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家的對外交流不斷增加,中職學校畢業生如何應對國際化的趨勢成了嚴峻的話題。 英語,作為中職學校的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遭到企業的質疑。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英語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文章從學生、教師和教材三個角度,分析了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并結合實際,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23
課題項目: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十三五”規劃課題“江蘇省職業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證研究”(2017XTZZ08)。
作者簡介:郁亞芳(1990—),女,江蘇蘇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文文學翻譯、英語教育。
一、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現狀
英語作為世界主要的通用語言之一,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際工具。所以,社會對從業者英語能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要使中職教育滿足當前人才市場的需要,并真正走向“國際化”,就必須保證學生在校時的專業教育與英語教育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逐步與“國際化”接軌,更好地完成中職教育的就業要求[1]。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對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應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2]。然而,當前英語教學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傳統教學中,教師完全主導課堂,學生參與度低,學習被動,效果較差。在求職的時候,學生不僅制作不了簡單的英文簡歷,連最基本的自我介紹都十分困難;在實際工作的時候,既書寫不了規范的英文郵件,也看不懂相關的英文說明;等等。因此,改進中職英語教學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這是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要求,也是企業對技術型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因素
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一般英語基礎較差。而英語學科,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初中基礎沒打好,隨著教材難度的增加、教學節奏的加快,原本學習吃力的學生,就更加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另外,職業學校的教學側重在專業課和實訓課,部分學生認為只有學好專業課才能有出路。因此,學生把時間、精力和熱情更多地投入到相對實用的專業技能課上。而英語作為文化基礎課,得不到學生的青睞。這也是中職生在英語學習上動機缺乏,信心不足,興趣不高的原因[3]。
2.教師因素
傳統的英語教學,一直遵循教師權威、知識本位的思維定勢。這反映到中職學校的英語課堂中,往往就是英語教師一本書、一支粉筆,一講到底。這樣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課堂死氣沉沉,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學生都很少主動提問。
此外,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多媒體的教學得到廣泛的使用。與多媒體教學的豐富多彩相比,傳統課堂沉悶單調,失去了吸引力。
3.教材因素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它的影響力十分深刻。然而,目前中職學校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僅注重單詞和語法等基礎英語的教學,而真正與學生專業和就業相關的內容少之又少。部分學生認為英語的學習對自己沒有實際的提升,對將來的發展也沒有好處,自然不會端正學習態度。
三、提升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對策
1.改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心理學家認為,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高層次動機能使學生勤奮刻苦,主動學習;低層次動機使學生消極厭倦,學習被動[4]。由于中職學校基本沒有升學壓力,學生缺乏努力學習的動力,加上原本他們的文化課基礎就比較薄弱,所以大部分學生都不愛學習。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中職學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開設職業規劃類專題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未來的職業需求和方向。學校可以與相關的企業合作,邀請企業內部的招聘人員來給學生開展相關的就業專題講座,引導學生了解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特別是一些企業對求職者英語能力的要求。這樣,學生將會直觀地了解企業的需求,了解英語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愿望。
第二,以“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力。有的心理學家說:“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5]渴求成功是人類的基礎動機之一。因此,教師需要努力創設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里,盡量讓每個學生能憑自己的能力達到期望的目標。如設置簡單的課堂競賽,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使他們能完全參與進來,并且獲得成功,增強他們的成就感。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樹立自信心,逐漸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2.轉變教師觀念,改善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通常還是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授課,學生機械、被動地聽取知識,課堂氛圍較為單一,知識的輸出達不到理想的回饋。基于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創造富有特色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多說多練,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為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開展情景教學,增添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中職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學習十分重視,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種心態,將英語學習與他們的專業掛鉤,開設情景教學課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設法在課堂中創造、模擬職場中的情景,構建一個職場英語實際運用的情景,增加學生英語實踐技能鍛煉的機會。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相比傳統的“板書課堂”,多媒體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可以將學生所需要學的知識用圖片和動畫來展示,這既擴大了知識和信息的容量,又豐富了課堂教學。
3.開發英語校本教材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它的職業性特征十分明顯。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緊跟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教材也不斷更新。現在使用的中職類英語教材多為統編類教材,注重基礎英語知識的教學,缺乏專業英語和職場英語內容的設置。因此,中職學校可以根據本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專家或者教師團隊編制校本教材,把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和職場英語有機結合起來。另外,教材的編寫不僅要考慮社會的需求,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應盡量創設相關的語境,材料貼近實際,也要淺顯易懂,容易掌握,增加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總之,英語教學的改革,特別是職業類學校的英語教學改革,一直是英語教學工作者討論的課題。作為一名中職英語教師,不僅要站穩課堂,還要懂得變通,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的同時,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基礎英語和學生專業的結合,為學生真正學好英語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蔡聲鎮,許瑞珍.關于多媒體教學與教學改革問題的思考[J].福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117-1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55/201001/xxgk_79148.html.2008-12-13.
[3]張巧枝,李 濱.對我市職業中學英語教學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34):24-25.
[4]朱立峰.心智潛能的開發[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147.
[5]劉善循.快樂學習法——增強情感智力的技巧[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