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顧太清交游網絡分析視野下“秋紅吟社”變遷考

2018-07-10 11:14:26
山東社會科學 2018年7期

嚴 程

(清華大學 人文學院,北京 100084)

一、以顧太清為中心的閨秀詩壇圖譜

活躍在道咸年間的滿洲閨秀詩人顧太清,歷來為學界所關注。她與錢、阮、許氏諸名流女眷的交誼以及同《名媛詩話》作者沈善寶的往來,也成為考察道光年間北京滿、漢閨秀詩壇的重要線索。她們交往最為活躍的十年,幾乎涵蓋了顧太清創作生涯中的重大節點。因此,將道光十五年至二十五年的顧太清及其閨友著作編年,并提取關系人,可以借助數字手段更清晰地分析她們之間的交往軌跡。通過Excel輸入她們唱酬詩中涉及的顧太清(西林春)、沈湘佩(善寶)、許云林(延礽)、許云姜(延錦)、石珊枝、李紉蘭(介祉)、錢伯芳(繼芬)、陳素安(瑞)、余季瑛(庭璧)、張佩吉(祥)等關系人共計855條人物-作品信息,導出至Gephi,就生成了顧太清及其閨友的關系圖示。以明顯的分布變化作為節點,可以將總表切割為以下三組圖示:

圖1 道光十五至十八年,顧太清與閨友往來示意圖

道光十五至十八年(見圖1)是顧太清與江南閨秀的初見階段,主要的交往對象大多通過阮元子婦許云姜(延錦)等拓展。而與許云姜夫婦的相識,則有賴于奕繪與阮福的熟稔。因此,顧太清與閨秀締交的最初階段,仍是通過男性親屬(奕繪)的社會關系獲得交誼。此后,通過與許氏姊妹等閨友的交往,顧太清漸漸擁有了被她稱為“城南諸姊妹”的閨秀詩人交往圈。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道光十八年奕繪辭世。

道光十九年,經歷痛失所天、骨肉不偕、顛沛流離的顧太清終于安定下來。此時,詩不再是她打發閑情的偶吟,而成為慰藉痛楚的良方。正是在這一年,顧太清與沈善寶、許云林、許云姜、錢伯芳、陳素安等締結“秋紅吟社”,并頻邀社課。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十九年的頻繁社課只持續了不足一年,便很快沉寂下來。因此,在圖2中展示的大部分顧太清和沈善寶的關聯節點,都集中在較早的階段。此后,二人雖各自表現出非常活躍的特征,卻在兩年間少有聯結。這一關系分布在道光二十二年的秋紅社課重聚中再一次發生改變,持續到二十五年,也即顧太清口中諸閨友“星流云散”時。此后,雖然諸人仍有詩札往來,但以顧太清為中心的北京滿漢閨秀詩壇,已經不復往日的熱鬧繁盛。

圖2 道光十九至二十二年,顧太清與閨友往來示意圖

在數字圖表所展示的作品-人物布局變化中,可以清楚地觀察顧太清不同階段與閨友交往的形態,并特別能夠見出其關系網絡生長的趨勢。如圖1所示,最初在法源寺“邂逅江南秀”時,奕繪、顧太清夫婦與阮福、許云林夫婦相遇,此后的一段時間里,顧太清謹慎地同阮氏、錢氏貴戚女眷相結交,并聲明自己對于“詩名”的淡泊。這時,她的社會關系尚處于不自主的依附階段,而諸閨友也多以官宦女眷的身份相與締交。在這個階段的最后,顧太清的“城南諸姊妹”吟詠圈,事實上成為一種自發的“擬家庭社會關系”,顯現出女性交往由附庸、模擬的家庭關系向真正的社會關系轉變的趨勢。重大的轉折發生在沈善寶出現之后,亦即圖2所展現的情況。杭州閨秀沈善寶入都并通過許云林與顧太清相結交,孤身北上的沈善寶并非名宦之后,僅憑新刻的詩集拜謁名流,意欲揚名京師,這與顧太清先前所交往的閨秀在身份和自我認識上都有相當的不同。且沈善寶與顧太清的結識,有賴以許云林為代表的杭州閨秀圈的引薦,已然擺脫了作為男性親屬關系附庸的交往模式。然而,這一關系所包含的潛在矛盾,亦即自覺求名的知識女性與相對保守的貴戚命婦之間對于“名”的不同認識,也在她們此后的交往中暴露出來,并于秋紅吟社的密集聚會與陳文述偽作的揭露事件中被放大,導致了詩友網絡的驟然塌陷。在顧太清創作生涯的后半期,其滿洲命婦的身份由于子女嫁娶和締結姻親獲得凸顯,遂得與著名的滿州詩禮名門相往來;同時,沈善寶編撰的《名媛詩話》也初具規模,握有人物品評權柄的沈氏在北京閨秀詩壇地位重獲重視;聯結顧、沈兩端的許云姜北歸,也為故友重聚創造了重要的條件。因此,道光二十二年,北京閨秀詩壇迎來了當時滿漢詩媛頗具規模的一次詩會,亦即秋紅末社的天游閣海棠詩會。圖3所展現的,就是在這次齊聚之后,滿漢閨秀詩友相邀、往來唱和的情形。雖然此后各為家事所累,再未聚集如此規模的詩會,但詩友之間的交誼卻得以延續。這時,詩歌真正成為女性友誼的媒介與載體,并為她們創造了精神上賴以棲息的“公共空間”。下文即以圖示所展現的階段作為劃分依據,對其中涉及的史實和交游活動分別加以考察,藉由數字方法所提供的線索,揭示顧太清等閨秀詩人社會交往形態及其階段。

