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平
【摘 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可厚此薄彼,只注重某一個方面或某一環節,因為語文素養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應當是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也只有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育目標才可以全面實現,語文課程改革才能全面成功。
【關鍵詞】學生 語文 素養
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求當今的語文教師貫徹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新教育模式。這也是語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與變革,對語文教學的變革不只停留于教育教學上更多的是放在教師自身與學生的位置上,努力實施新課程理念,把握語文課程的總體目標,即語文素養,從這里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理解“語文素養”重視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標準》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的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語文能力”包含于其中,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這些都是語文素養的內容。理解這一含義,重視提高語文素養又有幾個方面來看:
1.重視語感和積累,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感和積累是語文教育的基本點,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要能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將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雖然過去強調孩子“背誦”而新課改仍然強調背誦。但不同的是新課改的“背誦”不僅僅是結果,同時還注重過程,也就是說,在讓學生記住內容同時,還能形成一定的語言反應機制,它的重要途經是誦讀和背誦,在誦讀過程中還讓字生經歷了審美體驗。使他們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誦讀和背誦,是一種體驗和感悟的過程,古往今來,往往讀書多的人,其言談舉止不透露出他們的氣質和內涵,正因為他們讀得多,記得多,完成了體驗到感悟,再到熏陶的過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能重視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的“語文素養”起著重要作用。
2.語文教育中,培養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為主干。它包括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識與個性等五個要素的有機復合體,提高語文素養要使這五個要素使這個要素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智力,感受社會文化熏陶和陶冶情操,人格的和諧,構成了語文素養培養的基本層階。
二、加強文學修養,提高語文素養
從語文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學生最好的學習過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過程中進行的。也就是說孩子只有真正掌握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知識,才能算是真正語文課,最基本的是要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價值真正的領悟,產生熱烈的感情,使學生還要具有鮮明的辨別力,文學素養是各種素質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聯系的。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是照搬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課文讓學生背完就可以了,課堂也顯得枯燥無味。形式單調,沒有新鮮感,使學生不愛讀語文。討厭語文,隨著新課改的來臨。無論是教材還是書本,都進行了一些創新,增添了許多小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如:押韻歌、情境圖等等這樣讓學生更能接受,也比較有創造性,同時也加強了文學性,使學生的情感也得到熏陶,學生的個性也得以形成和健全。《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孩子們健全的個性,而一個人個性形成,特別是人格的完善,都離不開審美材料的感染,一個教師應有豐富的精神世界,那么,這位教師就會對文學產生美感。進一步說明文學是追求美的藝術,追求崇高,從而提高人,塑造人。加強學生以及自身的文學素養,也更能反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個方面,在閱讀中提高文學修養可以使語文素養得以深化。教師應從學生角度去思考問題,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重視他們對作品獨特反應,因為閱讀也是一種創造,不能讓學生被教師的標準答案束縛住,應該靈活點,讓他們主動去發現、去創造。教師不能取代學生,把什么都幫他們做好,教師只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應讓他們自由地去體會閱讀的內容,然后加以幫助和指導,從而也加強他們的文學素養,也能使他的語文素養得到進一步深化。
三、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去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就是說通過語文實踐培養語文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何況語文知識的掌握主要依靠的是實踐。可以這樣說,語言以及各種語文能力都是多次反復的實踐得以養成和提高的。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時期的過程,它要求經過多次反復的語文實踐活動才能達到。比如說:背誦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只從理論上去掌握唯一可以的辦法,是在反復多次的語文實踐中把它記住。因此,在語文教育中,語文實踐對語文素養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其中受到情感熏陶,充分的讀書,是一個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相統一的過程,也是最基本的途徑。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把語文課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應把課程看成是純理論或純實踐的課程。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提高,還應考慮理論和實踐結合運用,兩者是缺一不可的。總之,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可厚此薄彼,只注重某一個方面或某一環節,因為語文素養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因此,語文素養的提高也應當是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也只有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那么,語文教育目標才可以全面實現,語文課程改革才能全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