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摘 要】 目的:研究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方法: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0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10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并且住院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減少,組間差異比較顯著,均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結論: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進行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臨床指標有明顯的改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
【關鍵詞】
腹腔鏡;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
近些年來,人們對于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運用腹腔鏡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成為了趨勢[1]。但是,腹腔鏡技術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顯示圍術期的常規護理措施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的治療質量并不能夠保證,因此進行綜合性的護理措施具有必要性[2]。本次就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病人的圍術期護理方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收治的20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對照組中,年齡為30~47歲,平均年齡為(41.22±3.11)歲;觀察組中,年齡為30~48歲,平均年齡為(42.18±3.13)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價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合理臥位,觀察和監測血壓、脈搏和心率,手術切口護理。觀察組進行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為:1)術前護理: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時回答患者的疑問,與患者要加強溝通,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其次,要做好術前準備,叮囑患者在手術前要禁食、禁水,避免在手術中進行麻醉導致排便污染。與此同時要做好備皮的準備,對臍孔進行常規清理,降低術后穿刺口感染的發生情況。利用500mL濃度為30%的Ⅰ型銀離子抗菌消炎液來沖洗陰道;2)術中護理:要建立人工氣腹,并且將壓力波控制在12~15mmHg,在手術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果患者發生呼吸加速的現象,需要向麻醉師及時進行報告,對癥處理;3)術后護理:首先嚴密監測患者體征,測量患者的血壓、呼吸和脈搏,密切觀察其是否存在休克和出血的情況[3]。定時測量患者的體溫,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傷口發生感染。其次護理管道,嚴格檢查引流管是否存在扭曲或者堵塞的情況,密切觀察引流管性狀,將引流管進行固定,避免患者翻身或者進行其他活動而導致引流管發生移位。在術后24h拔除導尿管,防止患者出現尿潴留。最后需要進行出院指導,需要叮囑患者出院以后3個月內禁止同房、避免盆浴,要保持外陰衛生清潔。在飲食上需要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的食物。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情況及時進行敷料的更換,壓迫止血來避免穿刺孔出血。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包括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記錄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差異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數據對比后得到的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若P>0.05,則統計學意義不成立。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
從表1中能夠看出,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也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
2.2 兩組患者首次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
從表2中能夠看出,觀察組住院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少,組間差異比較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于女性盆腔中,近些年來該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子宮肌瘤容易造成盆腔出血或者感染,容易引發婦科炎癥,少部分會導致患者流產或者不孕,嚴重時會發生癌變。
近些年來,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使得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術在臨床中得到了應用。與傳統開腹手術比較來說,其手術創傷小、恢復比較快,優勢比較顯著。但是,手術對于患者機體都存在一定的創傷,患者心理不穩定對于手術結果的影響比較大,患者容易在臨床中表現出較大的恐懼情緒,使得臨床的護理工作比較困難[4]。因此,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十分有必要。
在本次研究中,對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方案的效果比較顯著。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對患者的病情狀態進行詳細掌握,充分落實好術前準備,能夠提升手術的效果。與此同時,在護理方案中加入環境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消除患者的顧慮[5]。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和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少,組間差異均比較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圍術期綜合護理能夠明顯降低腹腔鏡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強化康復。但是,腹腔鏡的圍手術期護理是一項較為嚴肅的工作,護理人員要不斷的提升技能,總結臨床經驗,保證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于美玲,徐麗麗.同理心護理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05):83-84.
[2] 郭曉敏.同質醫療理念創新型護理實踐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32):4148-4151.
[3] 梁彩霞.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給予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6):150-151.
[4] 張迎輝,張奕堅,劉麗.腹腔鏡與開腹筋膜內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護理對比[J].中國醫藥指南,2017,(35):236-237.
[5] 余雪霞.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5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