圖3 道光二十二至二十五年,顧太清與閨友往來示意圖

二、滿洲命婦與江南閨秀

道光十五年的春天,太清與奕繪同往法源寺賞海棠。往名剎古寺游覽,本是奕繪夫婦的日常。奕繪詩里“日昨看花侶,新詩滿寺傳”頗有些自得的情景,想必也不少見。然而在那里遇見寓居京城的江南閨秀許云姜、石珊枝、李紉蘭,卻不經意成了太清結交閨中詩友的開端。在《法源寺看海棠遇阮許云姜許石珊枝錢李紉蘭即次壁刻百福老人詩韻二首贈之》*顧太清:《法源寺看海棠遇阮許云姜許石珊枝錢李紉蘭即次壁刻百福老人詩韻二首贈之》,金適、金啟孮校箋《顧太清集校箋》,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07頁。里,太清寫道:“邂逅江南秀,檀樂法界煙。題詩寄同好,問詢綺窗前”。果然,“日暮來青鳥,驚人麗句傳”,太清不久便收到了云姜回贈的詩柬。欣喜的她再次答贈《疊前韻題畫海棠扇答云姜三首》,接連寫下三首詩并一幅海棠畫扇回贈。 “何幸城南寺,相逢十日前”,這已是距法源寺賞花十日以后的事了,可是太清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奕繪《金錯刀·題太清畫碧桃海棠團扇》*奕繪:《金錯刀·題太清畫碧桃海棠團扇》,金適、金啟孮校箋《顧太清集校箋》,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440頁。詞里有“一雙翠鳥花間宿,同類相親本不奇”之句,似乎與太清回贈詩里“梵宇逢仙侶”相應,卻也不經意道出了太清與云姜一見如故的個中緣故——同類相親。不久,新的和詩又成,題如小序:“春日游法華寺前后和錢侍郎韻詩五首,乃云姜遂和至六首,紉蘭和詩至七首并又篆書七言長歌送來,余不獲已復次前韻三章答之。” “娓娓佳章至,煌煌秦篆傳”“何期閨閣輩,杰出欲空前”“二子真知我,相期雅頌前”——此時的太清,與這一雙來自江南的閨閣才女,已然筆墨訂交、傾蓋如故。

于是,很快又有了再次相約賞花。這一次,太清記道:“四月廿二云姜招同珊枝、素安、紉蘭過崇孝寺看牡丹,遇陸秀卿、汪佩之。是日云姜以摺扇囑寫,歸來畫折枝梅,遂書于扇頭。”看海棠不過月余,太清已結識了許云姜、石珊枝、李紉蘭、陳素安、陸韻梅、汪佩之諸江南名媛。許云姜名延錦,錢塘人,是江南文壇名媛梁德繩與學林名儒許宗彥之女。梁德繩晚號古春軒老人,是當時江南名擅一時的閨閣翹楚,兼擅格律與彈詞,不但育有云姜、云林(一年后亦北上京師)兩姊妹,還是教養才女汪端長大的姨母*梁德繩:《小韞甥女于歸吳門以其愛詩為吟五百八十字送之即書明湖飲餞圖后》自注“伯父學士公念小韞孤獨每屬余護視”,《古春軒詩集》二卷,[清]道光刻本卷一,第17頁。,后亦與太清詩柬往來、多有酬贈。云姜系阮元子阮福室,有《魚聽軒詩》*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清代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60頁。,隨夫寓居京城。石珊枝是獨學老人石蘊玉之女,許乃普兄許乃嘉妻*徐雁平:《清代文學世家姻親譜系》,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頁。,此錢塘許氏與許云姜家聯譜,素來親厚。李紉蘭是當朝名儒顯宦錢儀吉的兒媳,不但善詩,兼工篆書。陳素安*沈善寶:《名媛詩話》卷六,載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447頁。名瑞,元和人,晚歲依太清教授二女。汪佩之名紉蘭,吳縣人,內閣侍讀潘曾綬妻,集名《睡香花室詩鈔》夫婦皆有詩名*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清代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52頁。。汪佩之姒陸韻梅,侍郎潘曾瑩妻,亦有與夫同名詩集《小鷗波館詩鈔》*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清代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20頁。。

