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文
【摘 要】扶貧是民生大計,關系到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以及社會安定與發展。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要因地制宜,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宜的政策,落實精準扶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南陽市貧困人口眾多,地域遼闊,脫貧任務尤為艱巨。通過對南陽市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總結原因,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打贏扶貧攻堅戰。
【關鍵詞】南陽市;精準扶貧;問題;對策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針對貧困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扶貧思想,為解決我國的貧困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政府通過異地搬遷、棚戶區改造、產業轉移、社保兜底等措施,解決了六千多萬人口的貧困問題,但是扶貧工作仍面臨極大挑戰,需要動員全黨全社會全國力量,明確扶貧重點,持續精準扶貧。當前南陽市扶貧工作仍存在黨員干部不作為、扶貧與扶智扶志未有機結合、扶貧工作低質低效等諸多問題。對此,深入了解當前南陽市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與措施,打贏扶貧攻堅戰,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
一、南陽市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
扶貧開發的要義在精準,一切工作都要從精準發力,做到精準幫扶,精準施策。[1]南陽市著重把握“精準”的核心要義,把工作重點放到偏遠地區貧困村,貧困戶,逐村逐戶進行調研,做到對貧困對象精準識別。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扶貧工作受地區經濟、文化教育、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貧困是一個存在很久的問題,受到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地區自然環境狀況等多方面的影響,對精準扶貧問題的解決造成了困擾。如經濟方面,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政策也不進相同,因此對于貧困問題的解決所采用的方法不一,經濟發展快的地區,可能存在貧富差距較大,加之政策不得力,使得貧困人口更加貧困。在文化教育方面,多數地區教育扶貧力度不夠,沒有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百姓過于依靠救濟,致富思想不活躍,諸如南陽市有些山區,百姓們一輩子也沒有走出過大山,不與外界接觸,不學習借鑒其他地區的發展經驗,“閉關自守”,止步不前。在自然環境方面,有些貧困地區由于自然環境條件惡劣,使得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受到限制,山區地勢崎嶇,災害易發,造成貧困愈演愈烈。
(二)村干部不作為,村民擾亂扶貧工作
村干部在精準扶貧中缺乏黨性,不把百姓的事情當事來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當官不為民辦事,不如回家賣紅薯”。
在一些地區,農民主動性不強,還有些信息較為閉塞的地區,上級領導部門難以及時、準確深入這些偏遠地區了解情況,甚至有些村干部在了解情況之后,沒有及時處理或者根本不管不顧,無所作為。貧困戶的裁定,完全由村干部決定。扶貧就成為村干部對其關系戶的利益補貼。甚至在一些地區的扶貧工作中,出現了村委會主任親戚開著小賣部拿貧困補貼的現象。
農民在扶貧中擾亂正常工作秩序。十八大以來,扶貧工作有力推進,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為了穩定而不擇手段,導致在村鎮管理過程中,受到一些哭窮村民的影響,“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現象格外凸顯。一些不夠分配資格的百姓,經常以“鬧訪”來要挾村干部,并往上一級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村鎮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甚至不申請扶貧資金或者將扶貧資源完全等額分配,形成平均主義。
(三)扶貧開發中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
在貧困工作中,決策效率低下,很多扶貧項目粗放、無指向性。常出現的現象是,有些地區提出了扶貧措施以及一些項目,但往往是紙上談兵,根本得不到落實。[2]再有就是及時落實了,也會存在貫徹不徹底,資金分配不合理,往往落到貧困戶手中的錢少之又少。此外,一些農村干部在扶貧工作中的決策效率低下,本來一個月就能落實,卻搞了一年才完成。還有些干部的工作方法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扶貧工作細致化程度不夠,習慣于搞表面工作。一些貧困地方對脫貧攻堅任務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在主觀上不愿意實現脫貧,怕失去國家對貧困地區政策優惠、資金支持。
二、加快推進南陽市精準扶貧進程的對策建議
(一)扶貧要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扶志與扶智,已經成為脫貧攻堅需要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志與智二者缺一不可,扶志是基石,扶智是途徑,二者結合才能發揮良好效應。立足于十九大關于脫貧工作的新思想,我們應進一步扶百姓之志,集百姓之智,注重教育扶貧。[3]南陽市幅員遼闊,有諸多偏遠城鎮,其中不乏有村民坐享其成,就等著國家的救濟,毫無進取心。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開展扶志教育匡扶百姓之志,使之有擺脫貧困的志氣。其次扶智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技術培訓、技能競賽、科學普及等激發百姓智慧,鼓勵村民參與扶貧工作中去。
(二)精準施策,精確管理
精準滴灌,靶向治療。[4]針對貧困人口,對其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做到對癥下藥,如對于有些缺乏資金補助的地區,進行有效的資金補助,支持其發展;針對有些礦產,旅游等資源豐富的地區,要制定相應發展政策,鼓勵這些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礦業,幫助發展生產,增加百姓收入。在精準扶貧中,要集中力量,整合社會資源,社會各界一道努力,共同構建扶貧新藍圖。
精確管理,這是扶貧的重要保證。南陽市應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到了每家每戶一本賬,一戶一個對應計劃,一戶一套扶貧措施。首先是對貧困人口的個人信息管理,將其個人信息,基本資料進行分類,并錄入貧困信息系統,同時要建立全國統一的系統,做到使貧困人口即使身居異地,也能查到有關信息。其次,各種信息工作也應該根據貧困對象的實際,以及發展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與修改,要做到新增貧困人口及時入檔,已脫貧的人口及時退檔,并且對脫貧人口進行跟蹤調查,確保其如期,真實脫貧。最后,要做到扶貧工作公開透明,建立嚴格的扶貧工作管理制度或者相應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公開貧困人口的確立過程,并面向社會進行公示,讓百姓監督,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實施特色扶貧路徑
脫貧攻堅要取得成效,關鍵是要找到路徑方法,解決好核心問題,南陽市應貫徹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理念,堅持用生態帶動扶貧,不斷推陳出新,做到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住問題的關鍵。
因地制宜,綠色發展。南陽應依托南水北調水源地的獨特優勢,牢牢抓住水源生態示范市的定位,大力發展旅游業,響應中央號召,建設特色農家樂等旅游資源,明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風景優美的地區依靠旅游業脫貧。對于有些擁有豐富資源的縣區,要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如西峽縣的香菇產業已經解決了一部分人的貧困問題;淅川、內鄉等地也根據本地區的優勢,發展獼猴桃,金銀花,茶葉等綠色生態產業,加快產業扶貧,帶動貧困人口致富。南陽市緊緊依靠綠色生態發展定位,致力于扶貧攻堅與生態環境建設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2]黃偉.南陽市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綜述[N].南陽日報,2016-09-20.
[3]習近平.黨的十九大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4] 魯春艷.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難點及對策建議[D].農業經濟,201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