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積累素材、增強認識的能力。材料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個慢慢累積和沉淀的過程。而早讀課是打造扎實基礎與良好的學習品質的絕佳時間。因此,一線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重視早讀課,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正確地加以開發和利用早讀課,優化早讀課,增加學生作文素材積累,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早讀課;素材積累;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01
作者簡介:李 彬(1980—),女,福建福安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
早讀課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們可以將課堂中未熟記或不理解的問題帶到早讀課中解決,所以早讀課能成為語文課堂的知識補充時段。在清晨的記憶力是最強的,而早讀課無疑是學生們熟記知識點或課文的最佳時段,如果學生們能充分利用早讀課,把握好早讀課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他們的語文成績必定會得到有效提高??墒呛芏嘟處煂Υ缱x課的態度比較散漫、隨意,僅僅做到按時到達教室,監督學生進行早讀,對學生朗讀的內容、節奏等細小的環節毫不在意,缺少系統性指導。如此一來,盡管學生們每天都按時早讀,也朗讀了很多內容,但學習效率不盡如人意。教師在早讀課中只起到監督作用,對學生們每天都在讀什么、讀的重點等沒有明確的計劃與目標,所以學生們也只能盲目地進行早讀,自己喜歡什么內容就讀什么內容,甚至有時候隨著整個教室的朗讀氛圍隨便喊幾句,根本沒能將知識完完全全記在腦海里。學生們僅僅將早讀當作一種任務,這樣的早讀不僅是在浪費時間,也很容易使學生們養成自由散漫、心不在焉的壞習慣,反而不利于他們學習語文。這樣的早讀完全違背了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不管是內容或形式都應當及時進行調整。為了能給早讀課注入更多活力,達到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更新觀念,明確早讀課的目的和作用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語文早讀課的現狀,首先要改變學生們對早讀的原始認知,因此語文教師要起到相應的帶頭作用,幫助學生們重新認識早讀課,明確早讀課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們學會重視與珍惜早讀課。
首先,早讀課是學習語文的另一陣地,所以學生們要通過早讀課開始每天的語文學習。如果早讀課的氛圍十分壓抑,內容枯燥而無趣,那么學生們在語文課中的積極性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甚至會使他們對語文產生厭煩情緒。由此可見,早讀課的內容只有十分豐富,才能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朗讀熱情。
其次,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大聲朗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讀出聲,才能記于心。學生們在朗讀過程中能對所讀內容留下大致的印象,有利于進行思考與理解。朗讀要求學生們同時利用眼睛、嘴巴、耳朵等多個器官,所以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要學會協調使用這些器官,這樣才有利于注意力的提升。大聲讀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逐步提升他們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最后,長期進行早讀課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鑒賞能力,提升他們對文字以及文章的敏感度。反復朗讀能加快學生們熟悉文章的速度,幫助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朗讀的真正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們充分理解文章大意,了解作者在寫文章時的心境,把握文章中包含的真情實感。文章是作者與學生們進行情感溝通的“橋梁”,只有經過反復朗讀,學生們才能真正了解寫文章的人,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學生們通過朗讀后,對文章有了大致的認識,然后在反復推敲的過程中進行感性理解,在這種理解到達一定境界時,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定鑒賞能力,寫作能力自然就提高。
二、系統安排早讀內容,提高早讀效率
如何充分利用早讀課,增加學生們的文字積累,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為語文課堂的時間有限,教師傳授的知識也非常有限,所以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實踐補充學生們的語文知識。
語文教師應當在自己的教學計劃中增添早讀計劃,用正常上課的態度對待早讀課,針對課堂中的學習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們進行早讀,將早讀時間與課堂時間充分結合。
讀的內容可分課內與課外兩大塊:
(1)課內內容:①高考中要求背誦名家名篇,要讀到能背為止,即使沒要求背誦,應熟讀精選古代文言文名篇,注解翻譯,增強文化底蘊。②詩詞鑒賞。精選古代詩詞,透析點撥,提升鑒賞品位。
(2)課外內容:①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精選同一主題的名句,標明出處,精心作解,啟人心智。②成語、諺語、歇后語等。精選中國經典成語,完整敘述,便于理解。③學生喜歡的優秀短文。精選中外精品美文、佳作,全面培養語感能力。④典型的事例等。精選同一主題素材,闡釋內涵,鏈接寫作。
教師同時應讓學生知道讀法:有目的,不盲目;有計劃,不雜亂;抓時間,講效率;大聲讀,效率高。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們的早讀效率得到提升:以前有老師在旁邊監督,學生才愿意進行早讀;現在即使老師不在,學生們也會自覺進行早讀,并且能按照一定計劃地進行朗讀。學生們對早讀的興趣提升了,他們自然會以一種非常輕松的狀態度過早讀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學生們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切身感受到文學語言的魅力,進而擴大自己的詞匯量,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多讀、多看才能不斷積累作文素材,才能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三、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朗讀興趣
(1)早讀課的主要活動是“讀”,而不是背誦,如果教師硬性地要求學生進行背誦,那么他們就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這樣必然會對早讀效果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及時認清這個問題,幫助學生們創造更加有趣的早讀環境,用不同類型的比賽形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收集一些篇幅較小且內容深刻的文章,讓學生對照學習。這樣有趣的形式能在無形中提高學生對早讀課的積極性,進而獲得更好的朗讀效果。
(2) 朗讀講究聲情并茂。教師要在早讀課中起到一定指導作用,教會學生用不同的情感與語調讀不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充分體驗朗讀的魅力。教師還應當起到一定帶頭作用,領頭朗讀一些感情豐富的文章,幫助學生們理解生字詞的同時提高他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程度,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激發他們感悟文字的熱情。
(3)配上音樂更能體現朗讀的藝術。音樂是文字的另一種體現形式,兩者之間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音樂用旋律創造出一個個豐滿的藝術形象,引起人們共鳴。當文字與音樂相融合時,兩者會產生非常和諧的效果。在誦讀學生好的佳作時,播放合適的樂曲,更能體現學生作品的玄妙之處。
(4)積累性早讀。高考的作文比分很重,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分數,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輪流在早讀課之前將比較優美的文字抄寫在黑板上,然后引領全體學生一同進行感悟。這樣學生們就會為了收集美文而閱讀更多書籍,有目的地找尋更多有內涵的語句。這樣就能在無形中督促學生們進行閱讀,提升他們的自覺性,從而讓他們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
重視語文朗讀教學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這一點新課標不止一次地提到過。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創新,改變傳統觀念,讓早讀課成為能有效提升學生文學素養的課程。
參考文獻:
[1]徐寧燕.如何利用早讀課,增加素材積累,實現全面發展[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2014(3):63.
[2]王 冰.如何從學情出發提升高中語文早讀課的質量[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