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舉世矚目的第21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俄羅斯拉開大幕。足球是世界上關注度最高的體育運動,也正是因為如此,歷屆世界杯都成為全球廠商的商品競爭和產業競爭的主戰場。
中國足球無緣世界杯,可“中國制造”卻在深度參與世界杯。
2010年南非世界杯,響徹綠茵場的嗚嗚祖拉,90%以上都是由中國企業生產。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小到比賽用球、球迷圍巾、吉祥物,大到地鐵,比賽場館能源設備、球場電子大屏幕,都有“中國制造”的身影。可以說,世界杯提高了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含金量,與此同時,掌握高精尖技術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走進世界杯,打造中國高端制造的影響力。可以預期,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中國制造參與世界杯的深度和層次會不斷深入、上升。
國足的缺席并無法阻擋中國球迷的看球熱情,據國際足聯統計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球迷購買的本屆世界杯門票數超過了4萬張,在所有的國家中排行第九。此外,預計本屆世界杯共有10萬中國游客赴俄游覽觀賽。
開幕式上,6名來自中國貴州的小護旗手護送著國際足聯的會旗,率先踏入球場,其中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各執會旗的一側。
這6個護旗手分別是來自貴州省丹寨縣第三中學的楊昌勝和蔣嘯,來自丹寨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的周露露和王邦健,來自丹寨縣第二中學的莫秋,來自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中學的丹寨籍學生汪美侖。
世界杯歷史上護旗手首次出現中國孩子身影,這也得益于中國企業的贊助。有報道稱,萬達集團是國際足聯頂級贊助商,世界杯護旗手選拔是該公司的一項權益,貴州省丹寨縣是萬達包縣扶貧的地方。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有機會站到世界杯舞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相信丹寨這6名小護旗手的命運也將隨之改變。
除了這6位來自丹寨縣的孩子,還有一群代表中國隊未來希望的小球員也踏上了世界杯的綠茵場。在包括本屆世界杯揭幕戰和決賽在內的八場重要比賽中,88名足球少年將代表中國踏上世界杯比賽的賽場。
羅逸涵就是這群足球少年中的一人。他來自陜西志丹縣,從志丹出發,先搭乘長途汽車到達延安,再飛抵北京,隨后再經過八小時的旅程,來到莫斯科。雖然旅途疲憊,但世界杯賽場的狂歡氣氛,讓他們十分激動和興奮。
說起站在球場上時的心情,他表示未來要爭取成為國腳,不辜負國家、家鄉和父母的期望,而“代表中國在家門口參賽”已經成為他心中的目標。
挑選這些少年亮相世界杯的蒙牛集團相關人員表示,這群孩子大部分是來自各職業俱樂部的梯隊,此外也有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革命老區陜西志丹的小球員。中國隊因為實力差距未能參與世界杯,而差距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中國的少年足球抓得不如國外好,所以希望帶來這些已經在接受專業訓練的中國小球員到世界杯賽場上亮相。

南非世界杯上,“中國英利”成為南非世界杯賽場上首家中國贊助商。當“中國英利”4個漢字出現在電視直播鏡頭中時,無數人感到新奇也感到驚喜。巴西世界杯上,觀眾們又在直播里看見了“中國英利”,驚喜成了高興。也正是因為如此,英利的品牌形象已全球聞名,各項銷量數據也有了令人滿意的回報。
或許眾多企業都是看到這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都愿意來參與一把,這就直接導致今年世界杯賽場上的官方廣告基本上被中國漢字“承包”了,這也是中國品牌在本屆世界杯上強勢表現的一個縮影。
