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峻峰
(浙江湖州安吉體育局,浙江 湖州 313300)
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是我國經濟類體育訓練中的關鍵環節,也是培養優秀競技類體育項目后備人才的關鍵渠道。這里所說的“業余訓練”指的是在業余時間參與專項體育運動的早期訓練,在培養高素質的后備運動員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的核心目的是培養各種運動項目優秀后備人才,并且培養基層體育先進分子,以便促使群眾性體育項目的普及與運動水平的提升。業余訓練是新時期我國體育教育領域中的基礎工程,也是經濟體育方面的希望工程,其訓練效果的優劣對競技體育發展的實力與后勁及大眾體育的發展與普及產生直接影響。那么,如何提高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的規范性,是相關人員需要研究的關鍵問題。
在我國改革發展的新時代,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需要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革純粹依靠體育教育系統力量辦學的思想,積極吸納社會上的各種優勢資源服務體育訓練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拓寬訓練途徑,才能為訓練效果的優化提供新契機。具體來講,應做好以下幾點。
在規范化建設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方案的過程中,可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主導作用,以便在政府的引領下推動社會各階層都能主動參與其中,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各種優勢資源,還可把社會上的資金與資源引導到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中。這不僅可為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規范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而且可推動訓練質量的優化,并且還可使社會閑散資金與資源獲得收益,最終實現雙贏。
體教結合是新形勢下我國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規范化建設的新模式與主流,其可將教育機構及體育部門的優勢資源整合在一起,在全方位協作中努力做到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及義務共盡。只有這樣才能徹底解決我國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從而給競技體育項目儲備大量優秀人才。針對基層少體校,可部分或全部搬遷到普通中學,使運動員的訓練與學習都可在普通學校中進行,并選派高素質教練員對期進行訓練。這一訓練新模式,可使運動員在獲得大量競技體育早期訓練技能的同時,還可為其長遠發展提供文化知識上的支持,有助于訓練效果的顯著提升。
與高校聯手創辦學校,可大幅提高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的影響力,尤其可吸引受訓運動員與家長,這就可有效解決當前基層少體校運動員訓練積極性低下的問題,還可為運動員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出路。同樣,高校與基層少體校聯合辦學的話,也可解決他們體育生人數不足的問題,可推動高校體育競技能力的提高,以便帶動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效果的明顯優化。
設施先進、齊備的訓練基地是基層少體校規范開展業余訓練的基礎與條件,因此應充分重視基地建設工作,以便為運動員提供更為舒適、高效、安全的訓練場所,從而使他們都能在訓練活動中更快、更準地領悟各種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運動技巧等,最終切實提高業余訓練的效果與效率。
教練員是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中的主導因素,是所有訓練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其是否具有很強的學習意識,對其所掌握的訓練理念及訓練方法的先進性、科學性與否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教練員應及時總結訓練中各種優勢項目的發展與形成規律,加強借鑒,相互交流,改進不足。基層少體校應激勵教練員主動學習國外前沿的訓練方法與理論,逐漸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確保他們樹立有先進的訓練理念,并可依據具體運動項目的訓練特點,對科學理論進行合理利用。同時,基層少體校應鼓勵教練員透徹研究體育項目的發展趨勢與潮流,更加精準地認識與把握項目訓練規律,在訓練手段、方法與技戰術方面,大膽突破,勇于創新,從而推動訓練效果的顯著提高。
教練員的“教”和運動員的“學”之間應是緊密聯系與相互配合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為理想的訓練成效。這就需要訓練員積極推動運動員融入與參與訓練活動,使他們對訓練目標有明確的認識,從而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訓練。因此,教練員應仔細留意運動員的一言一行,把握其心理變化情況。當運動員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教練員應及時了解原因,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能夠選用放松類訓練活動幫助運動員減壓。如果運動員持續出現消極心理狀態,就應及時與其家長聯系,共同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訓練方案是基層少體校開展業余訓練活動的依據與中心,因此要想顯著提高訓練活動的規范性,就需要教練員可設計出兼具靈活性與系統性的訓練方案。在課時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及階段計劃的設計中,應科學分配訓練量、密度與強度,保證即便課時計劃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也可借助節假日或周末補訓的方式進行彌補。同時,教練員需要結合各個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及具體特點,制訂差異化的訓練內容與任務,有針對性地處理好運動員的心理與技術問題,最終實現最優化的訓練效果。
為了提升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規范化建設成效,就需要制定健全的督訓制度,為訓練活動的規范化開展提供依據與保障。因此,應依據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督訓管理措施,健全訓練活動質量評價措施,邀請專家參與到訓練質量檢查及訓練計劃評估工作中。盡可能實現督訓主體的多元化,提升督訓檢查方法的客觀性與科學性。詳細記錄訓練方案及訓練活動中暴露出的問題,并及時、妥善處理,必要的話通報全單位。
構建針對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及教練員的培訓體系,利用教研活動、計劃展評、公開課等方式舉辦培訓,合理選擇培訓課程,做好培訓效果的反饋與跟蹤工作。給培訓活動設定適合的學分與學時,科學設置選修與必修培訓課,優化培訓活動的針對性。激勵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及教練員參加各級單位組織的專業培訓活動,把培訓情況與個人的評先、待遇等掛鉤,從而督促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培訓,以便給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規范化建設的高質量實施提供保障。
把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結構和教練員的考核聯系在一起,建立有考評制度的,應結合具體情況適當提升訓練效果在考核中的占比。把是否組織了足夠數量的訓練研究活動當成年終考核教研組長的重要指標,把是否參加了足夠數量的培訓課程與教研活動當成考核教練員的核心指標。為基層少體校教練員設立科研基金,制定合理的論文刊發獎勵方案,激勵教練員依據帶訓項目進行課題申報與科學研究,利用申報課題獲得相應的獎勵基金,而沒有嚴格按照申報要求完成論文發表標準的,應退還相應的獎勵基金。
提高科研助訓方面的資金投入,增加科研人員的經費與數量。采購實用、小型的科研設備與儀器,優化設備利用效率。針對優秀運動員應每月對其做一次測試,對比其生理上的生化數據。針對重點培養的運動員,在夏訓、冬訓中應做好科研監控工作,合理增加黃金時期的訓練量。協助教練員精準解釋各種監測數據,幫助期創新訓練方法,逐漸提高訓練的規范性。
提高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的規范性,是優化訓練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動基層少體校快速發展的關鍵措施。因此,我們應全面了解影響基層少體校業余訓練規范化建設的各種因素,借助創新訓練理念、增強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制定健全的訓練管理制度等策略,盡可能為訓練規范性的提升提供幫助,最終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