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0日文章,原題:分析人士稱,印度正改變對華態度并停下來回望美國盡管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支持者,但印度正盡力獨立自主地與中國在海上打造伙伴關系。接下來的幾個月,印度計劃與中俄舉行密集外交磋商。從印媒報道看,是印度主動與中國啟動海洋事務對話的。該對話機制2016年推出,但首次會談未達預期效果。印度《第一郵報》稱,與印度同印尼、法國進行的雙邊對話相比,印度即將與中國開展的磋商“至關重要”。
首先,由于將在美國“印太戰略”正在形成的背景下進行,印中就海洋事務開展的磋商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美國已邀請印澳日聯手抗衡中國在地區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但近來于新加坡舉行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上,印度總理莫迪清晰地闡述了對這種新伙伴關系的戰略構想。與美國不同,他并不認為“印太戰略”是該地區唯一的安全解決方案。莫迪明確表示,印度無意在印太地區服務于美國的反華利益。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熱點國際問題研究所歐亞研究中心專家安德烈·沃洛金解釋說,(新德里對華態度的)這種新發展或將對地區穩定產生影響。“(印中)對話的重要性取決于印度正在改變對華態度這一現實。在與北京的對話中,印度停下來希望(美國助其一臂之力)并(為此)回望美國。”
一方面,美國對印中改善關系不感興趣;而另一方面,印政壇中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分人希望美國幫助印度開展對華對話。但如今此類希望已成泡影。沃洛金說:“新德里不得不從務實主義和自主自立的立場來處理與北京的關系”, 中國外交學院專家蘇浩相信,海上安全能成為中印合作的新平臺,“顯然,所謂的印太戰略是針對中國的。因此對該地區事態發展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一個重要起點將是印度是否加入該戰略機制。”
西方媒體稱中國在印太的艦隊對印度構成挑戰和威脅,但新德里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極為謹慎,只是婉轉地表明印度并未打算不與美日澳合作。此外,近年來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已顯著增加。蘇說,中國“正在該地區發展和維護穩定方面扮演積極角色,并促進印度自身發展。中國并未破壞印度在南亞和整個亞洲的地位,而是正加強印度的地位。”
中印領導人今年4月舉行會談后,雙邊關系開始明顯轉暖。這種大背景下,海上安全將成為兩國合作的新戰略空間。
印度《第一郵報》發表印中即將舉行海洋事務對話報道的同時,還報道了其他兩個至關重要的消息。一是印度央行向中國銀行在印度的首家分行頒發牌照。另一消息是印度航空公司已在網站上把“臺灣”改稱為“中國臺北”。▲(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