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摘 要】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學習課程作為最能體現新課改理念的新興學科,更容易擺脫傳統講授型課堂的束縛。在“學生先學”的理論指導下,重慶市鳳鳴山中學研究性學習教研組以“讓學生動起來”為基本原則,以“開題報告會”,“結題報告會”,案例式課程培訓為主要組織形式,通過鳳鳴博客建設等方式加強學生研究過程管理,用多元化系統化的學習評價體系為支撐,設計并實踐了研究性學習的體驗式學習模式。
【關鍵詞】學生先學 讓學生動起來 開題報告會 結題報告會 體驗式學習模式
一、課程設計背景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通過“學生先學,老師后教”小組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減輕教師的授課負擔。而綜合實踐活動特別是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以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性,自主性,團隊協作能力的課程,是最能體現新課改理念的新興學科。結合我校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我校研究性學習教研組老師的共同探討下,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一門學生體驗式學習課程,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是為了掌握一門知識,而是切身地體會研究的過程,在過程中的失敗或失誤反而最能讓學生有新思維生成。
二、體驗式學習模式內容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程,讓學生動起來,我校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摸索出新型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模式——體驗式學習。這種學習模式中沒有講授式教學,將“讓學生動起來”作為行動準則,通過“開題報告會”,“結題報告會”,案例式課程培訓等有趣的課程組織形式,采取鳳鳴博客建設等多元的研究過程管理方法,用系統化學習評價體系來帶活課程,達到讓學生動起來的學習目的。下面對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設計及實踐方法總結。
1.體驗式驗式學習模式前期準備
第一,對指導老師的培訓。體驗式學習模式強調學生自學探究,沒有了傳統課堂的系統知識體系建構,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和自己的研究體驗也摸索研究過程,這種方式提高了對各研究小組指導老師的要求。不但要對小組研究內容的把握,還要求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總目標,設計思路與各種研究方法要熟記。這也就要求在課程開展前,請專家對可能成為指導老師的全校教師進行課程系統培訓。(1).對學生及家長的動員。本模式學生自學探究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求比傳統課堂更高,因此設計安排在開課前對學生進行總動員,調動起同學們開展研究的積極性。本環節對體驗式學習模式的成功開展尤為重要,應避免傳統刻板地講授,要用豐富多樣的手段激發學生對研究的熱情。(2).建設專題博客與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學科共建
本模式通過多元的方式加強對研究過程的管理,其中通過建設鳳鳴博客的方式即方便教研組對研究開展各階段進程進行督促,也為同學們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公共平臺。在我校主頁下建設鳳鳴博客,通過登陸http://www.fmszx.com/oblog/index.html/,即進入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平臺。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開展學科共建,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習注冊及使用鳳鳴博客小專題,使每個課題組在鳳鳴博客中申請課題。
第二,體驗式學習模式開展流程。一是課程進度安排。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總計15學分,我校分三個學期開展,每學期1個研究課題,及格則得5學分。若不及格,則在第四學期補做課題。二是課程組織形式。在完成前期準備后,同學們研究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但對研究的具體流程自學無法明確。任課教師直接通過一些有趣地活動將研究進程有機組裝起來。我校成熟的活動有:(1)博客建設——通過注冊博客的方式申報選定的課題,組員,指導老師(2)開題報告會——通過做開題報告及答辯環節明確研究背景,內容,意義及研究安排等(3)案例式課程培訓——通過觀看他人的研究案例,開題報告,結題報告等視頻,掌握研究一般流程及方法(4)結題報告會——通過做結題報告及答辯環節進行研究結果總結討論等。三是課程管理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是課程開展的原動力,但這并不表示它們就是一臺永動機,體驗式學習模式反而更加需要科學的課程管理方法來督促學生優質高效地開展課題研究。這種方法看似管理,實際也是通過學生在網絡公眾場合的成功性體驗,或網絡圍觀他人研究成果中激發更大的研究興趣。同時全校的研究性學習小組更能通過網絡平臺吸取他人的經驗看到自己研究過程中的不足,這是自己閉門造車永遠不能獲得的體驗。四是學習評價體系。課題得分:開題報告與結題報告通過報告會的形式,由學生組織當場評分,活動過程結合活動記錄表填寫情況老師給分,評出ABC三個等級的課題,原則上每一個教學班三個等級的課題各占總課題數的1/3
個人得分: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組內根據活動參與情況評定學生的等級,三個等級分別對應的等級系數:1.2、1.0和0.8。這個系數與小組成績相乘就是個人這門課的最后成績。
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的困難和困惑,比如時間安排,缺乏安全保障和試驗基地等,但我校研究性學習體驗式學習模式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同學們在課程中的收獲正是我們不斷改革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郭元祥.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過程與結果的關系[J]. 福建教育,2004年 第04B期.
[2]高瞻. 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實行“學生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OL]. http://www.chinazhsj.com/cc/lldh/201112/4861.html,20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