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花,通信作者:龐秋華
(1.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仁愛分院,廣西 南寧 530001;2.南寧市龐秋華中醫診所,廣西 南寧 530022)
排卵障礙是不孕癥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占引起女性不孕癥病因的25%~30%。枸櫞酸氯米芬是治療排卵障礙的常用西藥,可降低雌激素誘導的宮頸黏液質量及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導致高排卵率、低妊娠率、高流產率。筆者采用枸櫞酸氯米芬、中藥溫腎育卵湯、壯醫針灸分組治療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現將治療效果總結如下。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收治的90例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29.3歲;其中原發性不孕43例,繼發性不孕47例。將其隨機分為壯醫針灸組、中藥組、西藥組,每組30例。
2.1西藥組患者于月經第5日開始服用枸櫞酸氯米芬(高特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20140688,50 mg/片)50~100 mg/d促排卵,連續服用5 d。在月經周期第8~10日開始采用陰式B超監測排卵,至卵泡成熟(>18 mm)且成功排出為止,指導患者于排卵前后同房2~3次。若出現卵泡直徑>20 mm但仍未自然排出者,予注射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44020673,2 000單位/支)10 000單位肌內注射1次以促使卵泡排出。
2.2中藥組患者于月經第5日開始服用溫腎育卵湯。藥物組成:當歸身9 g,鹿角霜20 g(先煎),仙茅9 g,菟絲子20 g,巴戟天15 g,紫石英30 g(先煎),熟地黃15 g,黨參片15 g,白術15 g,枸杞子15 g,淫羊藿15 g,白芍15 g,穿破石20 g,路路通10 g,丹參10 g,紅花6 g。取清水約300 mL,煎至150 mL,煎2次后混合,每日服用2次。每日1劑,每個月經周期連續服用10 d,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2.3壯醫針灸組患者于月經第5日開始針刺和藥線點灸治療。針刺工具使用壯醫針刺常用的毫針或蓮花針,灸具使用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產的壯醫藥線。取穴:下臍行(定位為神闕穴至曲骨穴等距離分布的10穴)、三陰交、復溜、腎俞、臍內環(肝、腎)。臍內環定位為:臍窩的外側緣旁開0.5寸作一圓環,環線上以臍中央為中心,按照鐘表12時、1.5時、3時、4.5時、6時、7.5時、9時、10.5時取8個穴位,統稱臍內環穴,其中6時、9時分別為臍內環腎、臍內環肝。手法:針刺復溜、三陰交,用吐納補法,每穴補4次;針刺臍內環穴,向外斜刺,用平補平瀉手法。其余穴位用壯醫藥線點灸,每穴點灸3壯,均用補法。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組均治療1個療程。
3.1觀察指標比較3組患者治療后的卵泡直徑、子宮內膜厚度、妊娠率、流產率。

3.3結果見表1。

表1 3組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患者治療后指標比較
注:與西藥組比較,△P<0.05
壯醫認為,不孕癥多是由于“咪腰”(腎)虛所致。“咪腰”虛,精“勒”(血)不足,咪花腸失養,不能攝精成孕;或先天發育不良,“咪腰”陽虛不能溫養咪花腸;或大病久病致陰虛火旺,咪花腸積熱,臟腑功能失常,氣血失調而致沖任病變,胞宮不能攝精成孕。臨床治療以補腎益氣為大法,予溫腎育卵湯內服治療或以壯醫藥線點灸耳穴(盆腔、內分泌、內生殖器)及體穴(下關元、腎俞、三陰交、中胃、陽池)等,取得良好療效。壯醫針灸作為一種傳統療法,因簡、便、廉、驗、無副作用、易于學習等優勢已經得到認可及推廣。研究表明,針灸可以直接影響內分泌及排卵[1-2],但對壯醫針灸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研究鮮有報道。壯醫針灸療法包括壯醫針刺療法和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臨床中二者常配合應用以提高療效。枸櫞酸氯米芬促排卵率高,但是受孕率低,原因主要為:一是改變宮頸黏液,使宮頸黏液變稠且量少,精子穿透性下降;二是服藥后子宮內膜偏薄,受精卵不容易著床;三是該藥的抗雌激素作用會降低黃體功能[3-4]。因此單用枸櫞酸氯米芬治療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效果欠佳。
綜上所述,壯醫針灸治療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可提高促排卵治療后的受孕率,降低流產率,與中藥溫腎育卵湯療效相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