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珮莙
近來,美國《福布斯》雜志、彭博社、英國路透社等西方主流媒體都在報道中國正在大力吸引人才,甚至提出中國將成為“全球人才中心”的觀點。
美國《福布斯》雜志近日報道稱,中國日益成為吸引全球人才的中心。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一畢業就回國;許多人放棄在華爾街或硅谷的不菲收入,奔向北上廣深;中國政府不斷推出利好政策,吸引外籍人才到中國發展。
而彭博社則稱,有美國教育背景的中國人才,正成為推動中國企業全球擴張的關鍵力量,也是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的主導力量。
“越來越多的人才在轉移,因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美國獵頭公司斯賓塞·斯圖爾特的技術業務負責人肯·齊說:“這只是個開始。”
中國企業的規模和創新能力不容小覷。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已成為全球科技中心,中國的互聯網巨頭企業如今合計市值超過萬億美元,這造就了招聘的繁榮景象和薪資增長,使得頂尖人才的薪水與硅谷開出的薪水相差無幾。
過去3年里,定居舊金山的獵頭吳杰(音)幫中國公司從美國公司挖走了100多名工程師。“人們比過去更愿意回國,中國工資增長更快,機會更多,更有家的感覺。”吳杰告訴彭博社,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從業人員的薪酬經常超過美國同行;一家初創公司4年前雇用了一名人工智能工程師,如今,該工程師持有的股票市值高達3000萬美元。
國內的就業機會也更多。中國工程師在硅谷表現出色,但他們向上晉升、尤其是晉升至高層管理人員的空間相對較小,這一現象被稱為“竹子天花板”。而操盤以人工智能(AI)為主的基金的托馬斯·梁(音)對《福布斯》表示:“中國許多初創企業資金充沛,求才若渴。”AI等熱門領域的初創公司為從成熟企業挖角,常開出加薪50%-100%的條件,吸引力巨大。一些中國科技企業為從美國大學招攬中國留學生,甚至在硅谷設立辦事處,以吸引頂級人才。
中國企業的迅速擴張,推動了整個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和支付市場的相應增長。這一趨勢正在鼓勵更多在海外學習、工作的人才回國。正如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所說,中國扭轉人才流失的努力正在奏效。
“就在10年前,人才流動狀況仍是大約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但目前是每7人中有6人回國。”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前主任楊衛已告訴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中國的人才流失幾乎已經結束”。
除了爭取本土畢業生回國,中國還希望吸引越來越多的外籍人才。
中國大學的世界排名在不斷攀升,《福布斯》雜志稱,中國高校希望吸引外國學生到那里學習。中國教育部發布的《留學中國計劃》顯示,中國計劃到2020年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學生留學目的地。屆時,每年將有50萬名外國學生赴中國留學。
一家虛擬現實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葉瀚中表示,許多有政府支持的中國基金經常在美國大學校園舉辦活動,并向那些同意在出資城市開展業務的人提供各種激勵,從免費住房、辦公空間到啟動資金。“中國的每個城市都在努力成為中國的下一個科技中心,因此對海外人才的爭奪非常激烈。”葉瀚中告訴《金融時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報道稱,有“中國硅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近日發布了20條吸引國際人才的新政,意欲通過放寬外籍人才準入條件,突破人才瓶頸,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報道稱,為了讓外籍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中國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政策,為外籍人才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據路透社報道,未來還將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獲得夢寐以求的中國永久居留資格。這使他們更加便捷地進行跨境旅行,享受當地人的福利政策。
(孔祥月薦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