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鼎
摘 要:本文概述了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涵義,對水利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同時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提出了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1 前言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取得了相應的進步。目前,水利工程建設中對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這一技術不僅是一項基礎施工技術,而且也是重點施工技術,其施工質量直接關乎整個水利工程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
2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概述
鉆孔灌注樁技術,就是運用機械在地面打出樁孔,運用導管實現水下混凝土的澆灌,完成水下施工的施工工藝。相比較傳統混凝土灌注工藝,鉆孔灌注樁技術憑借其諸多優勢,能夠有效提升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鉆孔灌注樁技術對設備和環境的要求不高,所以有著更強的適應性,在多種環境下的水利工程中都可以廣泛采用,并且成本較低;而且,運用鉆孔灌注樁技術,噪音小、震動小,幾乎不會帶來地面隆起、偏移等負面作用,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3 水利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技術
3.1 準備工作
首先,要了解施工點的地理環境,掌握地質資料,根據實際狀況選用合適的施工設備;于施工前對圖紙進行分析,保證施工是根據方案進行的;要保障施工過程中現場有水電供給,清理雜物,保證現場的整潔,對于質地軟的區域要采用相應的措施,施工時若淤泥較多或水深達到一定數值,就需要搭建工作臺;仔細測量和校正施工中的重要數據;施工前要有詳盡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施工的質量。
3.2 開孔
對于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來說,應該針對前期的檢測數據對中層孔深與等高線的比較進行記錄,與鉆具自重的大小以及吊掛松緊程度等加以結合,積極巡查與監視巖土層。此外,還要對試成樁的標準,確定灌注樁入巖比較科學合理,并且保證樁體進入持力層的準確深度。另外,還要抽樣檢測巖土層的土質,可以設置不同道德監測點,機械鉆機的鉆頭進入持力層后,對持力層與界面鉆進過程的反應進行觀察。除此以外,對于施工單位來說,還要合理檢測機架枕木基礎的穩定情況。隨著鉆孔的進行,磨盤參數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如平整度、垂直度等。而施工單位應該將這種變化控制在標準范圍內,并且針對軸線控制點的位置,對樁位實施的位置加以確定,還要對各項機械的工作參數進行實時監控,以此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3.3 測量定位
作為施工企業的負責人來說,應該在前期樁位測量放線以后,對施工場地的情況進行及時檢查與確認。鉆孔過程中,相關人員還要積極檢查場地實時的作業情況,對鉆孔與鉆孔中心的位置進行嚴格控制。針對孔位的設計以及基準標高等,嚴格要求現實的施工作業情況,以此積極提升施工作業的質量與水平。
3.4 清孔
所謂清孔,就是清理鉆孔。關于這一工作主要是在鉆孔完成后,當鉆頭位于距離孔底80~100mm 時,而且孔壁比較穩定、堅實的情況下,實施初步的稀釋泥漿工作。對于新泥漿的比重,通常情況下是在1.05~1.08 之間,使新泥漿循環作業,而且需要控制時間在40min~1h 之間。通過這段時間的循環作業,能夠打碎孔底的巖石碎渣和泥塊,使其浮出孔外。而對于這種清理工作來說,不應該僅限于一次,還要在下籠安裝導管后進行第二次的清孔。對于孔底的浮渣,在累積到一定情況下會對孔壁的穩定牢固造成影響,因此要想合理防止塌孔、縮孔情況的出現,在施工時應該做到鉆孔作業的一次成型,而這需要施工人員合理監理,一旦存在不達標的鉆孔,應該立即駁回混凝土澆灌的申請,從而保證工程施工的質量。
3.5 混凝土灌注
作為施工單位來說,應該簽署合格檢查證之后,再實施灌注作業。而在灌注前,應該對各個材料的配比情況進行合理檢查,以此使施工材料與檢測樣品報告一致,從而才能進行灌注作業。在作業過程中,對每根樁柱混凝土的用量進行準確記錄,可以在出現突發狀況時進行及時監測,發現原因,從而有助于施工的正常進行。
3.6 鋼筋籠
作為鉆孔灌注技術中的重要建筑材料,鋼筋籠在灌注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通常情況下,鋼筋籠的制作主要分為不同的幾個階段。合格鋼筋籠的鋼筋接頭在焊接過程中,都是錯開焊接的。因此,對于相關負責人員來說,應該對其仔細檢查,對于下放的每個鋼筋籠都必須是合格品,還要對下放過程進行合理監察,保證都是垂直入孔的,以防出現孔壁坍塌現象。而在下放工序結束后,鋼筋籠的護筒應該與鋼筋籠上端焊接牢固,從而來減小混凝土對頂部的托力。另外,還要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合理監察,遵循混凝土的相關規定,保證坍落度在180~220mm 之間。接下來,還要對孔內的導管與孔底的長度與距離進行監察,按照壓力平衡計算公式,能夠計算出混凝土的標準灌注量。作為一個連續性的過程,混凝土灌注作業還要積極補充后續的灌注混凝土,保證導管在澆搗過程中保持2~6m 的深度。
3.7 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被運送到施工現場后,由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嚴格檢查,假如混凝土材料與實際使用標準不相符或者混凝土質量不達標,應當退回原廠,不能用于施工建設當中,要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時候,要仔細檢測混凝土面高度,之后把灌注的混凝土數量和得出的混凝土高為依據,進行計算,仔細檢查鉆孔樁,確認有無漏失層位、縮徑及超徑現象發生,另外,還要認真觀察有無返水現象,正確分析和判斷孔內的情況,杜絕出現施工事故。
4 對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提出的幾點建議
(1)由于樁基礎施工在鉆孔上要求較高,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認鉆桿的直徑及使用哪種鉆頭方法等等, 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分析鉆具的強度,給鉆孔轉壓力度和速度提供方便;(2)要把鉆機軌道枕木放牢固,誤差控制在±20mm,鉆桿的垂直誤差控制在±5‰,校核之后,擰緊鉆機的螺旋支腿,等待開鉆,為了更好的掌控鉆孔深度,要在機管或機架上作好控制標尺,使施工中容易觀測和記錄;(3)由于斷樁會對后期造成很大的影響,造成斷樁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在灌注過程中,把導管提升較高,使混凝土與導管底端分離,再而混凝土質量不高,或者是堵管后沒有及時清理,對此提出幾點解決方案:a.必須根據施工規范與流程作業,減少斷樁現象;b.假如操作錯誤造成斷樁,要及時采取措施補救;c.假如灌注在20~50m 間,部分混凝土就會凝結,要馬上停止灌注,把鋼筋籠切除,清理混凝土塊,再進行灌注;d.假如早期灌注出現了斷樁,需要快速吸渣,把混凝土清理掉,再進行灌注。
5 結束語
總之,在水利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中,作為施工人員,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科學的施工方法來展開作業,從而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合理的鉆孔灌注樁技術,有效保證了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也為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慶.水利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及應用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6).
[2] 李永靜,張彥通,王昌.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于水利施工中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