太清兼善詩詞書畫,從此與江南詩媛官眷往來不斷,仍以云姜、珊枝、紉蘭為最密。不久先有《復用韻題聽松樓遺稿》一律,這聽松樓遺稿,正是李紉蘭的丈夫錢寶惠(子萬)之嫡母所作。復又為悼念許云姜甥女、許云林之女的《曇影夢痕圖》題詩、詞各一首,因此再與云姜之妹云林、母梁德繩結下不解之緣。再因云姜惠贈,有《謝云姜惠普洱茶用來韻》《再用韻》兩首,并有“來詩索錢野塘山水,予以壁間四幅畫解贈之。先以畫倩題,不意今為魚聽軒有也”之序,語似嗔怪,實則親昵;不日又有《次日云姜書來告我四幅云山盡為紉蘭移去奈何云云予復以野堂紫薇水月一軸相贈遂倒壓前韻成詩五首》一題,云姜索去的畫又被紉蘭移走,謂之奈何云云,太清果然無奈再贈一幅,于才結識幾個月的三人而言,這番光景倒像是閨中嬉戲了多年的姊妹一般。不多時,太清的《向云姜乞姜梅戲成二律》中,一句“為問甕中馀幾許,數枚乞我醒詩脾”也仿佛小兒女情態,在閨友面前盡顯嬌嗔可愛。之后的兩年時光,太清與她們同游共賞、往來唱和,甚至寒冬時節也要賞雪西山、集會室內,或次韻或同題,好不熱鬧。直到道光十六歲暮,云姜夫婦將扶柩回揚州,歸期已定,太清與閨友集于珊枝齋中,有《思佳客》小令,記曰:“臘九日,同云林、云姜、紉蘭、佩吉集于珊枝齋中,時云姜行有日矣,佩吉鼓《陽關三疊》,盡一日歡。歸途,城門將闔,車中口占。”這里又有了新閨友云林、佩吉的加入。佩吉姓張名祥,徐石林比部夔典室,工琴善畫*沈善寶:《名媛詩話》卷六,載王英志編:《清代閨秀詩話叢刊》,鳳凰出版社2010版,第453頁。。云林是云姜的姐姐,名延礽,集名《福連室吟草》。太清曾在為云林集寫下的題詞里說“知名彼此情先熟”,這無疑是因為云姜的介紹;又說“新詩示我妙無加,詞調更堪夸”。工詩善詞的太清,對云林的贊美溢于言表。不久,同樣通曉音律的云林又贈太清古玉琴帚,這一次,太清在次韻《唐多令》里寫下“愿得一生常聚首,絲竹事,樂中年”的答語,情真語摯。這一年是道光十七年,太清三十九歲。

