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在農業水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越來越多的農業水利設施便利了日常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農業生產效率。在農村為單位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存在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用水戶協會主要代表的是農民自身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與水利工程建設的利益是相通的。越來越多的用水戶協會成員開始參與到了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切實維護了農民自身的經濟利益,實現了農田供水的良性循環。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維護過程中,農民用水戶協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協會起到的作用進行簡要概述,系統的闡述在水利建設過程中,農民水戶協會的作用。
【關鍵詞】小型水利;建設維護;用水戶協會
一、引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逐漸將農業生產提到重要議題上,注重農業建設生產和農民的切實利益,農村的水利設施建設也成為了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較豐富,但是人口眾多,農業用水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從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上來說,我國屬于13個貧水國之一。水資源的短缺影響主要體現在農業生產方面,嚴重制約了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從建國初期以來,我國先后興建了2000多萬處小型水利工程,專門用于各地的農業生產。但是由于最先建造的基礎設施技術含量較低,配套標準較差,再加上,使用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維護工程,導致了現如今大部分水利設施都處于年久失修的狀態,嚴重制約了農村生產能力的提高。作為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小型水利工程在通常情況下,與農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掛鉤,有著十分重要、不可忽視的作用。
農民用水戶協會這一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紀90年代由世界銀行提出的,其主要含義是指:以水文單元為界,通過農戶進行自愿聯合,參與水利設施的管理和建設,自負盈虧,自我維持的非盈利性社團組織。其主要的表現形式是指,各地政府將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使用、維護和管理的權利進行下放,交給農民自己進行管理,而這一權利的主要負責組織就是農民用水戶協會。按照我國的通常標準來說,農民用水戶協會是以渠系作為分界單元的,按照不同的灌溉區域作為劃分范圍,所有協會成員共同進行管理、維護,并進行自主運營的,以農村為單位的專業用水管理組織。在農民用水戶協會的管理下,所有協會的成員共同負責水利工程的使用和維護,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運營的主要目的是非營利性的,用作滿足自身灌溉需求的,同時該組織還負責進行水資源的分配、水費的收取,以及正常秩序的維護。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農民用水戶協會已經做到了全范圍的普及。
二、農民用水戶協會的作用
(一)農民用水戶協會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
1.項目申報。關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問題,例如是否進行建設,在何處進行建設以及建設的方式選取上,都是由協會成員共同商議完成的。其中還包括了項目資金的籌集、工作的分配,以及監督權力的分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通過協會成員的討論得出結論,并通過用水戶協會進行組織和申報。這種管理模式極大的提升了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質量監管。工程質量的管理主要由縣政府的相關部門監督和控制,縣政府水務局進行技術人員的抽調和分配,鄉鎮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一定的業務人員,各協會再提供相應的群眾代表,三方面共同參與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在出現質量問題時,必須通過三方代表共同簽字認可后,才可以進行操作,這種模式極大提高了群眾代表的監督權力。
(二)在工程建后管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完工之后,會根據事先分配好的權責范圍,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其具體的操作內容是這樣的:在關于水庫樞紐和主要水渠的管理上,是由水庫管理所進行統一管理和調配的,主要負責的任務是,主干渠道的維修和管理;對于末端水渠,農村內部的小型水塘,其管理職責主要分配給了用水戶協會,有會的所有成員共同進行管理,同時負責設施的維護;學會代表村民行使經營和管理權,并收取一定的農業水費;除此之外,對于蓄水池工程來說,則按照投資主體的不同進行管理職責的劃分,具體來說,就是誰投資誰擁有,誰受益誰管理。其所有權的證明主要由鄉鎮政府提供,蓄水池的擁有者也會簽訂相應的責任書,用來明確設施維護和管理的相關責任。在質量檢查的工作上,主要是縣政府以及鄉鎮政府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損壞并組織修復。
用水戶協會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村民自治的原則踐行民主管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協會會根據不同群眾的農業用地面積以及用水需求,通過書面形式進行明確的權力分配,同時規定好不同分會和成員負責管護的灌溉區域以及管理職責,真正實現將管理責任落實到農戶的地塊。在具體的管理制度制定方面,主要是通過群眾的討論和組織,來進行管理方法、用水制度、收費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制訂。除此之外,由于部分群眾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為了保證水利設施的正常運行,發揮更好的效用,還可以采用承包租賃等方式,交給具有專業經驗的人進行管理和維護。
三、結語
農民用水戶協會的成立,為農村用水設施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實現途徑,有效維護了農業用水的管理,也維護了正常的農業生產秩序。通過群眾自治的民主管理制度,極大的提高了群眾的管理工作參與積極性,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日常的用水糾紛問題。用戶自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破壞用水秩序現象的發生,維持了正常的農業生產運轉,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水平,為人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李少抒,原珂.農民用水戶協會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管護的作用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15):191-195.
[2]卞戈亞,黃愛玉,馮廣志,等.南方四省(區)農民用水戶協會運行管理調查與思考[J].水利經濟,2013,31(4):47-50.
[3]周立榮.農民用水戶協會建設對湖南水利事業發展影響淺談[J].湖南水利水電,2008(6):83-83.
作者簡介:胡京平,1978年4月,男,漢,四川省宜賓市人,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農村安全飲水、小型防洪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