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魯,王志強
(1.紹興市柯橋區魯迅外國語學校,浙江 紹興 312030;2.紹興市柯橋區實驗中學,浙江 紹興 312030)
在基層的體育教學研討課上,筆者經常看到一些不規范的體育教學設計,如有的執教者直接給出1份教案,教案里缺少練習次數、預計負荷等細節;有的執教者經常套用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教學設計的要素,沒有深入研究教學設計的概念和教學內容;甚至有的執教者簡單臆想出具體的課時設計,缺少單元的概念,會把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某一節課都呈現出來,從而導致執教者提供的教學設計不規范、不嚴謹。教學設計是以人類的學習心理為基礎,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方法、評價進行系統性的設計。而體育教學設計是針對體育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優化設計,是為了體育教學活動描繪預設的過程,體育教學設計規定了教學的方向和進程,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體育教師制訂的教學設計一般存在的誤區有2種:(1)教師將體育教學設計等同于體育教學計劃,而體育教學計劃中的學年、學期、單元、課時等計劃指向的是體育課上什么,而體育教學設計指向的是課堂,是解決體育課怎么上的問題;(2)教師將體育教學設計等同于體育教案,體育教案是教師制訂教學設計的主要呈現形式,教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部分而不是等同于教學設計,教案里的文字和圖示體現不出教師的設計思路和細節,體育教學設計還應包括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場地布置、安全防范等要素。
單元是水平和課時教學之間的橋梁,也是水平計劃的分解和細化,是課時計劃制訂的主要依據。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學年為1個學段、學期為1個基本單位來設計的,教學常以1節課為基本單位的。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階段劃分是以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為依據的的,其表現形式是水平學段。單元設計最基本的意義是為了加強體育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從而促進體育課程知識和技能體系的有序實踐。大多數體育教師都習慣于1節節的備課,表面上看比較容易而且有效,其實這樣做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問題,如體育教師疏忽單元目標時,有些教師在教案中寫單元目標比較模糊,針對這節課究竟要干什么并不清晰,有的就是為了追求一節課的完美常對這節課賦予太多的目標,使得單元目標過于分散而不能達成;有的體育教師為上好一節課,常習慣于平均安排課時或簡單根據教學參考書要求安排課時,這樣課的重難點得不到有效解決,更容易忽視教學的前后聯系。單元教學的深層意義是為了節省課時、提高效率、盡量避免無序簡單地重復。中學體育教材重復內容過多而導致部分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教學設計的目的就在于避免各教學內容地無序重復。因此,單元教學設計機要注意水平教學計劃的整體構思,關注學段、學年的有序安排,使教學目標得以有效落實。
教師通過研究課程標準來準確定位并理解教學內容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再初步擬定學年、學期和單元目標,教師對教材進行簡單組合,研究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態度等內容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目標要求以及與學年、學期目標要求之間的關系。研究教材的內涵特點和價值,重點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通過研究教材的不同來分析跟單元教學相關的具體內容,借助教材來實現三維目標,并深入分析教材與課程標準之間的關系。
教師研究學生不僅是為了準確地界定教學起點,更是為了確定學生發展的目標方式。體育教師不僅要研究學生已有的體育知識、技能基礎,還要研究學生已有的經驗、思維方法和學習態度,通過分析學生已經學過了什么,通過訪談、學生動作分析和課堂學習過程觀察等各種方式去了解不同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和學習態度的不同需求,并以此來確定單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難點和三維目標整合等,更要考慮學生能否接受教師制訂的教學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設計會怎樣、教學中師生之間可能會生成哪些新問題等。
教師在設計課時目標時往往習慣于照搬單元目標,然而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之間是整體與部分、一般和具體的關系。單元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具體的課時目標來達成,在制訂單元目標時必須把單元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課時計劃中,建設通過分解單元目標到課時目標中。課時目標的制訂應比單元目標更具體、可操作、可觀測,建設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環境來呈現和評價。
教師通過選擇要學的內容并以恰當的順序去組織教學活動,再確定每個內容的教學比重,并根據教材的編寫思路及結構特點,在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后,再對所學內容提出合理的課時設計,從而實現單元目標的多種方式。例如,一個活動可能會采用幾種不同的方式、方法,選擇能充分體現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和能被采納的具體做法,考慮到如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以及解決如何學和如何教的問題,再考慮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教學媒體、資源等。
在單元教學設計時,教師可根據單元教學計劃對自己的每一節課進行深入設計。教師對單元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包括對單元教學設計環節的反思以及對自我反思,分析教材編排的合理性,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狀況出發調整單元、課時、內容順序以及學生活動量等。還可以分析該單元要上幾課時?如果多上1節課或少上1節課是否可以?其理由是什么?能否將傳授知識、技能學習貫徹在整個單元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知識技能的傳授方式是什么?以八年級籃球的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在制訂教學設計時首先要對籃球進行分析。籃球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籃球的技術學習和戰術運用需要在融合,教師不能局限于先教好某一技術再去運用,也不能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側重于比賽等運用,更要在技術和戰術的教學中加入體能的維度,確保“技術、體能、運用”3個維度的合理預設,這樣的教學設計也體現了籃球項目的特征,也保證了籃球相關技術和戰術的螺旋上升。
在籃球教學設計時,針對教材的分析需要考慮集體性、對抗性、趣味性等特點,激發學生在掌握具體的運動技能后能在比賽中靈活運用;在學情分析時應考慮八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引導學生關注協作互助等優良品格的養成;在單元目標中強調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的預設;在評價時,通過預設不同的評價標準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利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標準的制訂側重于運動技能本身,具體的評價標準應可操作、可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