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澤利
【摘要】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學生掌握教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重視地理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提高地理學習能力。闡述了“趣味性教學活動”“任務型教學活動”“探究性教學活動”三種教學活動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活動實施策略一、開展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思想已經開始成熟,但依然擁有好玩好動且充滿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師應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開展趣味性的地理教學活動,讓他們逐漸喜愛上學習地理。比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節內容時,筆者先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展示了銀河系中八大行星的運動軌跡、大小對比以及太陽的距離。視頻結束后,學生紛紛感嘆道:“原來宇宙那么大,我們生活的地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彪S后,筆者又繼續讓他們觀看銀河系之外的星系,讓其了解到銀河系在宇宙中是多么渺小。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們紛紛向筆者問道:“別的星系也有八大行星嗎?”“別的星系會有太陽嗎?”“是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有固定的運動軌跡”……趁勢,筆者告訴他們:“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地球的運動軌跡,大家可以通過了解地球的運動規律,探索出更多宇宙的奧秘?!边@時,學生連忙打開課本,并用心的聽筆者講授課本知識。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后,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便會將精力集中在課本學習中,促使教學效率得以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本并查閱資料,然后在課中讓學生為大家帶來知識講解,從而促進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初中生的自律性較弱,教師僅靠課堂授課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利用任務型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通過側面的指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積極性,進而打下良好的地理基礎。比如,在學習“人口與人種”這課時,經過課堂學習學生已經了解到世界有70億人口,于是筆者便布置課后任務,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去調查世界各國的總人口與分布特點,并在下節課中與大家分享交流。于是每個小組都搜集到了許多資料與數據,大家都很享受查閱資料的過程,并且在分享調查結果時都充滿了自豪感。又如,在學習“自然環境”這課時,筆者便布置下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把自己曾經旅游過地區的環境和氣候總結出來,并分析氣候形成的原因。如“我去過山東,那里處于沿海地區,主要以平原為主,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天氣多變且年溫差較大。”“我去過遼寧,那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要地貌,屬于北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日照豐富且四季分明,并且擁有豐富的各類資源。”通過這些簡單的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知識,從而促進他們在生活中形成地理思維。因此,教師應多為學生布置一些與生活常識相關的地理學習任務,如此不僅有利于強化其學習效果,還能加深他們對地理學習的重視程度。
三、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開展探究性的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思維,讓其在探索與發現中提高自身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以“世界的語言和宗教”這課為例,筆者首先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語言,語言是人類溝通和交流最重要的途徑,現在英語已經成了世界通用語言,也成了我們學習生涯中的必修課,那么,你們認為我們還需要去學習其它語言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選擇加入正方或反方來進行模擬辯論賽,正方認為“學習多種語言可以豐富知識,增強自身在國際交流中的表達能力,從而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并且多學一門語言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因此我們有必要去學習其它語言?!狈捶絼t認為“學習英語已經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語言作為一項很難徹底掌握的學科,如果再學習其它語言很容易讓自己在語言交流中變得混亂,因此我們不必去學習其它語言?!弊詈笸ㄟ^雙方的辯論筆者為他們總結出結論:“學習多種語言為我們將來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便利,可以增強自身的交際能力,但要結合自身具體情況來制定學習計劃,切忌急于求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地探索與查閱相關知識,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教師應在地理課中多開展探究性的教學活動,由此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有效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地理課中多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結合課本知識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由此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逐漸使他們從“認識地理”轉變為“應用地理”,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焦永中.淺議如何有效開展初中地理教學活動[J].新課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