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 雅歌
日本經濟產業省10日公布2018年版《通商白皮書》。在不含索引等的全部324頁中,有關中國的內容達98頁,占到整個白皮書的3成。白皮書也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提出批評,稱這是對基于世貿組織的自由貿易體制的挑戰。
日本《通商白皮書》自1949年起每年發布,今年是第70次。在今年的白皮書中,題為“迅速變化的中國經濟”的內容達87頁。從中國經濟成長各領域的變化,到中國新產業發展,白皮書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述。白皮書稱,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也增至世界最大,創業活動非常活躍,專利申請數世界第一。白皮書認為,“日本企業商機巨大”。
在贊賞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白皮書用11頁關注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白皮書對“繼鋼鐵之后,半導體行業也可能出現過剩產能”表示警惕。
日本共同社稱,白皮書批評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擔憂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性。但《日本經濟新聞》注意到,白皮書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僅為30頁。該報稱,白皮書主要提及2017年2月以后的日美首腦會談和日美經濟對話,強調合作的重要性。關于美國以日本為對象啟動鋼鐵和鋁制品的進口限制一事,僅寫入“未將日本排除在外令人極為遺憾”,完全沒有關于美正在討論的汽車額外關稅的內容。
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稱,“在撰寫時間上來不及”。《日本經濟新聞》說,4月中旬特朗普就已暗示提高關稅,5月下旬啟動開征討論。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日本“不希望因多余內容過度刺激美國”,顯示出對美國的“揣度”。此外,這么做也有希望避免對7月下旬舉行的日美部長級貿易磋商產生負面影響的考量。▲
環球時報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