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全
【摘要】隨著國家級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大了對農田水利建設的力度,農業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文章認為,基層水利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重大意義,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工作重點,確保農田水利建設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新機制;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多地少、水資源短缺、降雨時空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這些基本國情決定了農田水利建設在農業生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建設,經過廣大農民群眾長期不懈的努力,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大幅度增加,為糧食產量和農業不斷發展奠定基礎。
一、充分認識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重大意義
農田水利設施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我國現有農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紀60-70年代,有相當一部分已達到一定的使用年限,老化失修嚴重,效益衰減,小型水利工程設計完善,配套率低對現有的灌區全面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灌溉的任務十分艱巨。在人增地少的嚴峻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與此同時,近年來,全國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呈下滑趨勢,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逐步取消農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后,農民群眾的投工投勞的數量大幅度減少。農田水利建設滑坡,不僅直接影響當前的糧食增產,而且嚴重制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持續提高。為此,盡快建立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新機制和新辦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積極穩妥地做好這項工作,認真組織試點,深入調查研究,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加強合作,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推上新臺階。
二、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補貼資金為引導,以農田水利建設規劃為依托,以加強組織動員為紐帶,以加快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逐步建立起保障農田水利建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原則
1、堅持政府支持、民辦公助的原則。國家要逐步建立起保障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重點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同時,要把加大政府投入與增加農民勞動積累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優勢,組織和引導農民盡可能增加勞動積累。
2、堅持民主決策、群眾自愿的原則。要嚴格區分農民自愿出資出勞與加重農民負擔的政策界限,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在切實加強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為契機,通過有效的組織工作,引導農民出資出開展農民直接受益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同時,要嚴格規范“一事一議”程序,控制籌資籌勞標準。
3、堅持規劃先行,注重實效的原則。要發揮規劃的統籌指導作用,把規劃作為鄉村兩級組織,農民出資出勞的必要條件和國家安排補貼投資的重要依據,科學有效開展農田水利建設。
4、堅持深化改革,體制創新的原則。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快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良好運行機制,調動廣大農民投資投勞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三、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工作重點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
財政部門要建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專項資金,對農民興修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給補貼。發展改革部門要調整投資結構,切實增加對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產,加強統籌調解,避免了各項資金的重復運用。地方各級政府要承擔起農田水利建設的主要責任,把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納入投資和財政預算,逐步形成適度的規模。
(二)認真做好農田水利建設的規劃編制工作
農田水利建設的規劃的編制工作,采取以縣為單位、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原則上每個縣都要編制。編制要統籌預算,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講究實效。這是國家補助資金的依據,申報項目必須符合規劃的要求。水利部門從全國和區域水利資源配置的要求出發,加強對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各地區要結合實際。積極試點,取得經驗后逐步推廣。
(三)規范農田水利建設的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
一是明確資金投向。二是明確實施主體。項目實施主體可以是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可以是農民聯合體。三是完善補助方式。主要用于補助和項目建設的材料費及機械作業費,具體方式可采用項目管理或代收費以獎補貼法。四制定補助標準。根據工程性質以及農民在限額內籌資和籌勞情況。
(四)進一步加強團水利建設的組織領導工作
縣鄉政府要將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目標和責任,落實有關政策,組織規劃編制,抓好項目實施,加強監督檢查。水利部門要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指導和檢查監督。鼓勵和扶持農民用水協議等專業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其在工程建設、使用維修、水費計收中的作用。水利部門要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管理制度改革,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改革農村取水價格,為工程的良好運行和節約用水創造條件。
總之,基層水利部門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充分認識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重大意義,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工作重點,確保農田水利建設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維國;李鐵男;楊靜;;不同灌溉方式對玉米水分生產效率與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4年11期
[2] 叢蓉;;淺談延安地區的農田基本建設——以富縣、洛川、志丹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