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李昕宇
6月10日,親土1號土壤健康大講堂在山東省安丘市開講,來自濰坊市農業科學院、金正大研究院的專家與當地500余位種植戶一同走進紅沙溝鎮大姜種植田觀摩,并就大姜種植、土壤養護等內容在大講堂現場進行了深入講解和交流,受到了與會農戶的熱烈歡迎。
據了解,安丘大姜作為山東省著名特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安丘當地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達十余萬畝,安丘因此成為著名的大姜產區。大姜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對管理、土壤、水肥的要求較高。近年來,由于土壤問題導致的多種土傳病害更是令種植戶不敢大意。自己進田要換鞋,他人觀摩“嚴防死守”,“不敢讓一點外面的土到我地里,土傳病害太厲害了。”示范戶李加進坦言。
來自濰坊市農業科學院的植保專家李付軍介紹說,長期的盲目施肥、盲目用藥、耕作層太淺且長期重茬種植,致使土壤板結、酸堿失調、環境惡化,生姜面臨著癩皮病、姜瘟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的嚴重威脅,產量和品質下降,農藥殘留加重。而傳統解決病害的覆膜熏地方法在滅殺有害菌的同時也不會放過有益菌,進一步降低了土壤活性。覆膜熏地所用的氯化苦還會毒化土壤環境,同時也增加了種植戶每畝3千元左右的成本。
“解決大姜種植過程中病害等問題的關鍵,在于解決土壤的問題,好土壤就是好收成的保障。”李付軍表示,安丘大姜種植土壤目前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下降,耕作層變淺,土壤板結、酸化、鹽堿化問題嚴重,因此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保水保肥性差,使得作物養分利用率低、根系生長不良。解決作物的健康問題,要從壯根、保葉、活土這三大環節下功夫,通過土壤優化、養分轉化、清潔土壤等方式從‘根’上解決土壤的問題。
“我種了20年大姜了,從來沒像今年這么好過!”使用了“親土1號”的李加進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施用了“親土1號”產品后,土質更加松軟、深厚,大姜植株生長更快、更高,葉片更加濃綠且分蘗更多,產量肯定會有明顯的提升,同時成熟期可以提前至與大棚姜同期,從而保證了良好的收益。“本來留了幾溝的對比,一看用了‘親土1號’的大姜長得這么高,我抓緊都用上了,這可等不得。”李加進笑著說。
親土1號技術總監范玲超介紹說,針對大姜的種植特點,“親土1號”土壤改良系列產品以養地、防病、抗重茬為出發點,具有活土養地、營養全面的優勢功效,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優質營養成分,有效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補充土壤有機質、豐富根際微生物、調節作物根際pH,從而提高作物養分利用率,達到土壤活化修復、作物增產提質的效果。
活動現場,范玲超還進行了“親土1號”產品松土、調節酸堿度效果的對比實驗。在同樣的水土混合物中,添加“親土1號”液體肥后的對照容器內土壤由于形成了團粒結構,沉降速度明顯加快。而在酸堿調節實驗中,“親土1號”的酸堿調節劑展現了其將酸堿都可以有效中和到中性程度的效果。良好的產品效果獲得了現場農戶的喝彩。
同時,“首屆親土狀元選拔賽(安丘站)”也拉開帷幕,當地姜農紛紛踴躍報名,希望通過多層選拔,獲得萬元創業基金,成為種植“王中王”。金正大集團山東中部大區總經理陳公霞表示,金正大集團希望通過狀元選拔賽和示范戶招募等多種形式,推動“親土種植”理念的落地生根,帶動當地大姜等產業發展,借助“親土1號”這一系列優質產品,幫助廣大農戶增產增收,實現“親土種植,富養天下”的愿景。

好 學又好奇,種植戶近距離觀察現場實驗。

施 用“親土1號”地塊(綠色覆膜)長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