果然不負她的期待,不久后雪中與諸姊妹分韻作《飛雪滿群山》,于太清詞中見“花光照眼、花香染袖、花底醉游人”“云箋佳句,朱弦法曲,何輸桃李春園”句,可知閨友相聚時的歡喜。此后更攜霞仙與城南諸姊妹,上巳修禊、仲春泛舟、南谷同游、新麥共賞,自不必說。是年春夏,太清的閨友里又添了集名《綠凈山房詩鈔》的才女余季瑛,集名《鴻雪樓詩詞集》的沈善寶。季瑛是許乃安妻,石珊枝娰。是夏在季瑛的綠凈山房“倒清尊、群賢咸集,騁懷游目”一集之后,這里便又成了太清與閨友們的一處雅集之所。與錢塘沈善寶的見面則是在歲暮,善寶字湘佩,與云林素厚,甫一抵京,便同太清相晤,往來《一叢花·題湘佩鴻雪樓詞選》《題錢塘女史沈湘佩鴻雪樓詩集二首》《和宗室太清夫人題拙作集原韻》*沈善寶:《和宗室太清夫人題拙作集原韻》,載珊丹校注:《鴻雪樓詩詞集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第174頁。《疊前韻答湘佩》《太清夫人面定金蘭走筆成此即用前韻》*沈善寶:《和宗室太清夫人題拙作集原韻》,載珊丹校注:《鴻雪樓詩詞集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第176頁。幾度次韻相疊,一個贊“彩筆一支,新詩千首,名重浙西東”,一個稱“大羅天上霓裳曲,羞煞人間詠絮才”,可見才女相惜。這一年亦有閨友離散,先是珊枝子早逝后旋歸杭州,不久紉蘭亦隨宦大梁,太清在送別紉蘭的《金縷曲》中寫道,“年來送客愁相踵”,不禁有“聚散本來無定數”之嘆。不出半年,珊枝棄世,再沒能回到北京,卻應了送別時“也知欲見真無日,水遠山長盡此生”之讖。此時已是道光十八年,太清四十初度。這一年注定不平靜,春日云林招游三官廟,太清未能赴約時,發出“人事不清閑,再到花時又一年”的感慨。這一年,太清與閨友只得六月尺五莊看荷花之聚。

三、秋紅吟社中斷疑案

道光十八年七月初七,奕繪辭世。四十歲的太清痛失所天的同時,還“亡肉含冤”被迫攜幼子倉促搬離王府,一度賃居養馬營。后鬻金鳳釵才勉強購得一處住宅。此后太清一度生活窘迫,零星的記事詩中記錄了許滇生、項屏山夫婦除夕送銀魚螃蟹、春日送花,甚至使倉頭送糠飼豬,又及園中種竹筍事,不可謂不凄涼困苦。屏山姓項氏,是許滇生繼室、詞人項鴻祚(蓮生)姊,精于詩詞,通曉音律,善于鼓琴,很快成為太清的知己好友。道光十九年秋紅雨軒定居后,太清檢索零落詩篇,重聚舊日閨友,結秋紅吟社,不到一年間聚為社課十余次,社中課題如《詠殘荷》《牽牛》《聽琴》《秋柳》《尋遼后梳妝臺故址》《紅葉》《憶西湖早梅》《雁來紅》《冰床》《暖炕》《女游仙》等。

參照湘佩所記,前后參與者有許云林、錢伯芳、項屏山、許云姜等。余季瑛、吳孟芬、陳素安、張佩吉亦曾參與集會。閨友雅集,座中分韻、次第相邀,十分熱絡。然而自十九年初秋至二十年春末,持續了不足期年的詩社又忽地沒了下文。使詩社戛然而止的原因,恐怕也要從太清當時寫下的一首言辭激烈的詩說起。《女游仙》一課之后,太清于陳文述柬云林信中見到冒名自己的和詩,十分氣憤,用其韻作詩諷之。詩前記曰:“錢塘陳叟字云伯者,以仙人自居,著有《碧城仙館詞鈔》,中多綺語,更有碧城女弟子十馀人代為吹噓。去秋曾托云林以蓮花筏一卷、墨二錠見贈,予因鄙其為人,避而不受。今見彼寄云林信中有《西林太清題其春明新詠一律》并自和原韻一律,此事殊屬荒唐,尤覺可笑。不知彼太清此太清是一是二?遂用其韻以記其事。”詩曰:“含沙小技太玲瓏,野騖安知澡雪鴻。綺語永沉黑暗獄,庸夫空望上清宮。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從來鄙此公。任爾亂言成一笑,浮云不礙日頭紅。”觀其詩及小序,其意有五:一曰陳文述確曾托云林投贈,太清鄙其人不受。二曰陳文述寄云林詩中有假冒太清題詠,且自為和詩。其三鄙薄陳文述的“含沙小技”,并詛咒其“綺語”。其四自謂不愿與“碧城行列”相瓜葛。其五重申此事如浮云掠日,不妨礙自己的清譽。先說對陳文述的鄙薄,陳本阮元門生,太清與其子婦汪端亦有詩柬往來,早前還曾為“碧城行列”的《生香館遺集》題詞,不至于無端鄙薄遠在錢塘的陳文述。然而聯系奕繪去世前后太清詩詞間 “炎涼隨氣候,何必更疑猜”“報遺憾,訛言顛倒”等語,加之奕繪身后太清“亡肉含冤”的遭遇、“亂蟬聲里拂吟鞭”的心境,可見那時的太清對聲譽之敏感,已是驚弓之鳥。雖不知陳文述曾有何種作為,但當時文人對他網羅一眾碧城女弟子的行為是頗有微詞的,太清不愿與這樣的聲名為伍,亦屬當然。可怪的是,既然知道云林與太清交好,陳文述為何還要將假冒的詩出示云林呢?太清說,這里的假冒另有玄機,謂之“含沙小技”。既然云林的路線未通,與陳文述有聯系、又有能力說動太清題詩的人還有誰呢?檢索社課以來,在沈善寶(湘佩)的集中,《紅葉》一社之后,赫然有《陳云伯大令文述以各著見示索題》*沈善寶:《陳云伯大令以各著作見示索題》,載珊丹校注:《鴻雪樓詩詞集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第212頁。一組題詩,并于最末一首自注“秋紅社此課勞君鑒定以拙作冠場”。《鴻雪樓集》編年齊整,次序井然,可以想見“此課”正是紅葉一課,在太清社課詩中亦有此題。這與太清所說的“去秋”托云林投贈之時日,相去不遠。因而太清的“含沙”頗可能指向陳文述借湘佩之名索題未果,做了手腳。且陳文述若明知題詩是假冒,為何又出示云林,似乎亦難解釋,所以疑惑更可能導向其時恰在瓜田李下的湘佩。若這樣說來,由鄙薄陳文述進而波及“碧城行列”,亦可能指向與碧城早有瓜葛的湘佩。

