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摘要】英語單詞是英語的最小組成單元,同時也是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英語詞匯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英語聽說能力以及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然而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英語詞匯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的首要任務。結合實際教學案例,探討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隨著新課標課程改革政策的推廣和實施,各種新型教學方式也不斷涌現在各大教學課堂之中。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推廣和應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單詞的內涵,從而更高效的記憶英語詞匯,增加自身的英語詞匯量。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夠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有效地發揮研究性學習的作用呢?以下我將從語言環境、合作探究方式、思維導圖以及英文文化這四個方面來探究研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語言環境,引導學習研究詞匯含義
語言環境,顧名思義就是指人在用語言交流時所處的一種環境。一般而言,語言環境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自然語言環境,即學習者的母語環境。一類是局部語言環境,即學習者在學習該語言時的一種環境。一類是人工語言環境,即學習者在運用該語言時自身大腦形成的一個環境。語言環境既能夠限制語言的學習,又能夠對語言的學習起到補充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借助不同的語言環境來引導學生探究同一個英語單詞的具體含義,從而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和掌握英語詞匯,強化對英語詞匯的記憶。
例如,在教學poor這個英文單詞時,我便與學生進行了如下互動: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poor這個單詞,現在我說一個句子,你們來翻譯并分別說出每一個例句中poor的意思。第一個例句:Her family were so poor that they couldnt afford to buy her new clothes.”
生1:“這句話的意思是‘她家窮得都給她買不起新衣服。在這句話中,poor就是沒有錢很貧窮的意思。”
師:“回答得非常棒,那現在我們來看第二個例句:The soil in this area is very poor.”
生2:“這句話是說‘這一片地區的土地非常貧瘠。poor意為貧瘠、不好的。”
師:“Very good,現在來看第三個例句:The poor old guy was sick for weeks.”
生3:“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可憐的老家伙已經病了好幾個星期了。所以poor在這句話中的意思是‘可憐的、不幸的。”
師:“Great,我們再看第四個例句:Hes poor at sports.”
生4:“他不擅長運動,poor的意思是不擅長某事的。”
師:“非常棒,這些例句的翻譯都非常正確,現在我們來看最后一個例句:My parents are both in rather poor health.這個例句的翻譯有點靈活,你們誰來嘗試翻譯一下?”
生5:“我父母身體不好。”
師:“回答正確,那你說說在這句中poor該如何理解呢?”
生5:“指身體方面不健康,很虛弱的意思。”
師:“不錯,值得鼓勵。”
……
在上述案例中,我通過列舉不同語境中的例句來引導學生翻譯,并研究poor這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下的含義,如此不僅幫助學生記憶poor這個單詞,還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英語詞匯含義研究的氛圍,促進學生的詞匯研究性學習。
二、劃分合作小組,深入研究英語構詞原理
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其相應的構詞原理和方法,英語單詞亦如此。英語構詞法就是指單詞詞性之間的轉化方法。英語構詞法是英語詞匯研究性學習中的一個重點研究內容之一,掌握英語詞匯構詞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增大自己的英語單詞詞匯量,并靈活記憶英語單詞。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詞匯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研究并掌握英語詞匯構詞法,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詞匯教學方式,為學生們劃分英語合作小組,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學習,深入研究探索英語詞匯的構詞原理和規則方法。
例如,我在教學admire這個單詞時,曾經根據英語詞匯構詞法將學生分成兩個合作小組,分別研究admire這個單詞的動詞轉名詞、動詞轉形容詞的構詞原理和方法,其中動詞轉名詞小組研究admirer和admiration這兩個名詞詞匯,動詞轉形容詞小組研究admirable和admired這兩個形容詞詞匯。最后,我再讓兩個合作小組分別總結歸納動詞轉名詞和動詞轉形容詞的構詞原理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融入到英語詞匯的探究之中,學生們的研究積極性被極大地激發,同時,學生自主總結歸納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三、借助思維導圖,促進研究性學習邏輯化
所謂思維導圖,也稱思維地圖,就是指使用一個中心詞匯來調動大腦的發散性思維從而得到并連接更多詞匯、想法或者任務的一種思維形象化工具。在英語詞匯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可以合理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學生的思路,從而使得研究性學習更加富有邏輯,此外,思維導圖還能夠幫助學生對單詞實現拓展性研究學習,在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發展的同時也延伸英語詞匯研究的廣度,進一步提高英語詞匯研究性學習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介詞by時,我便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探究by的六種常見用法,其教學片段如下: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介詞by,你們先來說說你們所知道的by的用法。”
生1:“表被動,比如He was praised by his father.”
生2:“表示某種方法方式,例如by teaching.”
生3:“還可以用by來表示‘到……時的意思,如短語by now.”
生4:“表交通方式,by car.”
師:“非常正確,你們還能想出其他的有關by的用法嗎?”
生:“想不出來了。”
師:“你們忘了?by還可以用來表示程度和位置,比如by two feet,by the river,等等。”(學生恍然大悟)
師:“現在你們來回想一下,當by在表示方法方式時,有哪些介詞也有相同的作用呢?”
生:“with和in.”
師:“very good,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三個介詞之間的異同之處……”
在這個案例中,我首先以by的常見用法作為思維導圖的切入點,打開學生的思維,從多個角度掌握by這個單詞,接著我又從by的其中一個具體用法拓展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探究與by的這個用法相同的其他介詞,并從探究這些介詞之間的差異性來實現學生在英語詞匯中的研究性學習。
四、導入英語文化,幫助學生探究詞匯內涵
英語詞匯是英文文化的一個縮影,換言之,每一個簡單的詞匯都可能暗藏著深厚的英文文化。英文文化的導入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單詞的實質和內涵,從而更好地理解并記憶其含義。所以,在英語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一些英文文化教學,并由此激發學生對其的探究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工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的運用至關重要。一方面,它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另一方面,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文詞匯的內涵,從而更加牢固地記憶英文詞匯,從而豐富學生的英文詞匯量,提高英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紅燕.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2017,(11).
[2]謝小娟,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研究[J].成長,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