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管理工作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從而推動圖書館向信息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圖書管理?智能化?信息時代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圖書智能化管理及其相關的服務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轉變。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提升圖書管理者的自身素質,加強自身能力,不斷完善管理觀念以及改變運作模式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
圖書管理者必須加強服務意識。隨著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圖書館管理員不僅是提供服務的人,還是知識創新的參與者,這就要求其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圖書館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獲取知識的場所,使國民素質得到整體提升。而管理者作為傳播行為的實施者,就必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使圖書管理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
當前,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地位,這就需要圖書管理員具備充分的現代信息意識、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而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采集資源,為讀者提供幫助,實現知識的輸送。另外,高校圖書館不僅可以幫助學校院系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利用書籍雜志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圖書館是利用圖書進行交流、研究的場所,是學生的知識得以充實,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得以顯著提高的地方。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圖書管理的工作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當前需要重點對理論研究、培養分析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進行加強。在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尤其是網絡技術的運用,以往的圖書館管理工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文獻信息要求。而日益增多的館藏量、圖書資料的檢索和著錄的難度相應增加,特別是電子圖書等的涌現,手工借閱的形式已經不能讓讀者的需求得到滿足。傳統圖書館需要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革,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并將信息儲藏和傳播融為一體,建設數字信息化圖書館。
當前,我國圖書館正趨于智能化的發展和普及階段,數字化圖書館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之上融入信息化元素,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技術打造新型管理模式,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國現階段圖書館已經向數字化和網絡化普及,并逐步邁向多媒體網絡管理,實現智能化服務的目標。
智能化圖書館主要是對其采取科學合理的整體改革,發展網絡建設,將高校各院系的資料室、閱覽室連接為一體,相互之間協作,實現資源共享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網絡系統。讓網絡上的電子信息資源能夠轉化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組成部分,使得服務空間及范圍進一步擴大,優化網絡資源配置,不斷完善圖書館數據庫,確保館藏圖書可以被更好地利用。創建網絡化信息安全保證組織和體系,使網絡信息能夠在安全和正常的情況下使用,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平臺與其他國家圖書館增強網絡化服務的國際交流合作,借鑒先進的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智能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拓寬知識面等方面的優勢。對于新型的智能化圖書館,就要使館內的整體組織、人員安排以及業務流程等符合網絡環境的要求,從而不斷地進行完善。而從事圖書館服務和信息服務的工作人員的素質就變得尤為重要,培養新型圖書館綜合服務人才是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在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加知識儲備、學習網絡技術,圖書館的管理者和從事服務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工作方式、效率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數字化圖書館需要管理人員充分掌握信息資源,并在了解館藏、編目等以往工作模式的基礎上,了解信息資源的狀況和網絡分布,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其服務職能不再只是文獻的借閱,而是讓讀者感受到現代技術帶來的便捷服務,可以提供網上多媒體在線服務、全球數字化信息網絡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圖書館已經轉變為一個理念新、功能多的信息服務中心,而作為圖書管理員就需要充當信息向導、管理者和系統專家的角色。對于不能熟練掌握業務的管理人員,就要根據這一群體的具體情況,通過參加相關專業培訓或是自學等方式,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從而使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有效的服務。
總之,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服務職能,就必須積極配合教育體制改革,從而使圖書館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秀玲.信息時代高校圖書管理服務體系創新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4).
[2]馬依拉肉孜.淺談圖書資料實現網絡信息化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論版),2016(12).
[3]劉彥.當代網絡環境下圖書資料管理模式的改變[J].神州,2012(36).
(作者簡介:黃國銳,男,本科,茂名市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