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斌 劉玲 王寧
摘要:當前國有企業中各項職能相近的風險管控、監察、稽核、審計等工作獨立開展,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和工作沖突,也削弱了這些工作本應具有的功能和達到的管理目標。為此,本文以大數據環境下在線監督監控為中心,分析了電網企業各領域在線監督稽核、運營監測(控)等幾項工作的工作內容、工作機制等,指出其在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沖突,深入剖析在線監督監控相關工作的協同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而介紹了其協同工作機制的研究成果,該機制為電網企業和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同類企業提供了管理提升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在線監督;運營監測(控);協同機制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意識的強化,各單位在風險管控、監察、稽核、審計等各類工作紛紛開展。由于一些單位相對于總部而言職能部門設置較少、人員配置較少、可動用的各項資源也較少,出現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狀況。另外,隨著信息化管理日益成熟,面對龐大的數據量、多樣的數據類型,我們已悄然進入大數據時代,在日益復雜的工作環境下,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探索整合管理和組織協同路徑,將相關的工作納入統一框架完成,既能減少與總部的摩擦與沖突,也能有效使用有限的資源開展各項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是當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一、國網公司監督監控管理現狀
目前公司內部審計、運監監測、財務和營銷部門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在線監督和監控工作,初步建立起各自的監督監測稽查信息系統,在實際工作中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關監督稽核系統基本在部門內部獨立運作,沒有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監督監測成效有待進一步提升。如;1.工作方法未實現共享。2.監督監控成果未實現共享。3.數據資源未實現全面共享。4.整改協作機制未建立。
二、大數據環境對在線監督監控的影響
經分析研究,在大數據環境下,對企業原有的監督監控管理將會產生三大影響:
一是運營監測、財務在線稽核、審計數據源都將基于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實現全面共享。在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建成后,各監督系統的數據源將全部由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來提供,實現了全部業務數據的共享,各系統只需依據各自的規則需求實時抓取所需的數據源既可,共同的數據源保證了各個監督系統對同一數據需求的數據統一性和準確性,將會避免對同一數據源進行監控產生不同的監控結果的現象,確保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是監督領域從單系統監督向跨系統監督深化。國網總部規劃的大數據平臺以及全業務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中,為將來審計實時共享運監、營銷稽查、財務稽核的監控結果提供了全面支撐,審計應用其他監控系統的監控成果為己所用已是可行的必然方向,將推動各監督力量從單系統監督向跨系統監督轉變,充分利用監督資源構建強大監督合力。
三是異常疑點的確認與整改將形成跨部門協同工作的格局。大數據環境下可以實現由審計部門統一管理監控疑點和問題,并按業務職責分發至各責任部門進行一次確認、處理、整改,解決現在的同一類問題需責任部門多次處理,以滿足各監督組織的要求的情況,將形成對監控疑點進行跨部門協同處理的工作流程和機制。
三、大數據環境下在線監督監控協作整合機制研究
目前甘肅省電力公司的業務系統已經具備提供全面、完整、可靠、實時的業務數據的條件;國網總部規劃的大數據平臺以及全業務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中,為今后全業務數據共享以及全面實時的業務監督提供了有效的平臺支撐。但是由于工作協作機制未建立,受到公司內的部門職責和資源、能力限制,發現的線索、疑點和業務異動及問題不能得到全面整改和落實,影響到監督監控成果的利用效率和效果。
本項研究的內部監督監控協作機制包括數據源維護共享機制、監控結果共享機制、監督方法共享機制、問題整改協作機制。
(一)監督領域數據源維護共享機制
