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雅嫻
樂視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2010年8月12日在中國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104,是全球第一家IPO上市的視頻網站。樂視開創了其獨特的發展模式:“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即公司為顧客提供,從資源、平臺到應用、終端的一體化服務。
樂視網的廣告業務、終端業務、會員及發行業務和其他業務主要覆蓋了整個網絡視頻行業。同時也不斷推出終端產品,例如樂視超級電視、樂視盒子等。在樂視生態戰略的引領下,公司已成為基于一云多屏構架、實現全終端覆蓋的網絡視頻服務商。
委托代理理論建立在信息不對稱理論基礎上,即一些人能夠得到另一些人不具有的信息。
委托代理理論的主體是委托代理關系,委托人通過合同等形式的約定授予代理人一定的權利,并提供一定的報酬。隨著專業化分工的出現,企業控制權和所有權逐漸分離,出現越來越多的專業代理人,逐漸形成穩定的委托代理關系。與此同時,這種關系中的利益沖突問題也顯現出來,代理人和委托人關注都關注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二者追求的目標存在極大差異,導致利益沖突進而引發企業出現問題,例如代理人會出現道德風險、敲詐等機會主義行為,委托人對代理人信任降低。因此,委托代理問題主要研究委托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承擔風險的條件下,兩者的關系與行為的調整。
信號傳遞指通過可觀察的行為傳遞商品價值或質量的準確信息。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給外部投資者公司經營狀況、盈利情況等公司財務信息,供投資者據此做出決策。
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公司內部持股人和代理人所獲取的信息不同于外部投資者所能夠獲取的信息,甚至內部股東和代理人能夠獲取外部投資者無法獲取的公司信息。因此,外部投資者通常會認為企業披露的分紅情況是有價值的,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經營狀況。若企業某一年度公司派發的紅利較多,外部投資者就會認為,該公司這一年度發展戰略定位準確,日常經營狀況良好。反之,如果企業某一年度派發的紅利較少,甚至不進行分紅,外部投資者就會認為,該公司這一年度的經營出現了問題。
公司治理是指公司董事會討論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來約束公司管理層、股東和內部員工的行為,明確他們的權利和義務。
公司治理由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組成。內部平衡主要是平衡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和公司所有人之間的利益和權利,從而達到一個相互制約的狀態。對外主要是保證公司依法開展日常經營活動,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樂視網上市以來,關聯交易在公司全部運營當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6年年報中,樂視網關聯交易的企業達到峰值——39家。樂視關聯交易主要涉及采購商品、提供和接受勞務,此外在應收款項與壞賬準備方面也有體現。其進行關聯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虛增收入,同時也為重要的關聯交易方融通資金。
根據測算可以看到,2014-2016年三年間,母公司向關聯方采購商品或接受勞務業務在合并報表營業成本中所占比重從2014年的1.57%增長至2015年的20.81%,繼而增長到2016年41.13%。企業IPO核查時通常認為,關聯交易占成本比重達到5%和10%時都是關注的敏感點,而樂視卻已經達到41.13%。公司表示是為了方便拆分集團業務,更好得進行專項發展而發生大額關聯交易,但依然不能有利解釋母公司與關聯方之間存在巨額的順逆流交易,且不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關聯方之間產生的利差并不會抵消掉,具有虛增利潤的嫌疑。
測算母公司向關聯方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業務在合并報表營業收入中所占比重,可以看到,2014-2016年三年間,比重從2014年的0.86%增長至2015年22.19%,繼而增長至2016年58.62%。企業IPO核查時通常認為,關聯交易占收入比重達到5%和10%時都是關注的敏感點,而樂視卻已經達到58.62%。
其中,僅非合并報表公司“樂帕營銷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一家的關聯交易,就占據收入比重的32.28%。該公司于2015年成立,注冊資金僅1000萬元人民幣,與樂視網發生如此大額的交易,其真實性值得懷疑。
2014-2016年三年間,關聯方占企業合并報表壞賬準備余額比重從2014年的2.03%增長至2016年25.16%。關聯交易發生的頻率和金額大幅提高,壞賬率也相應提升。且2016年年報中顯示,當年壞賬準備余額中,僅近兩年形成的壞賬就占比達69.32%。
關聯交易過于頻繁也會給樂視自身帶來經營問題與給部分關聯方帶來經營風險。而樂視在關聯交易存在大額應收賬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它的償債能力。同時,樂視的巨額關聯方交易將損害部分投資者的利益,中小投資者依據財務信息做出決策,一個出現嚴重財務問題的上市公司,通過關聯方交易等手段,可以實現財務報表的“扭虧為盈”,對投資者做出決策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樂視網的合并利潤表中,存在樂視網合并利潤表的凈利潤遠比利潤總額大的現象。
