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她從廣袤平展的北方走來,攜卷一片黑土地的熾熱情懷。她是天生的詩人,一朵流云、一朵花開都能觸碰她敏銳的眼和靈動筆。她又具大愛,不羨晦澀飄渺的表達,而是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詩句,以簡單質(zhì)樸的口吻走進人們心底。吟的每一句都是心間的震顫與沉吟,柔美多情而富哲理與希冀。她正是詩人阿紫。
一襲素雅衣衫,眉梢彎彎,眼眸溫柔。一顰一笑間既有細膩深情,更有磅礴傲骨。胸中氣魄自詩句中流淌,于柔美中添了幾分英氣。她記性極好,每每聊至創(chuàng)作,總能將詩句一字不落脫口而出。
作為詩人、詞作家,她的頭銜和榮譽很多——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專家委員、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僑聯(lián)、北京婦聯(lián)文化項目“我為母親寫首詩”發(fā)起人,榮獲2016中國誦讀文學貢獻獎……踐行詩歌誦讀公益事業(yè)多年,她帶著詩歌走進不同的人群,始終銘記詩歌初心,以愛為源,以溫暖為生命力,用點滴詩意傳遞中華文化的仁善之德、傳誦詩歌文字的真善美。
阿紫出生于丹頂鶴故鄉(xiāng)黑龍江齊齊哈爾。兒時的她乖巧靈動,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仿佛要裝進世間萬物的瞬息變幻。9歲時,阿紫有了第一本日記本。父母對于“寫作”的不干涉和鼓勵,令阿紫在懵懂中開始了自己的信“筆”由韁。筆自拿起,便從未放下。
冬天的一抹夕陽,阿紫這樣寫:北風吹著我的臉,把我的臉都凍僵了,但我突然看到天邊的夕陽,就像媽媽燃起的火爐一樣,路上便不再寒冷……阿紫看到各種情景,心有所感,都會寫下來,橫著寫不過癮,就豎著寫,“盡管當時覺得有點浪費日記本,但覺得這樣子好看,我的日記本也多”,阿紫笑道,“那時候還沒有詩歌的概念”。
稍大幾歲時,聽聞鄰居姐姐的愛情故事,看到男方參軍前贈與女生的定情“紅絲帶”,看著鄰家姐姐頭發(fā)上每天系著的、跳動著的紅絲帶,幾分羞赧中映襯著陽光,一切是如此美好,阿紫情不自禁寫下了那首《紅絲帶》:分別時你塞給我一條紅絲帶/告訴我山那邊是歲月的海/我是一只顛簸的木船/纜是你手中的紅絲帶/于是在記憶的臂彎里/悄悄地擁著少年朦朦朧朧的愛/我在流失的日子里徘徊/在你的路上等待/默默地編起粗大地發(fā)辮/系上思念的/紅絲帶?!蹦悄辏⒆?4歲。
成長道路上,阿紫的作文,幾乎滿篇都是紅色的標記,大段大段被圈出來的范例佳句、一次一次地朗讀自己的作文。阿紫的語文老師主動推薦書目、借書給她看,每讀完一本,阿紫都會寫下心得感受。在讀大學之前,阿紫已閱書不少,寫詩、寫散文仿佛吃飯呼吸一般,早已印刻在生命里。

阿紫的寫詩天賦就這樣日復一日地顯露出來。隆冬將盡后墻角第一顆發(fā)綠的新草、丁香花瓣上搖晃的露珠、小柳芽似媽媽懷里的小腳丫在風中像蕩秋千般蕩來蕩去……阿紫愛上了寫詩,詩也教會了阿紫更細微地觀察熱愛生活。在寬松而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中,阿紫在汪國真、席慕容、朱自清等名家作品中“沉淪”,阿紫的青春詩意而浪漫。

1994年,中國大陸第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BBS上線;到1997年,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論壇崛起。那時的阿紫從大學畢業(yè)之后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開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每有業(yè)余時間和靈感,她便寄情詩歌。2005年,阿紫買了第一臺電腦,熱情地游向云端的詩歌彼岸。
