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紹斌,聶冠化,李 波
(1.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2;2.宜都市第一中學 湖北 宜昌 443002;3.宜都市第二中學,湖北 宜昌 443002)
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創業孵化園建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涌現,然而體育院系卻顯得沉寂和滯后。高校創業孵化園建設多來源于政府撥款,經費大都優先重點學科建設,社會、企業資金以應用型學科為主,體育學科很難建設體育創業“孵化園”。面對現實,三峽大學體育學院從2009年起,開始了“自身造血式”體育創業孵化園建設的探索工作,通過合理利用學校、社會、政府有形、無形資源和發揮學院自身人力資源優勢,解決了孵化園建設最重要的資金問題,創建了一批具有體育特色的校內、外創業孵化園,為體育專業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創業實踐環境和服務。
“自身造血”現已變成了一個代名詞,人們多把它比喻某一部門、單位和組織等從內部挖掘潛力,依靠自身能力增強機體活力。“孵化”如今用來比喻人才培育;“孵化園”是指培育人才的園地。本課題研究的“自身造血式”體育創業孵化園是指:“高等體育院系在沒有外來資金幫助或不依靠外來資金的‘輸血’方式供給情況下,采取的自身‘造血’方式解決創業孵化園建設。”
“俱樂部型”孵化園是指“以體育單項俱樂部為載體,為會員健身娛樂提供有償服務而獲得的合理合法的利潤進行創業孵化園建設”的一種形式。校園體育俱樂部與商業俱樂部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是以人才培養為己任,采用商業體育俱樂部運行模式進行有償性服務,由兼職體育教師擔任俱樂部負責人,每年學院與校后勤集團簽訂總承包合同,各俱樂部負責人與學院簽訂分包合同,俱樂部利潤按5∶5分成,即俱樂部利潤用于招生宣傳、培訓、競賽、講座、管理、勞務等費用;后勤集團所獲利潤用于俱樂部執照、稅務、財務、場地維護保養等。俱樂部負責人采取競聘上崗,凡思想業務過硬、懂管理、善經營者優先,工作人員由負責人根據需要從學院師生中選拔,嚴禁任何教師政策外的個人行為。俱樂部按會員制和零時服務2種方法收取費用,本校學生會員按成本收費,教師按低于本地區商業體育俱樂部平均價收費,校外會員按市場價收費。3年來,三峽大學體育學院在課余時間里,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和師生的知識和技能,先后成立了11個單項體育俱樂部,會員人數達4 000多人,體育學院學生參加俱樂部工作達600多人,他們不僅獲得了創業過程的很多經驗,而且增長了創業才干。
“再生型”孵化園是指:“借助在校內和校園周邊誕生的由校園俱樂部創業孵化園培育出的自主創業者創立的企業(或公司)增生的創業孵化園。”學院通過分層次、有目的、有重點的培育,一批經過“俱樂部型”創業園“孵化”出來的自主創業學生率先在校內和校園周邊進行了小規模的自主創業活動,在學院的幫扶下,現已建成的有體育用品連鎖店、體育旅游服務公司、體育舞蹈輔導中心、跆拳道館、街舞廣場、體育健身房和一批網店及其他種類的創業公司,規模由小到大,資產由少到多,有的資產已達100多萬人,有的學生畢業后繼續選擇在校內和校園周邊創業,這些創業者一邊繼續得到孵化園的支持和幫助,一邊接納師弟師妹創業實踐活動,他們在孵化園的培育下成長起來,反過來自己創辦的公司又提供給體育學院學生創業實踐,使創業孵化園得到了再生。一個又一個“再生”孵化園誕生,不僅起到了帶頭和示范作用,而且擴大了體育創業孵化園規模,吸引了更多學生踴躍參加創業實踐活動。
“課題研究型”孵化園是指:“師生通過團隊課題研究項目經費進行的創業孵化園建設。”近年來,三峽大學體育學院師生共同研究的成果較豐厚。例如,龍舟競技是我校傳統優勢項目,所獲成績與師生共同研制的一項“新的跪式、站式劃槳法”在訓練比賽中的應用有直接關系,本項成果還得到商業轉化。這種以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成果轉化的全過程,是人才培育的一種較高層次的孵化,多項科研課題和聚集的研究人群,共同組成了一個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的創業孵化園。
“校政型”孵化園是指“學校與政府合作并借助于政府政策和培訓項目的無形資源所進行的創業孵化園建設”的一種形式。2010年3月,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成功的在宜昌市覓得第一個政府合作伙伴,簽署了宜昌市猇亭體育文化培訓中心合作合同。學院在無任何經費投入的情況下,借助政府有關創業的政策和培訓項目,一樣可以和政府合作創辦創業實踐孵化園,按照此模式,體育學院先后建立了6個“校政型”創業孵化園,使更多學生得到鍛煉。
