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彬

【摘 要】文章首先對IPTV技術及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探究電信IPTV的發展,然后論述電信IPTV技術的優勢,最后通過相關數據,進一步探究IPTV行業的發展趨勢,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促使電信集團在IPTV領域占得先機。
【關鍵詞】IPTV技術;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IPTV就是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信等多種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技術。近年來,社會各界對IPTV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IPTV行業也取得了較快發展,這種情況下,分析IPTV技術及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顯得尤為必要。
一、電信IPTV發展現狀
2016~2017,是IPTV的發展盛世,規模效益下的用戶紅利不斷增長,市場看起來一片大好。截至2017年10月,中國IPTV存量用戶規模為1.2億。其中中國電信IPTV用戶數近9200萬,中國聯通的IPTV用戶數過2800萬。如果加上中國移動的5100萬電視用戶,三大運營商的電視用戶總量為1.71億左右。
電信的IPTV業務是整個IPTV行業的主力軍。在這個行業紅利逐漸削減的下半場,在OTT的強力沖擊下,中國電信將視頻業務定位為戰略基礎業務,圍繞極致體驗和深度內容構建大視頻應用生態,打造全新的融合產品體系。
中國電信正在積極規劃智慧家庭多業務應用場景,推動智慧家庭生態圈建設。首先是布局網關、機頂盒、綜合APP三大智慧家庭入口;再是打造N個體現電信資源稟賦的優勢產品,如天翼高清、智能組網、家庭云、智能家居組件等;最后是搭建智慧家庭能力開放平臺,實現生態對接、能力開放,構建智慧家庭產業生態。
二、電信IPTV技術種類
(一)視頻編解碼技術
視頻圖像信號的空間冗余度和時間冗余度很大,為消除這種冗余,降低視頻應用門檻,提升用戶的感知體驗,人類展開不懈的研究和探索。而由于編解碼算法復雜,為保證編碼圖像的通用性,相關國際組織基于最新的視頻編解碼研究成果制訂了圖像編碼系列標準,主要有ITU-T(國際電聯)的H系列圖像標準(H.261/263/264/265)和運動圖像專家組MPEG系列標準(MPEG1/2/4)。進入21世紀以后,由于互聯網的崛起、三網融合趨勢加強等原因,兩大組織的標準技術逐步融合。
(二)EPG技術
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就是電子節目指南,它描述了提供給電視節目觀眾的所有節目的信息,是構成交互電視的重要技術。通過它,觀眾就能夠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歡的節目。EPG技術的應用使處于有線電視單向網絡中的用戶享受到了交互式的電視服務。EPG包含了節目附加信息、節目分類、節目預定以及家長分級控制等高級功能,讓數字電視用戶享受到了高標準的電視服務。
(三)DRM技術
DRM,英文全稱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可以翻譯為:數字版權管理。由于數字化信息的特點決定了必須有另一種獨特的技術,來加強保護這些數字化的音視頻節目內容,文檔、電子書籍的版權,該技術就是數字權限管理技術--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字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是隨著電子音頻視頻節目在互聯網上的廣泛傳播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其目的是保護數字媒體的版權,從技術上防止數字媒體的非法復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復制難度,確保用戶得到授權后才能使用數字媒體。
三、IPTV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IPTV和互聯網電視的用戶規模仍將持續增長
2016年6月末和2017年6月末,我國IPTV用戶數分別為6581.2萬戶和1.03億戶;2016年6月末和2017年6月末,我國互聯網電視用戶分別為5298.60萬戶和8334萬戶。2018~2023年IPTV用戶規模如圖1所示。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城鎮人口每年將以約1500萬的數量增加,新增人口將對IPTV和互聯網電視產生新的需求;另一方面,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提高,也將帶動農村IPTV和互聯網電視用戶的增加。此外,IPTV和互聯網電視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進一步豐富完善,“寬帶中國”等增進用戶體驗的開展,均能夠進一步增加IPTV和互聯網電視對潛在用戶的吸引力。
(二)內容運營將是焦點
內容運營商是整個IPTV產業鏈中的核心部分,與網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和用戶均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產業鏈中的職責是業務運營、客戶推廣和服務,還有對央視節目的數字版權進行保護。這不僅要求內容運營商具有較強的傳統電視內容運營能力,還要求其具有較強的互聯網內容運營能力,對于電信企業來說,應積極向廣電內容運營商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水平。
(三)云平臺和大數據技術成為推動增值業務發展的利器
隨著用戶基數的擴大以及使用時長的不斷積累,企業所能獲取的用戶數據也將越來越多。一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運營商能了解用戶的特征、興趣愛好等,從而優化用戶體驗、創新服務模式、提升現有技術水平,進而增加用戶的粘性。另一方面,通過大數據技術,服務提供商能夠更加全面、準確、深入的發掘每個用戶的行為習慣和關注焦點,進行視頻等增值業務的推介等將成為可能,從而顯著提升內容投放效率,提高用戶運營價值,實現增值業務的快速增長。
云技術能夠實現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的動態虛擬化,并實現內容的按需調度和分配。云技術在IPTV和互聯網電視行業的運用能夠進一步打破版面容量限制、地域限制、時間限制等外界因素的限制,降低IPTV技術對特定終端和特定網絡的依賴程度,支撐不同終端按需調用、實時響應業務平臺的相關信息。
(四)IPTV漸成主流加強監管不可避免
近兩年來中國IPTV用戶規模的擴張表明,IPTV已經逐漸成為被認可的電視業務傳播主渠道,未來甚至可能超過有線電視這些傳統渠道,國家宣傳部門,尤其是廣電監管部門對于IPTV內容的導向以及安全播出的重視將進一步強化,加強監管不可避免。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電信在IPTV的發展中占據較大優勢,因此,相關人員應深入分析當前IPTV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力發展IPTV技術,不斷擴大IPTV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蔣力,鄧竹祥.IPTV與OTTTV業務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電信科學,2013,29(04):8-11+17.
[2]李紅日.探討IPTV與OTTTV業務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中國新通信,2017,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