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經濟體制改革逐漸進入深水區,我國經濟體制出現了明顯的變革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絕大多數企業都展現著強烈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此過程中,會計制度對企業業發展的影響是顯著而深遠的,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發布了新的會計準則,其中包含41個具體準則,是對我國傳統會計準則的全面修訂和完善。2017年,財政部對我國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這既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和國際會計制度也實現了有效接軌,能充分滿足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對全新的會計準則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對今后我國企業建設與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職工的薪酬指的就是企業在生產中為了獲得職工對企業的服務給予的報酬和支出,這項工作還包含了職工工作期間和離職工作全部貨幣薪酬或是非貨幣福利。在此工作中,企業提供給員工子女或是配偶等福利,也屬于職工的薪酬。
在全新的準則要求下,這項規定中的主要內容不僅對職工的薪酬定義進行了充分明確,同時也對這項工作的范圍進行了進一步拓展,轉變了原有職工的薪酬核算方法,這也使得在實際工作中的計算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在當前職工的薪酬制度發展下也創新性的提出了信息的相關制度,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當前我國企業會計制度披露的一項重要保障。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保證我國會計制度越來越向著國際化進行發展,同時對于經濟整體水平的平穩發展也將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
在全新的會計準則要求下,對當前我國的職工工作范圍有了更為全面的規定,在準則中提出,享受職工薪酬待遇的,不應該只是企業中簽訂合同的正式合同工,還應該包含與企業簽合同的臨時工等。此外,對于少部分沒有簽訂合同的臨時工和兼職工人來說,如果其是經過企業監理會或是其他領導部門直接任命的,那么也應該是企業的員工,同樣有權力對同等職工待遇進行享受。此外,這一準則中對于職工的薪酬也有比較科學的要求和規定。在之前制定的會計準則中只是將職工的工資進行了大概的概括,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很容易出現問題。針對這種情況,2017年我國新會計準則的提出更加詳細的研究了薪酬工作的主要內容和范圍,其中更是包含了對勞動合同關系的解除和薪酬的再次劃分。這一準則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工資分配方式,同時對于員工應享受的社會福利也有了更大的關注,所以這一準則的提出更是對員工的利益進行了明顯的保障作用。
傳統會計準則要求,職工薪酬中,除了工資津貼和福利需要按照不同的收益對象進行劃分,分別計入企業成本之外,剩余環節則應該計入當期費用中,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薪酬種類包含了很多方面,所以傳統的準則也只能對這一問題進行籠統的分析,不能對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分析。所以,新會計準則中對于核算方式也進行了全面調整,對這一工作進行了更詳細的研究和分析。首先,職工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將其認為是一項負債行為,所以必須算作是企業自身的生產成本,從而將這一工作具體在會計工作中,也就是存貨的主要成本。但是在建筑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則不適合用于存貨成本,因此在這項工作中就要將職工薪酬劃分在固定成本中。除了上述兩項工作比較特殊,將職工的薪酬計入當期費用中,也可以當做是最終的保證條款。
通過對全新核算方式的具體化研究,對于職工薪酬的不同性質也將進行更細致的劃分,這對于企業按照不同的服務標準發放薪酬也將起到明顯的幫助作用。
在當前全新會計準則下,職工的薪酬在進行計量的環節中也需要適當按照受益對象對其進行劃分,從而實現成本的費用化。所以,在產生費用期間,很多計入的項目也應該實現對成本的費用化,確保這項工作可以有效計入在建工程中。通過這一要求的落實,對于企業中的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和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等也將起到顯著的增加作用,有助于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進一步的清晰化。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果產生非正常性的職工薪酬增加,如發生的一系列不可抗因素等,就應該將這項工作直接計入在企業損益中,防止出現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的成本不穩定問題。
通過當前對新準則規定的落實和推進,企業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中也變得更為科學,所以除了上文的相關研究,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對職工薪酬中信息的披露制度完善,這一制度的提出也使得企業進一步提升了對薪酬重要性的關注,有助于會計核算工作向著更為科學和精準的方向發展。
在全新會計準則要求下,企業職工在實際工作期間也要為企業提供相應的勞務,所以這項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對計在企業負債工作中,在此環節中我們也需要針對受益對象的差異,對成本和費用進行進一步明確,這樣企業在最終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中,才能有一個更為明確的計量標準。同時,新會計準則對于員工的薪酬福利也進行了重點研究,認為員工有權力享受企業的五險一金和社會保障等相關規制,所以企業在進行核算工作的過程中,也要加強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重視,確保每個員工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和福利制度,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對會計核算中的工作效率和科學性進行提升。
綜上所述,在近年來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國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在此種背景下傳統的會計準則已經很難對當前職工的薪酬起到有效的幫助,甚至難以滿足當前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但是隨著近年來新準則的出臺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企業建設和發展方向的明確,同時這一準則的提出也將為確保我國財務工作準則越來越向著國際化方向發展。雖然當前還有一些企業沒能正確認識新準則的重要性,但是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相關工作人員也能對這一問題有著全面的研究,從而實現對企業整體發展的帶動。
[1]王振華.芻議新會計準則下鐵路會計在薪酬方面的核算[J].環球市場,2017,54(19):70,72.
[2]趙輝.基于新會計準則下鐵路會計在薪酬方面的核算[J].財訊,2017,39(5):37-38.
[3]杜雪華.新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變化及其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5,54(1):130-131.