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祿 唐瑛娃 李沫諭 方娜 付思惠
[摘 要]當前,電力企業激勵機制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根據其自身管理現狀,改進其中存在的問題,成為實現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創新
激勵機制是電力企業整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直接關系到企業各項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歷來是檢驗電力企業整體工作質量優劣的主要依據。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員工群體的多元化,因循守舊的激勵機制工作思路遠遠不適應形勢的需要了,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來不斷創新,建立新型的激勵機制工作思路,推動和促進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才能發揮電力企業在“穩增長、保民生、顯特色”的特殊作用。同時,創新是時代的需要,是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激勵機制工作的必由之路,值得我們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者不斷深入研究,推陳出新。
一、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創新中遇到的問題
1.激勵機制工作內容陳舊,管理效率低下
我國電力企業體制改革進行了若干年,去行政化的步伐一路蹣跚,仍然不能擺脫傳統的編制束縛,企業管理機構的設置仍然在沿襲著計劃經濟時期的框架,雖有小改小革也是只傷皮毛,未動筋骨。這樣,就形成了一成不變的企業管理模式,還處于一種下級服從上級的被動狀態,激勵機制工作還沒有從單純的行政管理中解放出來,激勵機制工作理念還處于類似人事管理的粗放階段。電力企業激勵機制本身是動態的,如果用行政管理手段來進行管理,大致相同的條條框框,多年不變的規章制度,整齊劃一的內容設置,陳舊滯后的管理內容都和當前電力企業改革的大趨勢相悖,無法發揮激勵機制工作應有的積極介入、有序推進、做好服務、多方保障的作用。尤其在具體實施中,脫離現實、過于教條等弊端使激勵機制工作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氣,使得處于電力企業重要地位的激勵機制工作相形見絀。激勵機制工作偏離了為職工為中心的工作服務的本來性質,大有喧賓奪主的味道,這種本末倒置的現狀無疑使激勵機制工作效率低下,或者作用有限。
2.激勵機制工作手段單一,忽視人的主體地位
由于我國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管理改革的滯后和不徹底,導致舊的不能完全地革除,新的無法真正建立起來。激勵機制工作過分地強調規范和正統,過分強調制度與剛性,不能結合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在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中忽視了激勵機制工作內容的人本原則,主要以強制手段為主,不能關心人、尊重人,沒有樹立人的主體地位,發揮人的主觀積極性出發來實施人性化管理,缺乏應有的民主意識,阻礙了激勵機制工作者和工作對象的實時溝通,也就無法滿足企業事業發展對激勵機制工作的期望。
3.激勵機制工作缺乏科學性
電力企業的企業改革不斷深入,管理模式不斷更新,激勵機制工作的傳統方式已經極不適應為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服務企業發展的現實情況。電力企業的激勵機制工作還在僵化機械的管理中徘徊,還不能真正理解人性化管理和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深刻含義,在實施中依然我行我素,以我為主。這樣,無論擁有多少管理制度,管理的范圍和空間有多大,如果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只能是無用功。創新激勵機制工作管理關鍵在于要擁有一支過硬的管理團隊和管理干部,具有科學管理的頭腦,才能走出激勵機制工作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的困境。
二、電力企業激勵機制改進途徑分析
1.創新激勵機制理念
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的創新關鍵是舊觀念的改變和新意識的增強,樹立起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膽略和勇氣。在此思想指導下,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應該徹底破除舊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根據新形勢下企業對激勵機制工作的要求來制定激勵機制工作規劃。在此基礎上,激勵機制工作理念要從單一性性、固化態、模式化向人本化、多元化和針對性的方向轉變。激勵機制理念的創新就是尊重人、肯定人,激發主人翁精神,科學推進工作方向的轉移,把單純的物化強制管理轉變為柔性的人文管理。其中,要十分關注激勵機制工作對象不同的個性追求,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激勵機制工作的目的不是使氛圍僵化、窒息,而是積極地引導、協商、交流、溝通和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從內在的角度來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營造出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管理環境,使激勵機制工作不再居高臨下,從而使員工可以充分地張揚自己的個性。同時,激勵機制應該具有與之相適應的豐富內涵,激勵機制工作目的和激勵機制工作目標就要相應改變,使之更適應電力企業的需求和經濟建設的需要,激勵機制工作規模、內容設置、激勵機制工作模式也要隨之調整,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激勵機制工作要及時跟上,與之緊密地結合起來。
2.完善激勵機制工作體系
激勵機制工作創新的基礎就是工作體系創新,管理體制一成不變,機構設置依舊如前,也就無法前行。電力企業激勵機制工作高度集中的直線管理模式已顯疲態,多數情況下力不從心。創新的方法就是分級、分權。分級,就是按照企業結構確定幾個管理層級;分權,就是各個級層都有獨立的管理權限。在激勵機制上,集中精力加強激勵團隊的管理和考核,績效管理,優勝劣汰;創新激勵工作體系,把個人需要和形勢發展緊密結合,培養綜合性、高素質、高質量、企業急需的優秀員工做出貢獻。
在激勵機制體系創新方面,應該追尋幾個原則:一是發揮激勵工作優勢,擴展學習空間。在發揮各激勵工作自身優勢的前提下,根據員工不同的愛好和特長實行多樣化的激勵機制教育方式,充分滿足員工對于自身綜合水平提高的要求。二是,建立多樣化的培訓模式,創新培養機制。根據社會需求、企業規劃和員工的意愿來確定培養的方法和模式,員工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主地選擇發展方向。既有系統化的整體教育,也有針對性極強的“私人定制”,兩者結合起來,推進激勵機制的創新。三是,激勵機制手段的創新,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來實施管理是必由之路,這對于管理手段的豐富和管理質量的提高功不可沒。四是強化激勵中的人文關懷。具體而言,就是要完善兩級介入工作體系。
3.創新激勵文化實施渠道
定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對于特殊時期要加大宣傳的密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利用傳統的板報、內刊、講座等形式造聲勢,用微博、QQ群等擴展宣傳的形式,增強員工的吸納度;同時,管理者要對企業的狀況進行調研,利用科學手段對員工思想進行評估和判斷,為問題的解決提供第一手資料。把滿足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效益的提升結合起來,這是兩方面的工作內容。
三、結語
創新激勵機制有利于提升工作質量,但這不是被動地等待,而是要進一步加大與電子企業深化改革、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結構調整、生產經營變化等核心工作結合的力度,避免激勵機制自我封閉的單體循環和形式主義。尤其是對電力企業重大部署、重大舉措、重點工作可能帶來員工的心理變化進行評估和調適,配套推進電力企業總體工作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海鷗.關于企業管理創新的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12(02).
[2] 王天明.企業激勵機制工作發展初探[J].山東大學學報,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