在網(wǎng)絡的安靜一隅,阿紫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那時有專門的聊天室聚集了許多專業(yè)的主持人、誦讀藝術家,比如表演朗誦藝術家薛飛就是其中的一位。阿紫的詩歌很快成為眾多聊天室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隨著阿紫的詩歌作品在網(wǎng)絡上風靡,北京一家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輾轉找到阿紫的聯(lián)系方式,熱情邀請她加入公司的創(chuàng)作團隊。為了心中的詩歌夢想,阿紫告別家鄉(xiāng),辭去了正在上升期的工作,孤身來到北京。
十二年前的一個冬日,在離別的火車上,阿紫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和春天上路》。阿紫還創(chuàng)作了《故鄉(xiāng)》第一首:“一轉身/把故鄉(xiāng)鎖進了門里/把自己隔在了天涯/不回頭,我不敢回頭/不回頭,我不能回頭/屋檐下/我蒼老的母親啊/您新的淚水/已經(jīng)順著舊的淚水/一層一層地打濕/打濕了/風雪中我遠去的背影/還有出門前/您剛剛給我換上的新鞋襪。”每提到詩,阿紫總是脫口誦讀而出。時光仿佛又回到那一年離別的場景,阿紫不忍回頭,瞧母親一揮再揮的手。
初來北京,阿紫并不適應,萬家燈火中,哪一盞燈為她而亮?一次生病,睡夢中,阿紫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家鄉(xiāng),醒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異鄉(xiāng)。那一刻,她想自己的母親,想母親手里那杯溫熱的水,她在黑暗中淚流滿面。在濃烈的思鄉(xiāng)情中,組詩《故鄉(xiāng)》一首首脫口而出:“長發(fā)/還是舊日的長發(fā)/只是偶爾在人前盤起/適應紅墻內(nèi)熙熙攘攘的繁華/還是不習慣晚上出門/還是不會說善意的假話/還是睡前看一段唐詩宋詞/還是在夜里悄悄地想家/想家的時候/不敢讓家入夢/我怕驚醒后,真的相信/相信自己,人在天涯。”要強的阿紫并沒有輕易被打倒,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及詩歌創(chuàng)作。
隨著網(wǎng)絡的進一步普及發(fā)展,2008年4月14日,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網(wǎng)絡藝術家聯(lián)盟策劃發(fā)起了一期“和春天上路——女詩人阿紫大型詩歌朗誦會”,1000個新浪語音室同時轉播,開辟了中國大型詩歌朗誦晚會的先河。
2008年,汶川地震,舉國同悲。時隔10年再回望,阿紫依然記得當時在電腦中看到的滿目瘡痍與孩子們無助的悲涼。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二天下午,阿紫接到原創(chuàng)中國網(wǎng)的緊急任務,需要馬上由阿紫寫詞,創(chuàng)作賑災歌曲。20分鐘后,《重建家園——獻給抗擊地震災難的人們》的歌詞寫好,當晚,配曲完成?!斑h方的你怎么樣/深深地讓我牽掛/我的父母我的孩子/你們啊不要害怕/伸出啊滾燙的手/愛能把災難融化/我的兄弟我的姐妹/我們啊是一家/讓我們走近你身邊/用愛畫一個同心圓/情溫暖啊愛溫暖/一起重建我們的家園……”
隨后,一場由原創(chuàng)中國網(wǎng)、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網(wǎng)絡藝術家聯(lián)盟三方緊急發(fā)起,名為“網(wǎng)聚你我,共獻愛心”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型賑災義演開始醞釀籌備,三天后在北京21世紀劇院正式演出。義演晚會在新浪、搜狐、騰訊等多家網(wǎng)站進行直播,阿紫等眾多愛心人士用歌聲為受難的同胞送上關愛、勇氣和力量。在祖國危難之際,全球的中華兒女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中國僑聯(lián)發(fā)起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海外華僑華人捐資重建北川中學。
