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民緒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活動的具體實施來說,其需要結合教學訴求,豐富教學理念,改革優化整個教學機制。在教學理念成熟且完善的今天,我們對學生的價值認識已經實現了全面提升。而以學生為本,注重發揮學生自身的創造性和創新意識,正在發展成為當前推進教學改革的前提和關鍵。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日益成熟的今天,對該體系的實施內容及具體訴求有著全新認知。盡管各個高校已經構建成熟而體系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但細致化的看,在當前整個時代背景下,其中存在諸多問題,這就成為整個教學活動改革突破的重要訴求。
客觀地看,體育課程是一門體育技能實踐與體育項目精神文化相融合的課程。因此,科學、高效的體育教學應是實踐與文化并重的教學活動。但是如果對目前普遍實施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狀況進行統計、歸類,不難看到其過多關注的是體育技能實踐上的教學,忽略了相應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更多的只是向學生講述籃球運動的技術動作及比賽技巧,但是未能將籃球文化,乃至籃球運動精神融入其中,這就使得學生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真正弄懂整個教學活動的本質內涵,從而影響整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有效實施。
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來說,其中所需要關注的內容是多樣化的,而學生自身基礎情況的不同也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具體推進有著重要的影響。如學生體育基礎素質不同,其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所保持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就不同,而圍繞教學活動所制定的“教學負荷量”也不應相同。但是就目前該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狀況看,由于師生比相對較高,教師缺乏足夠的精力,再加上教師自身未能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差異,從而使教學活動呈現出“集體同方案”“兩極課堂”等諸多不良局面。客觀的看,在人本主義驅動下,我們看到學生自身的個性訴求對教學活動的合理有效實施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學生個性化訴求也決定了整個體育教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應實施差異化方案。但是,就目前多數體育課堂教學看,其對學生的個性化訴求未予以有效關注。
教學要想永葆活力,其需要的不僅是教學內容的豐富完善,更重要的是堅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長期、有效更新,通過對時代發展的新變化、學生學習的新訴求等諸多元素進行合理有效整合,從而推進此活動的具體實施。結合當前各個高校體育課程的實施方案看,其在公共體育教學中,使用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過于傳統、機械,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學方式也過于落后,未能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多種資源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當然,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認知度也不夠。為了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部及各個高校對整個體育教學活動做了包含學時、各種考核標準的要求,因此,高校學生必須參與其中。但是,帶有“強制”色彩的教學活動,由于缺少了興趣作“引子”,以至于學生對教學的本質認知存在著相應“誤區”。缺乏興趣作為支撐,使得許多學生通過了相關教學要求之后,就不再繼續參與體育鍛煉和學習。
實際上,成熟的體育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終身體育”教學理念來實施,特別是對當前整個學生培養活動來說,其中所需要關注的是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鍛煉習慣,加上營養、健康等諸多知識內容的匱乏,以至于學生存在片面的生活觀。例如,男生有暴飲暴食、缺乏鍛煉的習慣,女生“以瘦為美”的片面意識等,使得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令人堪憂。因此,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在于完成多少體育任務,其中需要的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育鍛煉習慣,通過提升對體育教學活動的價值認知,進而實現體育教學融入學生培養實質。
學生培養永無止境,教學體系也需要在優化學生培養目標的基礎前提下,不斷完善,始終堅持變革理念、創新措施。做好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這是時代賦予的“重大命題”。結合當前整個時代背景下,對人才培養活動的具體要求看,如果想要真正發揮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價值,必須充分注重滿足如下訴求。
學生是課堂的核心與關鍵,實踐證明,只有立足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訴求,將學生自身的愛好和關注融入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之中,特別是通過理性認知學生的身心素質狀況,結合學生的興趣度和關注度,選擇合適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內容,從而確保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到整個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具體改革推進來說,只有真正有效的做到了學生為本這一主線訴求,才能為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營造良好的參與氛圍和環境。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參與熱情,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案。抓牢“學生為本”這一主線,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主要為:堅持依據學生基本情況制定教學方案和計劃,確保其有效性和針對性。堅持充分賦予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權,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探尋學習內容。堅持學生把握課堂,更多的關注學生身心成長,使教學有真實成效。在教學改革時,必須樹立學生主導教學課堂的重要理念,通過系統化關注教學活動的時代訴求,進而在豐富教學內容的重要前提下,實現教學改革的理想效果。
教學創新指的是在整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實際制定教學方案,完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思路。客觀的看,只有讓教學活動始終處于動態發展的狀態之中,才有可能實現其最佳教學效果。教學是動態變化的,這是因為教學所面臨的環境是發展,無論是教學理論、教學內容,乃至教學方法和手段,都在整個時代發展推動下,實現了自身的發展轉型。因此,在整個高中體育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要用創新、動態的思維視角制定教學方案、確立教學體系。例如,在當前信息技術成熟應用背景下,完全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講述體育知識,同時也不能將整個課堂局限于操場之中,體育教學目標的多樣化和形式的多元化,使得我們可以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
在人本主義教學理念中,其所關注的是教學活動中要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認知,特別是始終關注學生自身情感理念、學習興趣等諸多內容的發展特征,通過順應學生自身的內心規律,從而有效開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而實現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有效培養。
就教學活動實施的綜合訴求看,首先要確立學生為本這一基本理念,也就是說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所有的內容都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就是要做到:一是立足學生自身的基本規律,無論是教學方案本身,還是教學計劃的確定等,都需要從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規律出發,確保教學體系內容的科學性與完善性。二是立足教學對象的總體特征和個性化差異等,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訴求。三是在教學方案和計劃的篩選和設置時,要根據學生自身基本狀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
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改革創新來說,教學課堂是其主要陣地。因此,打造豐富多樣、生動立體的教學課堂,就成為當前教學改革創新與全面突破的重要途徑。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引導學生對整個體育教學活動形成正確認知。學生興趣是課堂內因,對體育教學活動來說,其在具體參與過程中,如果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其會以更加自主的心態參與其中。
客觀的講,在人本主義理念影響下,只有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的體育鍛煉習慣和意識,才能實現整個教學活動的本質目標。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最大的不足在于,未能注重引導學生習慣培養與教學活動的有機統一。這與學生培養的實質之間是存在極大差距的,隨著對整個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認知和不斷完善,我們認識到引導學生形成持續、健康的運動習慣,才是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因此,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打破全新思維,樹立正確的教學導向。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合理活動來說,要注重豐富教學知識內容,尤其是豐富心理思維和價值理念的合理融入。通過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從而實現學生培養的理想效果。
創新教學思維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主旋律”,而如何實現教學思維的創新與完善,是整個改革進程中的重要內涵。就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背景看,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教學形式等,都是當前可以被具體應用的資源。所以,在構建全新教學機制時,要注重立足實際,搭建教學溝通、交流的全新平臺,為知識內容的更多表現方式提供鋪墊,同時也鼓勵學生之間要積極參與整個交流活動,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認同。
當前高等教育機制日益成熟的今天,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理念,推動教學改革已經成為重要的時代趨勢和教學關注點。影響改革活動開展的因素是多樣的,而其焦點則在“學生”。也就是說,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構建怎樣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而言,需把控的內容是多樣的,如體育知識、實踐技能,乃至良好的心態和習慣都將是構建教學改革全面機制的新訴求。實現學生自我價值的過程,將是教學改革實現理想效果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