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高 朱長寶
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反腐敗要面向全社會,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建設進社區、家庭、企業和農村。”《綱要》進一步指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共青團組織要把廉潔教育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青少年,特別是中學生進行廉政教育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第一,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腳點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天的中學生,既是未來公職人員的后備軍,也是今后社會的主體,是將來國家的棟梁。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只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讓他們修身明志,知恥后勇,才能保證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清正廉潔,正直做人,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
第二,中學生的價值觀念正在形成時期,對客觀事物的價值判斷,對現實生活中客觀現象的是非標準,有待進一步的形成。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時期,很容易受腐朽現象的侵蝕,而且這種不良意識一旦形成,以后就難以糾正。
第三,廉政啟蒙教育是營造反腐倡廉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環節。青少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希望,擔負著建設未來的重任,無論他們今后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懂得“清正廉潔”的價值,在頭腦中根植“清正廉潔”的理念,使“清正廉潔”成為其立身立業之基,使“敬廉崇潔”成為中華民族興國興邦之源。
從中學生所處時代特點來看,現階段的中學生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他們衣食無憂,伴隨著電視、網絡長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喜歡卡通化、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對傳統的書本教育,抽象思維能力教育接受能力有所下降,文、史知識缺乏,對社會問題的了解和理解水平不高。同時,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鞏固推行,市場轉型的壓力和其它負面影響,如離婚增多,拜金主義等等,造成他們自我意識更強,不太考慮別人,承受挫折能力弱,心理因素發展不全面。
從中學生年齡特點來看,中學階段是一個人一生中叛逆性最強的時期,原因是他們生理成熟了,而心理又不成熟,再加上社會閱歷和經驗不足,造成其認識的不堅定性,易片面、偏激、固執和激端化。其逆反心理主要表現在對家長和學校的正面宣傳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對先進人物、榜樣無端懷疑,甚至根本否定,對不良傾向持認同感,對思想教育及紀律教育表現得消極抵制、蔑視、對抗等。
從中學生認知特點來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發展,走向成熟,但由于他們社會實踐偏少,面偏窄,主要認知方式為看電視、上網,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偏慢,分析問題抓不住本質,又不能全面看待相關有影響的因素、狀態。如果在反腐敗教育中大道理連篇,生概念一個接一個,容易讓他們陷入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廉政教育的效果就無從談起。
綜合以上因素,對中學生進行廉政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學科滲透
人文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敬廉崇潔”教育內容。可以充分運用現有的文科教材,挖掘文本中廉政文化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有機地滲透廉潔教育的內容,例如在《思想政治》文本中,可以滲透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在《語文》文本中,可以滲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在《歷史》文本中,可以滲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在《地理》文本中,可以滲透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等。只要我們的教師稍加留意,略為整理,就能通過文本使我們的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
2.陣地建設
班團會。設計精巧的主題班會,是廉潔教育的最好陣地,七年級《邁好人生第一步》主題班會,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在班會上展示自己的理想人生。“五四”團員歌詠會,“十一”年級經典誦讀,通過主陣地,讓學生浸潤在勵志、向上的學校文化氛圍中。
國旗下的演講。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選取時代英模人物,宣講他們的事跡,讓學生接受正能量的傳輸。
黑板報、文化長廊。選載古今的廉政人物和格言、警句,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讀報,故事會。讓學生關注發生在身邊的國內外大事,了解當前社會打老虎,拍蒼蠅熱點問題,配合法治教育,讓學生知道依規矩成方圓,明確正與邪,是與非,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3.實踐活動
學雷鋒活動。宣講雷鋒事跡,雷鋒精神,無私奉獻,儉以養德。做青年志愿者,扶危救助,濟貧幫困,為災區捐款,為貧困戶捐物,春節慰問福利院老人,義務清掃街道等。
組織開展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活動。如課本劇表演、辯論會、演講比賽、征文、社會調查、知識競賽、設置網站、黑板報評比。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使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味、探究和思考,使廉潔奉公思想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4.課程開發
廉政文化建設,也是學校發展中必須重視的重要課題,對青年學生進行廉政教育,需要做到時間、內容、形式、課程四落實,結合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有必要把廉政教育校本教材列入學校課程開發的重要項目之中。
廉政文化建設,學生是主體,學校要牢固樹立廉政文化從學生抓起的理念,把誠信做人,廉潔奉公的內容納入學校“責任教育”和德育教育體系,從學生思想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把廉政文化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