由于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如果是凈利潤大于利潤總額,唯一的可能是所得稅費用是負數。而企業利潤為虧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所得稅費用為負,在企業預期有足額應納稅所得額可彌補虧損且經稅務局認可的情況下,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并減少所得稅費用,便可以形成所得稅費用是負數,凈利潤自然是大于利潤總額的現象。
對于樂視網來說,遞延所得稅負債非常小,主要是遞延所得稅資產較大,而且遞延所得稅資產絕大多數是由子公司帶來的。2012-2016年,樂視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長速度為1024.01%、633.34%、158.51%、50.49%。2016年,樂視遞延所得稅資產高達7.63億,占凈資產的7.28%。會計上集團內部交易未實現利潤應予以抵銷,但按稅法規定仍屬于發生當期的應稅所得。以集團內部存貨加價購銷交易為例,集團企業存貨的賬面價值應還原為交易前成本,而存貨的計稅基礎為交易后成本,存貨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故產生未來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和遞延所得稅資產。
企業對于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的可抵扣虧損,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因此,當企業本年度發生經營虧損,并預期以后年度可以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來彌補虧損時,企業就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并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2014年末至2016年末,樂視網合并報表可抵虧損分別為72,223.18萬元、169,694.808萬元和260,219.948萬元,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比例分別為88.60%、80.78%和79.49%,分別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18,013.25萬元、42,423.70萬元和65,054.99萬元,分別占總遞延所得稅資產的91.80%、83.63%和85.22%。可見,樂視網遞延所得稅資產最主要是由于可抵扣虧損導致的。
歸母公司凈利潤=扣除內部交易后的母公司凈利潤+子公司盈利中屬于母公司的數額。少數股東損益是指公司合并報表的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于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上市公司子公司中非全資子公司中,就會產生少數股東損益,由于非全資子公司整體虧損,所以少數股東損益也為負數。
合并報表顯示,2014至2016年,樂視網凈利潤分別約為1.29億元、2.17億元和-2.2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約為3.64億元、5.73億元和5.55億元,少數股東損益分別約為-2.35億元、-3.56億元和-7.77億元。伴隨著歸母凈利潤持續增長的,是少數股東損益的同步巨虧。樂視網表示,其原因主要為子公司樂視致新將可抵扣虧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通過子公司少數股東的虧損向大股東輸送利潤,不僅可以改善樂視網的財務報表數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股價的上漲,而公司的股份持有人在公司股價上漲至一定高位時減持,可以從中獲得巨額收益,這一部分收益也會被用作維持公司日常運營,足可見樂視財務報表粉飾之下企業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善。
樂視的盲目擴張,忽略了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造成營業收支進一步擴大,但凈利潤逐年減小甚至為負的,而負債的進一步擴大造成利息支出超出經營收益。且樂視對未來經營過于樂觀,計提大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并不按規定攤銷無形資產,虛增大量利潤,通過與公司之間的逆流交易,使得少數股東承擔大量虧損,同時歸母公司利潤大額上漲,最終導致整個樂視網經營出現嚴重危機,甚至出現經營陷入困頓。
樂視在今后發展中,制定戰略時,首先明確宏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等環境,明確產業環境和競爭環境,明確外部環境給企業帶來的給予與挑戰,科學地利用機遇,避免威脅。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實現權力相互分離,相互制衡。其次,加強監事會的監督功能,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提高公司經營透明度,以此來推動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