2017年3月3日,中國僑聯(lián)“親情中華·文化講堂”走進北川中學,阿紫作為“文化講堂”第一期邀請嘉賓,來到北川。在“阿紫詩歌朗誦會”中,多名藝術家傾情演繹了阿紫的《和春天上路》《中國力量》《我的祖國》《母親》等經(jīng)典作品;1000多名學生集體朗誦阿紫原創(chuàng)《中國少年》:“我們出生在中國的大地/我們是黑頭發(fā)、黃皮膚的兒郎/我們的母親是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我們的父親是奔騰不息的長江/我們是東方初升的朝陽/我們是國家未來的脊梁……”阿紫還帶來了“讓詩歌點亮生命”的主題演講,分享《重建家園》的創(chuàng)作心路,在演講中,她說:“如今迎春花又開了,我們來了……”在一首首明媚而溫暖的詩歌中,孩子們擁抱陽光,擁抱生的希望,更擁抱感恩之心。
阿紫的步伐從未停下,她為紅十字會創(chuàng)作愛心歌曲;為云南白內(nèi)障的患者朗誦詩歌;為大中小學生講詩歌中的古樸與深情。阿紫走進部隊,走進監(jiān)獄,走進社區(qū),走出國門……

2016年3月,“生命——阿紫詩歌進澳洲”詩歌朗誦活動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辦,阿紫攜團隊為澳洲華人誦讀詩歌,來自北京的表演藝術家、澳洲當?shù)卣Z言藝術協(xié)會的成員分別誦讀了阿紫的作品《中華頌》《為你搖成落花》《回家過年》等感人詩篇。一首首鄉(xiāng)音、一段段鄉(xiāng)情令臺下的觀眾無不動容。朗誦會臨近尾聲,阿紫誦讀了自己為澳洲之行特意寫下的《與你相遇》,詩歌的結尾這樣寫道:“在遙遠的澳洲用母語相遇,你們,讀的是我,我寫的,兄弟姐妹們,是你們?!?/p>
在墨爾本之行的最后一首誦讀詩,阿紫選擇了《我的祖國》。隨著小提琴聲緩緩響起,阿紫的聲音回蕩在觀眾的心門:“我是多么愛你/我的天空/雖然我的星星沒有眼睛/我的夜晚風稠雨密/我仍會伸著裸露的手臂/捧一掌熾熱的心跳/匍匐向你……”在場的華僑華人眼含淚光,起身鼓掌致意。詩歌朗誦會很快結束,然而詩歌的生命力卻已扎根。眾多澳大利亞華人詩社仿佛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
……
2017年4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央視原主持人陳鐸和朗誦藝術家杜寧林領誦,60位朗誦愛好者集體合誦阿紫的原創(chuàng)詩歌《讀中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閱讀量不斷創(chuàng)下新高。“讀中國,我們讀中國,用祖先鉆木的火種,照亮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長河;我們讀中國,沿著甲骨文蒼桑的紋理,駕馭歷史的長車縱橫阡陌;我們讀中國,在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百家姓》中,懂得共生共存的融合……”截至目前,全國200余個城市發(fā)起“百城萬人讀中國”活動:在甘肅、山西,在河北雄安等城市,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集體朗誦長詩《讀中國》,共同表達對祖國深沉的愛。
阿紫曾應中國僑聯(lián)邀請,用詩歌講述中國故事,蓬勃中國力量。在一場場宣講中,阿紫深情而有力地吟誦:“當人們歡天喜地去迎接久違的雪花時,在收音機里、在電視機里、在手機里傳來一個鏗鏘的聲音——我們的習近平總書記左手放在憲法上,右手舉著拳頭莊嚴宣誓。這一聲聲擲地有聲的宣誓,讓我們民族有了未來,讓我們?nèi)嗣裼辛诵判?,讓我們國家有了力量。這時我的胸口迸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從春寒里掙脫,我們要讓門外的花大聲地開、大聲地唱!我們要讓膽怯的月亮照亮白晝,我們要讓雄壯的太陽融化冰霜……讓我們相親相愛,讓我們相助相幫,成為一浪高過一浪,一浪勝過一浪,成為波瀾壯闊不可阻擋的中國力量!”
如今,阿紫的足跡已踏遍了近半個中國,舉行了270多場公益詩歌朗誦會。阿紫說:“精神的力量永遠是生命最堅固的基石,我不希望用玄妙的語言,而是用老百姓都聽得懂的話給我們以最高的精神支撐。文學創(chuàng)作者一定要表達老百姓的心聲,為時代而頌,為人民而歌,弘揚中國精神。讓詩歌給我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