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倫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學生進行了定期的美術理論、欣賞和基本功的檢測,為美術教師提供了展示的機會,美術教育不是孤立的技能教育,更是一種人文教育,和各學科各領域有著廣泛的聯系,以往美術教育被認為是學生的一種特長,是為今后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打基礎,因此造成部分學生側重于文化課,再加上教師的不重視,最終導致初中的美術課成了走馬觀花的課程。
[關鍵詞]學生;教師;教學;新課改
以往美術教育被認為是學生的一種特長,是為今后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打基礎,因此造成部分學生側重于文化課,再加上教師的不重視,最終導致初中的美術課成了走馬觀花的課程。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符合現代化教學的需求,美術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讓他們能發現美、感受美。因此,現在的美術教育要結合實際,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對比得出情感體驗。
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安排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運用多媒體讓學生獲得更多視覺經驗,也可以結合攝影作品或錄像資料,讓學生感受、理解學習內容。同時結合教學內容和當地課程資源,如校園環境、社區環境、自然環境等資源,開展多形式的教育活動,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感悟美術,學習美術。
教師在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合理有效地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挖掘,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性格和人格,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與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上課要具有幽默感,學生才會喜歡上美術課。活動時融音樂、知識、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對學校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教學中,通過欣賞一些好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可以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等思想教育,但必須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想象力,為他們走入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學習,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不斷變換方式,通過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像、幻燈片、光盤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教學示范,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也就自然提高了自己的創造力。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學生進行了定期的美術理論、欣賞和基本功的檢測,為我們美術教師提供了展示的機會,我們要努力改變、跟上改革的步伐,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統一,讓學生學有所獲。通過學生思維活動,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動腦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心理世界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而言之,美術教學不單單是美術理論知識的傳授,它更是一門充滿美學元素的藝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抓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主旋律,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策略,注重學生觀察意識的培養與觀察興趣的激發,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提升他們的審美認知能力,豐富其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