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強
最近,一位原本前途光明的博士匆匆地結束了自己29歲的生命。
一開始公眾都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學生自殺事件。但隨后其女友在網上發表了《名校博士不堪導師奴役自殺身亡,導師冷漠無情不聞不問》的文章。從內容可以得知,這位博士的導師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包括: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一時間,關于高校老師權力濫用現象引發網絡熱議。
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新聞,這并非個案。導師的權力濫用不僅局限于學業、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甚至嚴重侵犯人身權益。2016年5月23日,上海青浦區的一所工廠爆炸,帶走了華東理工一名學生年輕的生命。據報道,該生導師是一家化工企業的大股東,阻攔學生發表含有某配方的論文,擔心成果公布后,他的企業也就喪失了先發優勢,由此導致該生未能按期發表論文,最終延遲畢業,而后在一次導師安排的實驗任務中失去了年輕的生命。
大學該是一個樂園,這里有的應該都是充滿求知欲望、自由、獨立又快樂的靈魂,而不是一個圈養所,導師被利益圈養,學生被導師圈養。博士悲劇發生之時,一部歌頌理想主義的《無問西東》正在熱映,電影中泰戈爾的勸勉愿所有為人師者能夠銘記:“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
素材分析:中國的師生關系,往往伴隨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親密特征,尊師重道幾乎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文化都倡導的,在將老師拔高的同時,也強調了學生對于老師的服從,這就使得師生之間的權力出現了不對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