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琦
(廣西柳州市文華中學,廣西 柳州 545006)
體育課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更加注重實踐感受的課程,其形式不同于其他文化課,主張身體的放松,達到在緊張的文化課教學過程中為中學生放松身心,并且達到增強其身體素質的目的。但是,在教育部和社會各界逐漸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斷進行教育和課程改革之時,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和漏洞。由于受到長久以來大眾及教育界一直實行和堅持的教育思想及各方面軟硬件設施的限制和禁錮,現有的中學體育教學模式依舊保持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水平上。在早期,由于教學設施和資源都比較匱乏,形成教師少、學生多的局面,進而演化出了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被動聽講為配合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影響。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比較缺乏,并且教師容易形成軍事化授課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僅以學生的身體機能提高作為標準,而忽略了學生在心理和人格品質上的培養,導致現有的體育教學工作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和問題,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只能體會到體能鍛煉帶來的作用,而不能充分地體會到體育活動為心理建設和品格養成所帶來的優勢,讓中學體育課教學喪失了其原本的初衷和意義。
針對這一現狀,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紛紛呼吁對體育課進行教學改革和方向修正,因為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程度和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國家對人才的培養和重視程度,而人才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水平,因此我國對體育課教學方向的轉變和變革十分重視。在幾年前便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改革的口號和方向,并且頒發了一系列的課改指南文件。其主要的內容和要求可以概括為以增強核心素質為核心,在進行常規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時,更加注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發展水平。
核心素質是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在社會各界都對中學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在當代中學生日常課堂學習過程中不斷出現問題之下,同時是在教育實踐工作經歷了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之下,新提出的對中學生教育改革和創新的新方向、新目標。不同于傳統的只注重中學生文化素質的教育方式和目的,核心素質關注的是中學生的軟實力的發展和培養。核心素養主要內容有人文情懷、科學創新素質、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全的人格、能夠有擔當負責任等中學生健康順利發展成為棟梁之才必備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因此,對目前體育教學工作的缺失,基于核心素質的體育課改革刻不容緩,對體育課教學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傳統體育教學活動主張以動為主,關注中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訓練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和教學過程中,安排大量單一、機械的消耗體能的活動項目,長期以來中學生思想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認同這種方式,在活動進行中也是單純的進行體能消耗和增強,師生之間缺少交流。因此將中學體育課堂變成了軍事化、機械化的訓練課堂,枯燥無味,失去了對中學生的吸引力,而由于缺乏對體育課的興趣,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心態消極,行為懈怠,更是無法實現教師的教學目的,不能達到擬定的身體鍛煉標準。因此,體育課改革以關注核心素養為目標,有效改變教育現狀。教師在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增加更多的多元化項目,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同時能夠相互協作、相互理解,遇到困難能夠學會自我調節和整理,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與堅韌不拔的心理素質,同時能夠將體育課學習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增強學生愛惜生命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在體能訓練中將核心素質的培養滲透進來,實現身心的共同發展,培養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新時代對中學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以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的變化中,逐漸顯露出弊端。在當前中國處于經濟快速發展,對人才高度需求的背景下,對人才培養的方式和重心的改革成為了教育改革的趨勢和前進的方向。人才的培養工作越來越注重全方面、多元化的發展特色,不僅需要專業素質過硬的高水平人才,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心理素質和人格品質。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條件下,不斷有高水平知識分子犯罪的事件發生,一些具有某個學科的強大知識背景和專業能力的尖端人才,利用自己的知識進行惡性的破壞事件,進行犯罪,為人民的生活增添恐慌,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形成了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這是由于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對人格培養和核心素質的培養的缺失。而以核心素質為核心的教育體制和方式的改革能夠在加強中學生文化課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素質養成,形成良好健全的心理,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基于核心素質的體育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以師為大的教學思想,努力實現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因此在教師安排教學和課程時,應不斷關注學生的上課狀態和心理接受度,并及時調整教學進度。為了能使核心素質的培養滲入到當代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中,作為課堂主角的教師,應首先擔負起體育課改的重任,應改變原有的課程安排和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多設置創新型的游戲和活動,而不只是傳統的跑跳訓練,可以通過加入體育器材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在游戲中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為日后難度更大、壓力更大的訓練和比賽打好基礎。
為了積極推動以核心素養培養為核心的體育課教學改革和轉變,不僅需要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和在授課方式上進行努力,作為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是課改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學生是體育課的知識接受者,學生如果能夠轉變對體育課的固有態度和心理,從思想根源上解除對體育課的抗拒和恐懼,嘗試接受體育課的變化帶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讓自己能夠享受體育課,在體育課上積極展示自己,參與鍛煉,同時增強對自身心理素質的磨煉,遇到困難時能夠迎難而上,堅韌不拔;對待對手保持謙虛謹慎,對待隊友積極團結,合作共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達到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核心素質,全面提高自我。
核心素養是我國學校體育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價值導向,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不僅有效明確了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也進一步優化了體育教育教學發展的目標方向。在當前不完善、不健全的中學體育課堂教學體系的背景下,進一步探討增強核心素質培養對中學體育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通過實踐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規劃,其對基于核心素養的中學體育課堂轉向與教學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