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霞
【摘 要】2017年紹興市中考語文命題不僅注重學生現代、古代語文文字基本功的考查,而且融入了不少具有生活情趣、時代特征、地域特色的思辨性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養成平時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與時俱進的學習習慣。今后的教學,我們要讓學生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練就扎實的學習基本功
【關鍵詞】2017年中考 語文試題 思辨 體驗 成長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是其它學科所沒法的比擬的。近年來,紹興市中考命題不僅注重學生現代、古代語文文字基本功的考查,而且圍繞“思維課堂、人文內涵”等新課程理念,融入了不少具有生活情趣、時代特征、地域特色的思辨性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養成平時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與時俱進的學習習慣,既要讓“讀書聲入耳”,更要“對天下事關心”,為此筆者暫且忽略試卷在語言文字上所作的精密考查,就其人文性與教育性作一詳細探討。
一、地域特色引領,熱愛家鄉
試卷在第1題就在選用了曹正興《說紹興》的一段話作為考察載體,考查學生根據拼音寫漢字的能力:古城紹興仿佛是名家筆下的一fú水墨畫。ban?駁的青瓦臺有些歲月了,但墻頭的樹枝爆出了可愛的新綠;舊石橋與烏篷船分明很有cāng桑感,但老店的茶是新茶,陳年的“女兒紅”更令人心醉。無論是在魯迅的《故鄉》中,還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思鄉情情感總是那樣的強烈,試卷在第一題就向考生呈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濃濃的情感,而且也彰顯了試卷的地域特征。也許幾年以后,有學生從國內名校進入了異國他鄉就讀,但他們思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與家鄉,即使他們走上了工作崗位,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還是會回國創業,與自己的父母與故鄉同在。這種教育是隱性的、潛在的,并非拿一般的說教就可以達到效果。
二、關注健康與環境,熱愛自己
第6題,閱讀《轉基因食品該強制標識嗎》,完成下列各題。
第19題,探究下面的圖文材料,寫一篇《快遞垃圾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處理建議》。要求:語言簡介連貫,字數在150字以內。快遞業迅猛發展,產生的垃圾帶來很多問題。環境志愿小分組組織了快遞垃圾何去何從的實踐活動。以下是隊員們從人民日報的媒體找到的有關資料。(1)2016年快遞郵件達到300億件,其包裝垃圾總量有400多萬噸,但垃圾的實際回收率不足10%。(2)常見的快遞垃圾有紙箱,包裝袋,膠帶,運單,填充泡沫等。(3)快遞包裝膠帶的主要原料PVC(聚氯乙稀)埋在土里至少要經過上百年才有可能降解。
轉基因食品與垃圾分類,是近年來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這些話題聯系著百姓的日常生活,關乎著大家的健康。這兩道試題就其價值而言,筆者認為主要有二:一是引導學生關心自身的健康與安全,懂得愛護環境,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二是引導教師在平時不能死守傳統教育那種以字詞句篇囊括整個語文教學的局面來死教書,應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視野中,讓他們與時代共呼吸,從中挖掘值得思考的話題,讓學生成為有思想,能思考的人。思維訓練是中學階段所有學科的共同任務,但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要求,就語文教學而言,它在訓練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等方面是與語言訓練同步進行,并互為表里的。這兩題考查的思維含量與要求相對于前邊的基礎知識部分就明顯提高了。
三、關注生活與哲學,熱愛思辨
2016年的中考作文“鐵軌與火車”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兩可”的情境,考生既可以這樣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但前提是需要言之有理。而今年“開始與結束”中考作文題,充滿了濃烈的思辨色彩——
第20題:生活中,你是更關注事情的開始,還是結果?你可曾思考過兩者的關系?閱讀下面這組言論,按要求完成寫作。出發,才能到達﹣﹣朱兆瑞;只有知道了書的結尾,才會明白書的開頭。——叔本華;大自然中一切的結束都喻示著新的開始——QQ經典說說;我是環繞著一個圓圈而行的,越接近終點也就越接近起點。——狄更斯。這些言論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抒發情感,可闡述觀點,也可……要求:(1)任選一個角度立意,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詩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考生進入試場,本來就忐忑不安,一般都先用余光掃一下作文題——開始與結束,并不是太難,也許這也是一種定心丸吧,于是開始細心沉著地答題。相比去年的“鐵軌與火車”可能今年一題會被學生所接納。你更喜歡開始,還是結束?相信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話好說。
考砸了,也許要上職校,結束了初中緊張的學習生活,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開始;考好了,也許能上重高,又要開始新的學業與拼搏。三天以后就可以結束中考與三年的初中生涯了,馬上就要開始相對自由的暑假生活,迎來新的學習旅程。人生,就是不斷地在開始后結束,在結束中開始,在開始與結束的不斷交替中,我們漸漸成長,成人、成熟。
近幾年我市中考命題的一個大的趨勢是:將思辨性和體驗性有機融合,在思辨中融入體驗,又在體驗的基礎上思辨。中考作文命題追求思辨性作為一種教學的風向標,指引著師生在平時的課堂與生活中,去思考、辨別、比較、交流,探索真知,表達灼見。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筆者總體的感覺語文教學的外延在不斷擴大——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有古代,后有未來;小到家庭與社區,大到國家與地球……無所不包,“無微不至”!語文教學的內涵也在不斷拓展,既重視語言文字,更重視思想情感;既關注聽說讀寫,也需要思維品質。所以今后的教學,我們要讓學生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練就扎實的學習基本功,更要讓學生心系家國,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人生情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