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貴明
農村會計委派制是指由鄉鎮統一向社會公開招聘會計人員,經擇優錄取、集中培訓后委派到轄區內村、組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管理體制。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在處理村級財務會計業務的過程中需要接受上級委派單位的領導,對委派單位負責,利用獨立的身份對村級財務賬目進行處理核算和監督,同時配合村委做好集體經濟組織建設。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也逐漸突出,例如會計核算工作缺乏規范性,沒有根據國家的相關會計準則建立系統賬目,更多的是流水賬,影響了上級的財務監督;資金管理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透明的問題,私設“小金庫”的現象非常普遍,使得一些財政撥款難以落到實處;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尤其是近年來農村居民向城市大規模轉移,具備專業素質的會計人員,尤其是年輕有為的會計人員少之又少;各地區在財務審核、審批過程中存在一定差異性,且對規范的執行較為隨意,影響了財務監督效果,為村集體經濟造成損失。針對此,我國通過實踐摸索與總結,提出了建立農村會計委派制度的決定,以期對農村財務制度的完善,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發展有所助益。
會計委派制在農村的推行需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有力支持,但是在目前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鄉鎮對農村委派建設存在一定的誤區,使得其在制度建設中缺乏對會計委派制的認可,難以在組織上、制度上進行有效的支持。例如在會計監督制度建設中,信息公開制度不健全,村民難以實現有效的財務監督,會計委派制度建設缺乏民主、公開的氛圍。
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不完善,會計委派制的落實缺乏規范性,例如在人員職責劃分中,沒有形成責任制,崗位之間缺乏牽制,甚至存在重疊的問題,影響了委派會計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人員工作調動中,缺乏系統的職業規劃,影響了其財務監督的獨立性;對村集體經濟缺乏有效支持,難以與村級民主管理組織相融合,影響了財務會計制度的規范性。
在農村會計制度建設中,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是推動制度有效落實的關鍵步驟。但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中,會計委派制等流程設計不完善的問題依舊突出,例如各流程步驟缺乏嚴格規定,制度落實的隨意性較大;會計服務中心難以發揮自身職能,對于會計工作人員的委派缺乏制度化,影響了會計服務效果;會計人員的招聘存在信息不對稱,難以保證人才質量。
會計委派人員素質直接影響著農村財務會計制度的建設。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使得其對一些專業的會計人員缺乏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從委派人員的綜合素質來看,其中多數依然停留在傳統的財會階段,對于信息化財會工作難以適應,甚至造成了財務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使得農村財會制度建設舉步維艱。
在農村集體經濟中推行會計委派制是規范農村集體財務制度,推動農村財務管理機制創新,配合農村稅費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實踐中,各級政府應積極履行領導職責,對會計委派制在農村集體經濟中的地位進行深入分析,并通過試點推廣等方式積累經驗,做好示范引導,避免簡單粗暴的推行措施影響村集體以及村民的接受程度;其次,配合相應的教育宣傳工作,鄉鎮政府應根據會計委派制度,在農村進行系統宣傳,讓更多村民了解并接受委派制的特點和優點,并主動配合管理;最后,加強農村財務監督制度建設,在制度推行中,對于存在的財務漏洞要及時堵塞,對于侵犯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權益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控制流水賬式的財務混亂,利用系統的監督與檢查體現會計委派制的作用。
根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特點,各級政府應利用會計委派人員對制度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持。在制度建設中,首先,各級政府應該以國家的法規、政策和有關財務制度作為基本的工作準繩,結合農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在確保對農村集體經濟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提高會計處理效率;其次,對業務指導環節做好具體的制度規范,在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的前提下,建立相對完善統一的管理規范,并利用民主理財制度,推動民主監督制度的完善;最后,做好對委派會計人員的后續管理,根據績效考核對農村集體經濟的重大事項做出系統專業報告,加強監督職能的發揮,提高制度建設對委派人員工作過程的約束,提高會計委派制的實施效果。
針對目前農村財務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各級政府在委派會計人員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對工作流程的滲透:首先,建立鄉鎮農村會計服務中心,由鄉鎮財政牽頭,在各個農村建立服務中心,并接受委托,對村集體的財務工作進行指導;其次,公開招聘專業的會計人員,并根據相應的管理制度提高人才選拔的公平性,通過簽訂聘任合同,對委派會計人員的權利和責任進行劃分;再次,做好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會人員的培訓,完善輪崗制度,合理規避農村財會管理中營私舞弊的弊端;最后,構建委派小組,利用統一化的管理制度,加強對人員的招考、培訓、考核、錄用,確保委派小組對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工作的有效支持。
目前農村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系統的會計信息化制度在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落實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鄉鎮政府在會計委派制度的落實中應該切實結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對農村財務管理提出新要求,不僅要推動農村會計信息化建設,還應該讓農民享受信息時代的福利,為農村財務信息公開化、透明化提供便利條件。在信息化建設中,鄉鎮政府一方面要做好人才支持,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注重對會計電算化能力的考核,確保其對財務會計軟件的實務操作,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鄉鎮政府應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完善配套設施,推動村級會計基礎工作信息化進程。
總之,實行會計委派制是農村財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振興鄉村的發展戰略規劃下,上級部門應該從制度引導,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給予農村大力支持,并結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要求,不斷推行會計委派制的落實,以體現其在提高單位財務監管力度、整頓規范財務制度,為農村集體經濟建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