目前,國際足聯將贊助體系分3個等級,分別是一級:國際足聯合作伙伴,除世界杯外,贊助商還可以參與國際足聯舉辦的所有大型賽事的推廣;二級:世界杯官方贊助商,贊助商僅限于世界杯和聯合會杯的相關推廣;三級:區域支持商,贊助商僅限于世界杯的區域性推廣。
登錄世界杯官方網站,可以發現,此次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一共有17個,其中一級的“國際足聯合作伙伴”一共有7個,分別是阿迪達斯、可口可樂、萬達、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現代、卡塔爾航空和Visa。二級的世界杯官方贊助商一共有5個,分別是百威、海信、麥當勞、蒙牛和vivo。三級的區域支持商有5個,分別是Living Football/FIFA、帝牌、LUCI、雅迪和FIFA.com。
在這份名單中,一共有7個品牌來自中國,分別是萬達、海信、蒙牛、vivo、帝牌、LUCI和雅迪,涵蓋了3個層級,超過17個品牌的1/3。如果再仔細分析一下這份名單不難發現,17個贊助商中的Living Football/ FIFA、FIFA.com應該是國際足聯自身的品牌。
也就是說,企業贊助品牌僅為15個,中國品牌在其中幾乎占據了一半,打破以往美國、日本企業大包大攬的局面,是此次俄羅斯世界杯贊助商中當之無愧的“主力陣容”。
海信和vivo能夠躋身世界杯贊助商陣營,得益于索尼的退出,國際足聯將原本被其占據的世界杯電視和手機品類贊助權益一分為二銷售;在蒙牛和可口可樂的共同股權合作伙伴中糧集團的斡旋下,可口可樂同意讓出乳業品類的贊助權益,國際足聯首次單獨開辟乳業品類贊助商席位,蒙牛得以躋身世界杯陣營;而在當代明誠旗下子公司雙刃劍體育的牽線下,雅迪電動車、帝牌男裝和指點藝境VR科技公司加入區域贊助商行列。
盡管國際足聯并未官方披露各級合作伙伴的贊助金額,但有媒體報道稱,一級贊助商的贊助費約為1.8億美元,二級約為6800萬到1億美元之間,三級則約為2000萬美元。
有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2018年世界杯期間的廣告投入達8.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遠超美國的4億美元和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約占2018世界杯廣告總費用24億美元的35%。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品牌強勢“踢”進世界杯不僅引發了中國球迷以及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外媒的熱議。美國有線電視網CNN于6月18日報道稱,世界杯上到處是中國的商品廣告,中國品牌占到世界杯全球廣告支出的1/3以上。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5日也報道稱,雖然中國隊不參加此次世界杯,但人們卻會在本屆世界杯上看到壓倒性的中國品牌廣告。
莫斯科大學附近有一個大型世界杯官方紀念品商店,里邊擺滿了吉祥物、球迷服、球迷圍巾、比賽用球、鑰匙扣等官方紀念品,除球衣外,大部分是中國制造。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扎比瓦卡”由西伯利亞狼為原型設計,被制作成了毛絨玩具、擺件、掛件三種形式,其中擺件“扎比瓦卡”還有多種球場上常見的姿勢。“扎比瓦卡”是由一家杭州公司制造,該公司獨家負責此次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在全球范圍(除主辦國俄羅斯)的定價、生產與銷售,包括毛絨玩具、馬克杯、鑰匙扣、球衣等近100種相關商品的授權。他們為俄羅斯世界杯制造了上百萬只的“扎比瓦卡”。
俄羅斯世界杯上的中國制造其實還不止“扎比瓦卡”。另一個很受歡迎的俄羅斯世界杯官方紀念品是掛件。掛件樣式非常多,包括“扎比瓦卡”、足球、大力神杯等。除了這些紀念品,俄羅斯世界杯11個比賽城市都設置了球迷廣場,廣場內架設若干個大屏幕電視以方便無票球迷觀看直播,這些大屏幕電視也是“中國制造”。本屆世界杯7個新建比賽場館里,有兩個場館的電梯是中國企業制造,中國遠大博林特為莫爾多維亞體育場和薩馬拉體育場制造了67部電梯,球迷們會乘坐這些中國生產的電梯到看臺觀賽。而如果你在不遠的將來來到莫斯科,你甚至還有機會乘坐由中國公司負責建造的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