此后詩課一度驟停。太清于《四月八日同屏山云林湘佩家霞仙游翠微山次湘佩韻》中與湘佩同游次韻,又有“壯游聊可散煩襟”一句明指此事,繼而道“千巖蒼翠疑風雨,萬木婆娑認淺深”,表示事態不明而有所懷疑。后文更有“略徑斜通石路曲,遠村遙指夕陽沈。相期更約看紅葉,敢負同來此日心”句,文意似詰,又暗嵌“沈相期”三字,更在春游時重提“紅葉”(即湘佩請陳文述評鑒的社課題目)事,不知是否含有對湘佩相欺的猜疑詰問。此后兩人唱和驟減,再次相遇已是這年初冬。在這次余季瑛招飲綠凈山房的賞菊會上,除了太清、湘佩,還有云林、云姜、佩吉諸姊妹在座。太清借口為城門所阻,提早離去,到家便次湘佩韻寫下了“自愧題詩輸沈約,吟成七步竟消閑”的詩句。聯系前文提到陳文述評湘佩為社課之冠時,湘佩自矜“一集秋紅新奪錦,漫勞刮目沈東陽”之句,太清的“沈約”明指此事,似褒實諷。如此說來,“七步”看似稱贊湘佩走筆立成的快詩,其實也暗含“相煎”的詰責了。這段日子里,太清愁苦臥病,雖然筆墨無多,卻在《踏莎行·恨·次屏山韻》里留下“待安排處費安排,旁人錯解成閑話”之句,又在隨后的《踏莎行·遣悶》里發出“敢將淪落怨天公,虛名多為文章誤”“但求無事是安居”的感慨。