“校企型”孵化園是指“學校以知識、技能、成果等為資本與商業體育企業共建創業孵化園”的一種形式。宜昌市中鵬健身俱樂部現為合作伙伴,開建體育學院第一個“校企型”創業孵化園。隨著雙方互信度增強,表層的健身教練合作模式逐漸地走向深層的核心利益融合模式,中鵬健身俱樂部老總被聘為學校兼職教授,學院教師被聘為企業的兼職經理,中鵬健身俱樂部把發展規劃、營銷策略、企劃書等商業核心課題交給了學院,學院選派最強科研團隊攻關,隨著一份又一份高質量的發展規劃、企劃書等成果產生和轉化,企業規模和效益獲得了雙豐收。
形成學院創業教育的強大思想動力經歷了4個階段:學習宣傳階段—分析討論階段—危機意識形成階段—觀念統一階段。(1)在學習宣傳階段,學院成立了學習宣講小組,讓全院師生領會精神實質、認清當前形勢。(2)分析討論階段,采用聯系實際的方法進行分析討論,從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實際、市場就業實際和學院辦學實際出發,例舉大量事實進行分析與討論,讓師生明確創業教育重要意義之所在。(3)危機意識形成階段,主要例舉了2010—2012年度全國本科專業體育教育和社會體育都已被亮紅牌及某些學校已停辦體育專業的實例,警示大家,學院生存狀態十分嚴峻。(4)觀念統一階段。學院深知,思想認識得到了統一,才能產生強大的推動力。因此,解決當前專業危機的最佳辦法就是創業教育,其核心是實踐。所以,要提高創業教育質量,根本辦法就是實踐,實踐基地—創業孵化園建設是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的保障。
“制度動力是現代社會得以良好運行的規則體系和有效保證。”學院還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和到政府掛職鍛煉,現已有4人分別到政府掛職鍛煉一年,10人在企業兼職。學生管理制度明確規定:學生創業實踐成績記入學分,并與畢業文憑掛鉤,在校期間因創業需要可申請休學,延期畢業,保留學籍,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創業或自主到企業鍛煉。
“利益是人的積極性賴于產生的原始動力。”學生凡申請校級以上課題或獲得校級以上創業表彰和成果及發表相關論文者,可獲得一定獎金;教師在創業實踐指導經歷做為教師評先和職稱評定的重要條件之一,并與教師利益掛鉤,大力資助創業教學改革與研究、創業教育課題申報和有關考察、學術交流活動,物質獎勵創業教育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獲得者。
以校內單項體育俱樂部為基礎的體育“俱樂部型”的創業孵化園,成功地孵化出一批學生自主創業的公司,這些公司型促成了創業孵化園的“再生”,以此同時以課題研究為主導的教學科研團隊發展成了課題研究型創業孵化園。以上3種形式基本覆蓋了體育學院開設的所有專業主項術課和具有本學院特色的科研課題方向,不僅使專業學生在體育技能上有了提高和施展的舞臺,而且使專業教學、訓練、科研和創業能力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達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目的。
3年來,三峽大學體育學院申請的創業教育的課題3項,發表相關創業教育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論文7篇,師生多次參加全國和省級創業教育學術會議,并獲得多項獎項。
三峽大學體育學院創立的“自身造血式”體育創業孵化園,3年培育了一大批有志于創業的學生,在孵化園實踐鍛煉的學生共計600余人,占全部學生的75%,自主創業逐年提高。2011年已占畢業生總數的13.3%,學生自主創業率的提高,帶動了學生就業率的提高,就業率由2009年的86.3 %,提高到2011年的94.6 %。
3年來,三峽大學體育學院創建的5種類型的創業孵化園,都不是靠“輸血”建立起來的,而是靠“自身造血”方式建設發展起來的,依靠自身力量,由小到大、由校內到校外,創建出一個多類型、多層次、初具規模的“‘自身造血式’體育創業孵化園集群”,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創業實踐空間和良好環境。盡管如此,體育創業孵化園的建設發展任重道遠,當前,“自身造血式”創業孵化園存在著“創業項目科技含量較低、創業師資力量不足、學生自主創業資金擔保無力”等問題,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愿與全國高等體育院系同行們攜手并肩,共同研究體育創業孵化園建設的諸多問題,為提高我國高等體育院系創業教育質量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