運營監測、營銷稽查、財務稽核和內部審計的監督定位雖然不同,但是其監督內容具有一定的重合,同時也存在著對重合的內容相同或相似規則,這些監督規則也具有相同的數據源,隨著全業務數據中心的建設和完善,共享數據源是必然趨勢,因此需要對各監督部門所需的共同的數據源進行共享機制的研究。
監督領域中需要進行維護和共享的數據源所涉及到的各相關部門應按其職責劃分為不同性質的組織架構。
1.數據產生部門:企業中各個業務部門均屬于數據產生部門,發生業務(財務)并將業務(財務)數據記錄在本專業部門的信息化系統中。例如:財務資產部、發展策劃部、人力資源部、營銷部、物資部、審計部、經濟法律部等。
2.共享存儲部門:需共享存儲的數據有兩種,一種是業財原始數據,作為監督監測指標規則的數據源,另一種是監督監測規則的監控結果、疑點確認、整改反饋信息。在甘肅省電力公司,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屬于對業財原始數據源進行抓取、存儲的信息化系統,信科部屬于共享存儲部門,承擔相應的職責。
3.數據監督部門:通過監督監控信息化系統將原始業財數據做為數據源執行監督監測規則指標的部門屬于數據監督部門,例如審計部(審計作業系統)、運營監測中心(運營監測系統)、營銷部(營銷稽查系統)、財務部(財務稽核)等部門均屬于數據監督部門。
不同性質的組織部門對于數據源的維護和共享均有不同的職責權限:
1.數據產生部門
(1)職責權限:承擔對原始數據源進行實時更新、定期維護、定期推送的責任。需要提前向共享存儲部門提出數據源推送申請,需保證原始數據源的真實、完整、及時,并對原始數據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2)制度建設:應制定數據推送申請流程,規定提出申請的流程步驟,規定數據推送的時間、范圍、責任人和推送過程中數據質量的保證措施等。
2.共享存儲部門
(1)職責權限:負責接收各數據產生部門提出的數據存儲申請,審批后按申請的時間接收各系統中的數據源并分配對應的存儲域,并將從不同業務數據系統接收來的數據存儲后供其他尋求共享的部門應用。數據存儲過程中需保證數據不扭曲變形、不漏失刪改。同時對已接收的數據源進行保存應用過程中,需完整保留原始數據源。
(2)制度建設:應制定數據存儲和共享的申請審批流程,規定接收申請并審批的流程步驟;
3.數據監督部門
(1)職責權限:擁有對業財數據進行監督監測的權限,因此可以向共享存儲部門提出共享規則指標所需的數據源的申請,同時通過監控系統執行監督監測規則指標對數據源進行監測后,需承擔將監控結果主動推送至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的職責。
(2)制度建設:應制定申請共享的申請流程步驟,按照流程規定向共享存儲部門提出共享申請。
(二)在線監督領域監控結果共享機制
運營監測、財務稽核、營銷稽查的獨立監測稽查信息系統均按照本系統中的監測規則執行監測,并產生相應的監測結果,為整合監督資源,對于各系統產生的監測結果可通過共享相互利用,共享工作線索,達到發揮多方監督合力,擴大監督效果,深化成果應用,節約管理成本的目的。
不同性質的組織部門對于監控結果的共享均有不同的職責權限:
1.數據監督部門
(1)職責權限:擁用對業財數據進行監督監測的權限,執行監督監控規則指標后,需承擔將監控結果及時、主動推送至全業務統一數據中心的職責,需要提前向共享存儲部門提出監控結果推送申請,并需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推送及時性。
(2)制度建設:應制定監控結果推送申請流程,規定提出申請的流程步驟,規定監控結果推送的時間、范圍、責任人和推送過程中數據質量的保證措施等。
2.共享存儲部門
(1)職責權限:負責接收各數據監督部門提出的監控結果存儲申請,審批后按申請的時間接收各數據監督部門推送的監控結果并分配對應的存儲域,并將從不同數據監督部門接收來的監控結果存儲后供其他尋求共享的部門應用。監控結果數據存儲過程中需保證數據不扭曲變形、不漏失刪改。同時對已接收的監控結果進行保存應用過程中,需完整保留原始結果數據。
(2)制度建設:應制定監控結果存儲和共享的申請審批流程,規定接收申請并審批的流程步驟;
(三)監督方法共享機制
目前運營監測、財務稽核、營銷稽查、審計分別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監督和監控工作,在監督監測方面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和監督手段,總結和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監督監控工作規則和模型,部分模型和規則具有相互參考和借鑒的可行性,對豐富各自業務領域的監督監測具備較高的價值。為了充分運用各監督部門的監督經驗,應對各部門的監督手段進行梳理整合和固化,制定相應的監督指導手冊,并對手冊進行動態管理,供各監督部門分享監督方法,豐富各部門的監督手段,強化監督力度。
不同性質的組織部門對于監督方法的共享均有不同的職責權限:
1.方法提供部門
(1)職責權限:承擔定期提供本監督部門新增的監督規則、監測指標和模型的職責。需保證所提供的監督方法的完整性、適用性、及時性。
(2)制度建設:應制定本監督部門的監督規則、指標、模型的更新維護標準,包括新增監督方法整合到原有監督體系的相關規定,包括評估原有規則是否已依據相應規章制度、國家法律法規的變化而更新具體方法的依據,包括規定規則方法的評估周期,定期組織相關監督部門的責任人員進行討論溝通,評估規則方法的適用性,規則適用性的標準、明確具體規則是否可繼續應用,確定各規則的應用狀態,包括規定更新監督方法和維護的時間,記錄更新日志,更新原因和范圍等。