四、海棠末社之后

第二年春潤三月時,同往年一樣,太清與閨友們再賞海棠,又集于紅雨軒中。這一次,太清在《惜余春慢·閏三月三日邀云林湘佩紅雨軒賞海棠座中分詠》中寫道:“舊事休題且拚,共倒芳罇”。只是不再提起,卻并沒有忘記。此后兩年間,太清忙于安排子女嫁娶家事,又多與宗室往來,終于在時任宗人府令定郡王載銓等人的幫助下得以昭雪前冤。這期間,太清因為載釗娶妻秀塘而與親母棟鄂少如(珍莊)和其妹修篁武莊訂交。對珍莊、武莊的家學,湘佩《名媛詩話》有一則記錄:“寧古塔如亭夫人,字竹軒,有《如亭詩鈔》,為鐵冶亭尚書保淑配。工詩、善草書蘭竹,兼能騎射, 識見過人。詩致清峭。”幸運的是,兒媳秀塘、女兒叔文、以文及親母少如皆能詩,太清有詩題《暮春閑吟講得四局值秀塘媳叔文以文兩女姑嫂學詩倩予代寫遂足成此律》,愜意之情溢于言表。又有《次棟鄂少如親母韻》,句曰:“妙論多君情最雅,佳章示我句尤清”。于是轉眼到了道光二十三年,由《上巳訪棟鄂武莊留予小酌遍游邸中園亭且約初十日過予天游閣看海棠歸來賦此(自注曰:武莊為輔國公祥竹軒夫人)》一詩與武莊相約海棠社,果然又有了谷雨日海棠一社。重回天游閣的太清心情大好,雖然海棠為風吹散僅存兩盆,卻不減起社興致,在詩題中記曰:“谷雨日同諸社友集天游閣看海棠,庭中花為風吹損,只妙香室所藏二盆尚嬌艷怡人,遂以為題各賦七言四絕句”。湘佩集中記這次社課有太清、富察蕊仙、棟鄂珍莊、修篁武莊、項屏山、許云林、許仲絢(云姜)、錢伯等數人*沈善寶著、珊丹校注:《鴻雪樓詩詞集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第242頁。,中斷已久的詩社重開,海棠一社可謂盛況空前。此時的太清,因為盡掃前事陰霾,兒女和樂、閨友咸集,終于又有了往日的歡顏。湘佩詩末句“笑儂眼福真修到,來看重臺命婦花”,寫盡當日雍容喜樂。此時舊日閨友重聚,太清《倒次湘佩韻》“誤人最是筆頭花,樂事無多恨轉馀”,算是對前情一筆帶過,重又“曉窗欣誦故人詩”;湘佩隨后的《落花和太清韻》,也以“有客天涯多感慨,凄鶯恨蝶莫相猜”解開心結,轉而“又見風光轉惠蘭”。此后的兩年間,太清與云林、云姜、湘佩、屏山相聚偕游,與珍莊、武莊、素安舟中次韻,很是悠然,雖不似初遇閨友時那樣往來相接,也不似困頓中以社課自慰那般寄情筆墨,卻更多幾分人到中年的愜意,少了些為兒女輩的擔憂、為蜚短流長的煩惱。

然而,二十五年屏山暫歸杭州,二十八年云林就養維揚,至咸豐間沈湘佩途經揚州南下時有留別云林、云姜、伯芳詩*沈善寶著、珊丹校注:《鴻雪樓詩詞集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版,第369頁。,可見太清的社中姊妹到此時大半離京。此后咸同以降,時事動蕩,吟紅諸姊妹亦隨宦天涯、修短各異,即便湘佩、屏山、云林皆一度重回帝京,卻再難齊聚太清惦念的每一位詩友。咸豐七年,云林長途北上不久,在北京去世。太清挽詞記離別十年后相見的場景,卻是“說離亂兵荒”。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之后又發生了舉國震驚的火燒圓明園事件,太清接到湘佩說要來避亂的信后杳無音信,霞仙也失了消息。后湘佩輾轉到京,于同治元年六月十一下世。太清為湘佩所作的挽詩中,記下她離世前十日二人相見的場景,有“與君世世為兄弟”之約,令人動容。湘佩離去后的長夏,太清獨坐雨窗,再檢舊章,在《雨窗感舊》的詩序里記道:“同治元年長夏,紅雨軒亂書中撿得《詠盆中海棠》諸作。舊游勝事,竟成天際浮云;暮景羸軀,有若花間曉露。海棠堆案,紅雨軒爭詠盆花;柳絮翻階,天游閣分題佳句。今許云姜隨任湖北,錢伯芳隨任四川,棟阿少如就養甘肅,富察蕊仙、武莊、許云林、沈湘佩已作泉下人。社中諸姊妹唯項屏山與春二人矣。二十年來星流云散,得不傷心耶。”同治八年,在京的最后一個閨友項屏山扶柩回杭州,太清送至通州,夜話舟中,再訂“來生作姊妹弟兄”之盟,歸來不久卻得到屏山歿于臨清道中的消息。至此,從三十七歲那年天寧寺看海棠偶遇云姜、珊枝、紉蘭,到七十一歲的太清送別最后一個在北京的閨友項屏山,三十余年間在詩中結下的友誼與在友誼中留下的詩篇,使得今天的我們仍能循著字紙間的痕跡,勾連出一百五十年前,十幾位身負詩才、雅擅文字的女子,在我們腳下這片帝京的土地上,一段詩社常邀、花箋頻寄的詩友生涯。

主站蜘蛛池模板: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午夜国产理论| 天天色天天综合|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久久激情影院|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午夜小视频在线| 9999在线视频|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男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9啪在线视频|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欧美第九页|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五月婷婷欧美|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国产三级毛片|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88av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婷婷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黄色网|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国产乱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爱做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a级免费| 欧美高清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