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于4月27日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
《指導意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要求,按照問題導向,補齊監管短板,堅持規范市場秩序與激發市場活力并重。一方面,要求非金融企業依法依規投資金融機構,立足主業、審慎經營、隔離風險,避免盲目擴張和脫實向虛;另一方面,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尊重各類產權,鼓勵扎根于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創新,讓非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都能從真實合規的投資行為中受益,實現經濟、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指導意見》對金融機構的不同類型股東實施差異化監管:對一般性財務投資,不做過多限制;對于主要股東,特別是控股股東,進行嚴格規范。《指導意見》強化了對金融機構控股股東的資質要求,從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明確金融機構控股股東的具體條件,加強金融機構股權質押、轉讓和拍賣管理。規范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加強資本的真實性、合規性監管。完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規范關聯交易,健全風險隔離機制,防止濫用控制權,嚴禁不當干預金融機構經營。加強對非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穿透監管,強化部門之間的監管協調和信息共享。
《指導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下一步,各相關部門將按照職責分工,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各項要求。非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指導意見》的規定,依法依規開展相關經營活動。
5月8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地方財政部門要根據資金需求、存量政府債務或地方政府債券的到期情況及債券市場狀況,統籌資金需求與庫款充裕程度,科學安排債券發行,包括全年發行總體安排、季度發行初步安排和每次發行具體安排。對于公開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每季度的發行量原則上應控制在本地區全年公開發行債券規模的30%以內(按季累計計算)。
5月9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盡快接入人民銀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和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票據交易系統,不斷提高電子票據在轉貼現、買入返售等票據交易業務中的占比。對于此前以紙質票據開展的跨省轉貼現和買入返售業務,自《通知》印發之日起6個月內,可繼續相關業務,但應逐步壓降業務規模;存量業務在合同到期后自然終止。
5月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官網發布《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對目前商業銀行客戶集中度風險監管要求進行了統一和完善,以改變商業銀行授信方式日趨多元化而又缺乏規范管理、導致風險積聚的現狀。《辦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商業銀行應于2018年12月31日前達到規定的大額風險暴露監管要求,對匿名客戶的風險暴露應于2019年12月31日前達到相關的監管要求。
5月2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全面投產,符合要求的直接參與者同步上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境內外參與者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設“高速公路”,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
相比較CIPS(一期),CIPS(二期)在功能特點上進行了改進和完善:一是運行時間由5×12小時延長至5×24小時+4小時,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二是在實時全額結算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定時凈額結算機制,滿足了參與者的差異化需求,便利了跨境電子商務;三是業務模式設計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兼顧了可推廣可拓展的要求,支持多種金融市場業務的資金結算;四是豐富了參與者的類型,引入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類直接參與者;五是系統功能支持境外直接參與者擴容,為引入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做好準備。考慮到CIPS(二期)時序調整后的夜間時段正值歐美金融市場的營業時間,為滿足境內外直接參與者夜間調劑流動性的需要,保障支付清算安全,人民銀行研究決定,銀行間貨幣市場加開夜盤。
CIPS的建成運行,是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人民幣國內/國際支付統籌兼顧的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未來,CIPS將根據市場需求和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要求繼續升級完善,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人民幣全球使用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撐,積極支持金融市場跨境互聯互通。
據人民銀行網站5月2日訊,2018年人民銀行征信工作會議于日前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了2017年征信工作取得的成績。過去一年,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加強了推動我國征信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實施“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征信發展模式,批設首家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牢牢守住征信信息安全防控底線,加快推進二代征信系統建設,進一步規范信用評級市場管理,持續擴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文化教育影響面,黨風廉政和征信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新進展。
會議強調,2018年的征信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緊扣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與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與征信業發展的內在聯系,牢牢把握征信事業的發展方向,開創征信管理履職新作為、新氣象。一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征信信息風險防范工作,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征信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二是要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積極構建互聯網信用體系,合理引導市場化機構的規范發展。三是要更好地發揮征信業“信號燈”和“安全閥”的作用,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供有力支撐。四是要樹立行為監管的理念,培育恪盡職守、敢于嚴管的監管文化,進一步提升征信監管效能。五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狠抓黨風廉政和隊伍建設,加強工作本領和履職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