2.方法共享部門
(1)職責權限:承擔定期收集各方法提供部門所提供的監督方法,并形成固化的監督手冊文檔,動態維護和管理文檔的職責。
(2)制度建設:需制定定期收集、共享監督方法的制度,規定各方法提供部門共同參與的共享溝通和評估方法適用性的機制,包括規定在各方法提供部門更新本部門的監督方法后在固定周期內開展定期會議,日常溝通、專家討論等措施,以保證各監督部門能夠及時共享新增監督方法。
(四)問題整改協作機制
各監督部門執行監督規則后,應推動責任部門進行整改,并反饋整改措施和進度,監督部門應評估其整改效果。由于各監督部門可實現共享監控結果,為了更好推動整改流程,落實整改措施,強化監督成果的應用,需要構建共享監控結果的問題整改協作機制,解決推動整改的責任不清的問題,強化整改流程和效果。
不同性質的組織部門對于監控結果的共享均有不同的職責權限:
1.共享存儲部門:
(1)職責權限:負責接收各數據責任部門提出的整改反饋信息存儲申請,審批后按申請的時間接收各數據責任部門推送的整改反饋信息并分配對應的存儲域,并將從不同數據責任部門接收來的整改反饋信息存儲后供其他尋求共享的部門應用。整改反饋信息數據存儲過程中需保證數據不扭曲變形、不漏失刪改。同時對已接收的整改反饋信息進行保存應用過程中,需完整保留原始整改反饋信息數據。
(2)制度建設:應制定整改反饋信息存儲和共享的申請審批流程,規定接收申請并審批的流程步驟;
2.數據責任部門
(1)職責權限:承擔對數據監督部門推送的監控產生的疑點信息進行確認反饋,并制定整改計劃、整改措施的責任,需保證及時處理監控結果信息,按要求進行疑點確認,按進度落實整改措施,整改結果需要得到數據監督部門的評估確認;承擔主動推送結果確認信息、整改反饋信息給共享存儲部門的責任,需保證推送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推送及時性。
(2)制度建設:需制定整改流程和相關制度,規定整改具體措施制定時間、責任人、計劃的明確條款,規定整改評估不過關的對應措施等。
3.數據監督部門
(1)職責權限:承擔對于本系統執行的監督規則指標的結果推動后續數據責任部門對疑點確認、整改后饋流程的責任。
(2)制度建設:應制定推動整改的相關流程制度,規定產生具有疑點的監控結果后,發起整改通知、接收整改確認信息、整改措施、評估整改效果等流程步驟。
四、結論
本項目根據大數據環境的特點,研究了監督源數據共享、監督結果共享、監督方法共享、監督缺陷整改協同等機制,提出了基于大數據環境的監督協作整合機制建議,通過相互利用監督和監測工作成果,共享工作線索,發揮監督合力,梳理內部協同的關鍵流程,整合內部協作部門職責權限。通過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各監督部門職責和專業協作,完善和提升了公司“三集五大”體系管理水平,并指導公司內部監督的協同管理制度、工作標準與規范的制定,規范了協同監督機制流程機制,最終推動公司實現內部監督的監督資源集約化、審計工作體系化、協同流程規范化、內部監督常態化,也為后續大數據技術在監督領域的應用奠定了管理基礎。
參考文獻:
[1]駱良彬,張白.企業信息化過程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M].會計研究,2008:69-75.
[2]秦榮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4(6).
[3]王興念,李宏偉,施振華,鄭鑫.基于大數據的智能配電網運行監控平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J].電工技術,2017(2):9-12.
[4]周國亮,呂凜杰,王桂蘭.電力大數據全景實時分析關鍵技術.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J].2015,32(4):159-168.
[5]浦靜儉.基于智能電網的大數據處理技術發展現狀[J].山東工業技術,2015 (18):112-112.
[6]喬茂斌.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電力大數據關鍵技術[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 (8):2-2.
[7]崔曉優,饒國輝.面向智能電網應用的電力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7):182-182.
[8]宋亞奇,周國亮,朱永利.智能電網大數據處理技術現狀與挑戰[J].電網技術,2013,37(4):927-935.
[9]曹軍威,萬宇鑫,涂國煜,等.智能電網信息系統體系結構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3(1):143-167.
(作者單位:張志斌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劉玲 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王寧 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