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迪
【摘 要】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的工作中,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應該尤其重視閱讀教學工作,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還可以閱讀教學工作作為突破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現代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會更加的順利。而如何做好閱讀教學工作,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總結和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質量提升 思考建言
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科學有效的做好閱讀教學工作是教師必須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語文學習的核心魅力,同時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有助于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去認識語文,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可以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一、凸顯學生主體,實現閱讀課堂的增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要注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強化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同時還要進行適時地指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方法,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灌輸的對象,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內容,缺乏自己的思考。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先教后學"的模式,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然后通過思考、討論,指出文章的重點字詞、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最后教師再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主動思考并養成了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
二、建立良好關系,實現閱讀課堂的增值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多數語文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了單調的知識點型教學,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所教學的內容進行記憶,在應試時進行“套取”即可。這種教學方式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為了應對教學資源匱乏所采取的無奈之舉。這種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便捷高效,不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形態,僅需要教材、教輔進行適應性訓練,而劣勢也極為明顯,由于教學內容過于刻板,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化,而這種變化往往是消極的,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建立。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現實需要對這種刻板地教學策略進行改良或修正,以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則需要提高對學生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訓練。
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我就沒有按照原有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分析型教學,而是向學生講解這篇文章的實質,并在這一基礎上為學生講述了我自身的求學經歷。這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學生更愿意接受我的教學輸出,提高了教學有效性。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所提問題也代表了其某些學習傾向,我在教學中就會依據學生所表露出的這些傾向,對學生進行精準教學。這種教學策略的調整與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升。
三、滲透閱讀技巧,實現閱讀課堂的增值
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應試教學的現實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不得不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應試教學,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到的內容、培養的能力并非是“閱讀學習能力”,而是“閱讀應試技巧”,這種實質上的差異是極為明顯的。就學生而言,這種“應試技巧”的掌握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語文成績,且模式簡單易上手,理論上學生應當會自然而然地對教師的這種教學策略產生天然好感,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由于其教學形式的刻板化,學生對教師的這種教學策略有著明顯的抵觸情緒。因此,教師必須盡快對此進行調整,以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
在這一過程中我就為學生講解了多種閱讀學習方法,以此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強調的是,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并沒有哪種閱讀形式是“最好的”,只有在特定情況下的“相對較好”。當然,某一篇文章內也會有不同的方法取向,學生必須在文章分析的過程中采用多種文章分析形式及閱讀策略,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技巧。
四、引入信息技術,實現閱讀課堂的增值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教師的學習成本、學校的引入成本都大幅降低。事實上多數初中學校都建立了“多媒體信息化課堂”,但在實際教學運用當中,多數教師都只能使用“電子白板”為學生進行PPT的展示,這不僅不利于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技術的發展,更會在實際上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建立“網絡云課堂”。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改革使初中語文教學形態發生變化,推動學科教學技術的進步。事實上,由于網絡云課堂的引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就不僅僅發生在課上,而是延展到了課下,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初中語文這一教學學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正逐步成為初中教學階段最為重要的教學學科,而閱讀教學則是初中語文學科中最為重要的教學版塊。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初中語文閱讀板塊的內容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從多角度考慮學科教學問題,革新教學理念,不僅要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更要適應學生的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張艷偉.淺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4,17(3):30-31.
[2]于燕.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22(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