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白琦瑛
“測土配方施肥太有效了,我們年年都要搞!”家住重慶市長壽區雙龍鎮雙龍村2組的沙田柚種植大戶李國昌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家里種有400多棵沙田柚樹,前些年掛果率低,品質下降,價格上不去,銷售也不理想,著實讓他犯了愁。
去年,李國昌了解到當地匯鳴供銷合作社有測土配方配肥的技術服務,懷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匯鳴供銷合作社?!巴ㄟ^對樣土檢測化驗,最后發現是氮、磷超標,鉀肥不足,不利于沙田柚生長,水分、甜度也會受影響?!苯涍^測土配肥的調整,李國昌的沙田柚掛果率較之前增長10%、甲級果率增長15%。果品提升,價格也跟著漲了起來,賣柚收入驟增了20%。談及測土配方施肥,李國昌豎起大拇指說:“這對我們農民來說太有用了,品質好了,收入也多了!”
自綜合改革以來,長壽區匯鳴供銷合作社根植基層,試點無人機飛防服務、農村電商服務、測土配方施肥服務,為農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助農增收近千萬元,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惠農助農之路。而匯鳴供銷合作社只是重慶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完善基層組織、提升服務能力的縮影。
“基層社是扎根農村、貼近農民、服務產業、助農增收的核心,是建成黨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為農服務骨干力量的第一步。合作社是農民組織化的載體,參與合作社規范管理是供銷合作社密切與農民聯系的重要途徑?!崩詈榱x介紹,為促進合作社規范發展,重慶市系統依托在36個涉農區縣組建的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為合作社提供財務、事務、商務、政務、黨務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建立透明財務制度,保障入社農民權益。截至2017年底,重慶市系統為3694個合作社實現代賬代管服務,代辦政務服務達1353次,開展涉農服務659次,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227個,為促進合作社規范發展,發揮了引導示范作用。
組織體系的完善是為了更有效地為農民提供服務,這是基層組織體系恢復建設的初衷。在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全市系統以基層社為主體,發揮組織優勢和傳統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優勢,以農資技物服務為切入點,大力推廣代耕代種、機播機收、統防統治、統購統銷等為重點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拔覀円灾貞c市農資集團為龍頭,各區(縣)農資公司為平臺,在鄉鎮基層社設立測土配肥站和農資物聯網服務站,在農村建立綜合服務社,形成‘市、區縣、鄉鎮、村’的四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慶市社合作指導處處長馬會強介紹,在提供生產性服務的同時,還積極推廣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推廣精準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可降解農膜等。石馬鎮供銷公司入股的大足區惠豐農機專業合作社還開展了代耕代種、機播機收、統防統治等農業機械作業,水稻服務面積4500畝,服務范圍覆蓋了石馬、金山、拾萬、回龍4個鎮、34個村、15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當前,各區(縣)供銷合作社通過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密切了與農民群眾的利益聯結,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了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崩詈榱x告訴記者,目前全市系統基層社示范社共成立統耕、統治、修剪、采摘、農技等各類專業生產服務隊235支,建成莊稼醫院983個,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6萬畝、農機作業面積6.64萬畝、統防統治面積6.62萬畝,能滿足農民產前、產中、產后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需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個以基層社為主體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新供銷、新網絡正以新面貌重新回歸到基層,回歸到農民中間。

圖①為現場檢測土壤成分。

圖②為現場加工配方肥料。

圖③為現場加工配方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