能機制進行盡快的調整和轉變,由核算型轉變為管理型,使會計核算中心的主要職能從資金結算、會計核算轉為對收入與支出的監督與管理,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管轉變,以確保單位在遵守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有序安排支出。此外,要在會計核算中心目前的主要工作,即資金的支付與會計核算工作完善的情況下,加強對預算執行信息與反饋機制的延展。例如,會計核算中心根據月度、季度、年度,對衛生系統各單位的財務支出情況進行項目核算,對各單位的預算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嚴密的核實,并嚴格控制衛生系統各單位的用款進度。同時,會計核算中心在對衛生系統各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控制的過程當中,還應加強對于預算指標的實時監控,進而杜絕發生超出預算計劃的支出。
(二)加強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監管力度
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背景下,盡管資金由核算中心統一監督管理,但仍不能忽略對單位內部的財務監管工作,衛生系統各單位內部的財務監管主要是內部控制與審計,因此,衛生系統各單位應進一步落實內部控制與審計工作,對貨幣資金控制制度、會計崗位責任制度、材料物資管理制度、成本費用控制制度、績效評價與獎懲制度以及預算收支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定期對各項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制度落實中出現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另外,為了對內部控制進行補充,衛生系統各單位還應嚴格落實內部審計工作,除了要審查會計核算中心的資料,還要運用外圍調查、追蹤審計、延伸審計、實物清查等多種審計形式,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同時,對于相關問題的責任界定進行劃分,與資金使用以及財務決策相關的問題由衛生系統單位負責,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問題由會計核算中心負責,如果出現衛生系統單位與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員串通違紀的行為,則由二者共同對其負責。通過落實衛生系統單位的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加強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的財務監管力度,降低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性,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明確會計核算中心職責
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主要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所管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予以統一管理,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監督工作,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其次,對所管單位的資金變動情況及結果進行審核與記錄,并監督單位的會計資料等相關檔案保管整理。因此,會計核算中心應明確自身的職責,從內部控制體系入手,進一步完善會計崗位的責任、會計檔案管理、會計核算的業務流程以及單位收支流程管理等,提升會計核算中心內部的管理水平。同時,會計核算中心還應設立專門的會計人員對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的監督,并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中心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工作,完善崗位責任制度與為問責制度,保證各項財務工作的平穩順利進行[3]。
四、總結
綜上所述,由于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中存在衛生系統單位財務管理職能趨于弱化、衛生系統單位內部監管缺少力度、責任劃分不明確等方面的問題,對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完善工作迫在眉睫,必須盡快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杜玉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集中核算的策略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7(27).
[2]汪文琴.基層醫療機構會計集中核算中的不足及對策探討[J].經貿實踐,2017(2).
[3]王月鳳.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的構建[J].祖國,2017(13):112-112.
(作者單位:杭州市富陽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