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錦萍
【摘 要】 目的:觀察子宮肌瘤圍術期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給子宮肌瘤的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方法:將本院2012年至2017年的110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5例,前者實施常規護理,后者實施舒適護理,比較兩組VAS、住院時間、焦慮抑郁情緒、護理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結果:觀察組V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1),觀察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1);兩組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都有明顯降低,而觀察組降低程度優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子宮肌瘤圍術期進行舒適護理,能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感受,消除焦慮和抑郁不良情緒,縮短住院時間,增加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舒適護理
子宮肌瘤較多見于育齡婦女,可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心理負擔往往較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為了保證臨床治療效果,近幾年來,本院在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引入舒適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0例子宮肌瘤患者均為本院2012年至2017年病例,所有患者臨床資料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2],均行肌瘤剔除術,并經術后病理證實。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年齡平均(41.61±6.26)歲;病程平均(2.84±0.73)年;肌瘤平均直徑(7.62±2.43)cm。觀察組:年齡平均(41.15±5.62)歲;病程平均(2.51±0.79)年;肌瘤平均(7.81±2.72)c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組間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圍手術期的常規性護理步驟,包括各項檢查的完善,觀察病情和體征變化,開展健康教育,遵醫囑給予藥物,及時與醫生和患者溝通。觀察組患者接受圍術期的舒適護理,具體如下:1)營造和諧醫院環境,保持病房清潔安靜,幫助病人熟悉醫院環境,協助和引導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等。2)完善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各項相關的檢查,科學實施健康教育計劃,講解疾病處理方法和手術設備,介紹康復情況等,增強患者的配合度,減少醫患誤解,指導患者的飲食、休息,實施手術前對手術所需的設備、儀器進行確認,指導患者如廁訓練,解釋術后用藥的目的、意義,并告知可能在手術后出現的不適。3)術后保障患者休息,避免干擾,定時更換姿勢,減輕不適感,測量血壓、心率等,評估患者的生理機能,觀察傷口有無感染,定期換藥,清洗會陰部,術后6h指導其通過合理飲食補充營養,注意預防便秘。術后應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匯報手術結果,防止不必要的憂慮,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了解患者的消極情緒,耐心地給予解釋和指導。詢問患者主觀感受,采取注意力轉移、心理疏導等措施,逐步地來緩解患者的疼痛。出院時,應根據醫生的意見,介紹患者應注意的護理事項,幫助患者繼續保持良好的護理模式,使其在家里可以積極地完成相應護理步驟。囑咐患者術后3個月禁忌房事及盆浴等,注意休息和飲食營養,以清淡飲食為主,注意食材的粗細搭配,有效預防便秘。手術后定期復查,如果有不適,可隨時到醫院診治。
1.3 效果觀察
觀察比較兩組在疼痛VAS、住院時間、焦慮抑郁情緒、護理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使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術后疼痛[3]。以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為工具進行焦慮抑郁情緒評價[4],同時對護理前后評分進行對比分析。以通行的調查問卷法[5]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得分90分以上為很滿意,80~89分為比較滿意,70~79分為一般,<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很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兩組患者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術后3d疼痛VAS評分為(3.62±1.5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4±2.1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7.18±1.56)d,少于對照組的(10.81±2.78)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降低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觀察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人性化、舒適的護理干預是指以人為本、圍繞患者的利益、從患者需求的角度出發,為其所提供的優質護理模式。舒適護理是一種綜合性的護理服務,強調不同患者的個性化,是一種較新型的臨床護理方法[6]。護理人員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各個方面,為其創造良好的護理環境,幫患者及時有效地解決身心問題,減少患者對陌生環境產生的恐懼,幫助患者減輕術后傷口疼痛。護士應充分重視病人的檢查和治療,注意病人的飲食、日常活動等,全力促進病人術后的康復,幫助改善病人的負性情緒,使護士與病人的關系更加密切。
本研究結果提示,舒適護理是一種值得大力推廣的臨床護理模式。對于子宮肌瘤患者,在圍手術期給予舒適護理,可明顯減輕術后疼痛感,縮短住院天數,消除焦慮和抑郁,提高護理滿意度,有利于護士與患者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廖新彬,馬朝瓊.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40(33):139-140.
[2] 周懷君.子宮肌瘤的診斷[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2,04(03):34-37.
[3] 高璐.標準化護理對比優質護理在子宮肌瘤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21):168-168.
[4] 張嬌,閆城,黃芳.Zung氏焦慮抑郁量表測評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的適用性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7,24(08):909-912.
[5] 夏玲華.優質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05):816-817.
[6] 胡先鋒,張娟,藤亞麗.臨床路徑護理對子宮肌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健康知識掌握水平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08):1427-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